找到以下资料,为您匹配到 2540 部族谱
台湾
清空全部
分类
族谱
地区
全部
姓氏
詹氏族谱

始祖:詹孔?

散居地:台湾省苗栗县卓蘭镇

族谱页数:1101

浏览量:0

詹氏族谱
会员免费阅读
台湾省苗栗县卓蘭镇
族谱名:詹氏族谱 地区:台湾省苗栗县卓蘭镇 始祖:詹孔?
查看详情
张氏族谱

始祖:张光经

散居地:台湾省

族谱页数:1014

编修人:林家齐

浏览量:0

张氏家谱
会员免费阅读
民国
台湾省
张氏家谱 地区:台湾省 年份:民国五十六年(1967年) 始祖:张光经
查看详情
孔氏族谱

散居地:山东,台湾

族谱页数:1521

编修人:苗枫林

浏览量:0

[山东台湾]孔子世家谱
会员免费阅读
山东,台湾
宜兰市问心斋陈永瑞藏
查看详情
杨氏族谱

散居地:台湾省-彰化-彰化,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

族谱页数:208

浏览量:100

溪湖杨姓敦素公衍派大族谱
会员免费阅读
现代
台湾省-彰化-彰化,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查看详情
陈氏族谱

散居地:中国, 福建省, 惠安县 中国, 台湾省, 台北市

族谱页数:27

编修人:陈立仁作

浏览量:100

陈氏宗谱
会员免费阅读
民国
中国, 福建省, 惠安县 中国, 台湾省, 台北市
原书: 写本, 民国70[1981]. [45]页 : 插图, 世系表, 地图. 台湾始迁祖 : (清末民初) 杨顺生. 散居地 : 福建省惠安县; 及台湾省台北市等地.
查看详情
曾氏族谱

散居地:中国, 福建省, 南靖县 中国, 福建省 中国, 台湾省, 南投县

族谱页数:48

编修人:曾河润, 曾广土...[等]序

浏览量:100

曾氏族谱 _ 南靖祖, 5-3, 1600-1930
会员免费阅读
民国
中国, 福建省, 南靖县 中国, 福建省 中国, 台湾省, 南投县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23[1934], 增补记事至民国74[1985]. 5册 : 世系表. 远祖 : 曲烈. 封于鄫城,以地为姓,为鄫姓始祖. 宗祖 : 曾点,字子皙,封莱芜侯. 武城始祖 : 曾参,字子舆,敕封宗圣. 点公之子. 云盖始祖 : 曾旧. 登大历进士,官紫金光禄大夫,赠上柱国鲁郡,迁永丰云盖. 宁化始祖 : 曾中彦. 官通直郎,由云盖迁汀州宁化. 上杭始祖 : 曾六十三郎. 由宁化迁上杭. 半径始祖 : 曾万八郎. 由上杭迁永定半径. 豪冈始祖 : 曾百伍郎. 由半径迁南靖豪冈里. 渡台祖 : 曾麟玉. 居南投内辘. 字派(63世起) : 宏闻贞尚衍 兴毓传纪广 昭宪庆繁祥 令德维垂佑 钦绍念显扬. 散居地 : 福建省南靖县, 及台湾省南投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查看详情
邓氏族谱

始祖:曼,邓志斋,邓子清,邓子才,邓明暹,邓受近,邓伯礼,邓伯焕,邓伯京

散居地:福建省宁化县, 广东省梅县, 及台湾省台北县, 新竹县, 桃园县, 苗栗县等地.

族谱页数:279

编修人:邓绪馨

浏览量:0

邓氏族谱
会员免费阅读
福建省宁化县, 广东省梅县, 及台湾省台北县, 新竹县, 桃园县, 苗栗县等地.
原书: 台中 : 创译出版社, 民国62[1973]. 1册(208, 112页) : 世系表, 肖像 受姓祖: 曼,字德阳. 受封于河北邓国, 即以国为姓. 广东始祖(1世): (宋) 邓志斋,号太乙,字文渊. 原居福建宁化, 迁居广东嘉应州梅县松口乡. 饶平开基祖(4世): 邓子清,字卜善,号一百五十郎,十一. 移居潮州府饶平县. 镇平开基祖(4世): 邓子才. 移居嘉应州镇平. 长乐开基祖(5世): 邓明暹. 移居嘉应州长乐县塔冈下. 陆丰开基祖(8世): 邓受近. 移居陆丰县下砂乡戴云岭. 子清公派下迁台湾祖: (清) 邓伯礼,谥淳直 ; 邓伯焕,字复朴,字质简 ; 邓伯京...等. 均为子清公第14世孙. 书名据卷端 : 南阳邓氏族谱. 散居地 : 福建省宁化县, 广东省梅县, 及台湾省台北县, 新竹县, 桃园县, 苗栗县等地.
查看详情
王氏族谱

始祖:王取观

散居地: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台湾省

族谱页数:14

浏览量:100

[王氏]安溪五里埔渡台族谱, 1, 1600-2011
会员免费阅读
现代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台湾省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查看详情
江氏族谱

始祖:江友杰

散居地: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台湾省

族谱页数:249

编修人:江春霆纂修

浏览量:100

福建惠安霞里江氏(长)顶参房族谱原稿
会员免费阅读
民国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台湾省
原书: 台湾台北新庄 : 懿德纪念堂, 民国95[2006]印. 1册 : 插图, 世系表, 地图. 注 : 灯号卿宪,又号淮阳. 祖籍 : 福建泉州惠安东园镇下埯村. 注 : 题名之前-- "大人爷分灵台湾六十年 台北宗亲会成立二十年纪念". 始祖 : 江友杰. 原籍河南固始,于明宣德年间由里春开基下埯. 友杰公下四子 : 江玄堂 ; 江满堂 ; 江惠堂 ; 江惠生(分衍海澄港尾石埠). 本谱主要是长房(江玄堂), 及叁房(江惠堂)两公之谱系. 长房祖(2世) : 江玄堂. 二传后分五支. 东刊祖(4世) : 江洪涛. 为长房一支. 四传后分三间张刊, 三落刊. 护厝刊祖(4世) : 江祈杭. 为长房第二支. 六传后分前后厝刊, 莲花山刊, 后架等支. 西刊祖(4世) : 江祈森. 为长房第三支. 六传后分顶西刊, 和下西刊. 长房四支祖(4世) : 江祈让. 部分迁南安后寮. 后桥刊祖(4世) : 江祈逊. 为长房第五支. 传15世承山公后又分五家新大厝. 后桥五家始祖(15世) : 江承山. 生五子 : 江嘉瓜 ; 江嘉篆 ; 江嘉栋 ; 江嘉才 ; 江嘉清. 分五支,后裔称五家公. 原居后桥砖仔厝,后迁建石盘埕下新大厝. 子孙析置石码, 厦门; 新加坡; 台湾; 香港等地. 叁房祖(2世) : 江惠堂. 四传后分西厝刊, 东刊, 石椅头, 厅仔刊, 前山头, 附宗六支. 西厝刊祖(5世) : 江文一. 下分山仔洋, 井上乡, 厦门等支. 东刊祖 : 江文六. 下分中刊, 东园, 埧边刊等支. 石椅头刊祖 : 江文二. 下分山仔洋旧厝, 新旧万成等支. 厅仔刊祖 : 江文四. 前山头刊祖 : 江文五. 子孙先迁往前山头, 又迁回下埯. 三房附宗(2世) : 江续锐. 下分顶埔万成, 下埔万成两支. 子孙析置台湾北部. 昭穆(10-57世) : 胤中际景 克承嘉谟 丕显前列 远启宏图 淳粹崇俭 迈世高节 弦诵缙绅 慧水清冽 品尊石璧 名重银台 吾道共东 学为士魁. 散居地 : 福建省惠安县, 泉州市 ; 台湾省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目录题 : 霞里(下埯)江氏家谱.
查看详情
曾氏族谱

始祖:曾君品

散居地:台湾省新竹县湖口乡等地.

族谱页数:1124

编修人:曾安箱

浏览量:0

曾氏宗族世谱
会员免费阅读
民国
台湾省新竹县湖口乡等地.
来台祖:曾君品 地区:台湾省新竹县湖口乡等地 日期:民国丙午年(1966年)
查看详情
林氏族谱

始祖:林坚,林禄,林昌,林子华,林淡

散居地:台湾省宜兰县市等地.

族谱页数:170

编修人:林柏筠

浏览量:0

林姓宗派暨林淡公衍派谱志
会员免费阅读
台湾省宜兰县市等地.
原书: [台北 : 编者], 1998年(于锋印刷承印). 1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受姓祖 : (周) 林坚. 于武王时受封爵位,食邑博陵,任大夫时迁居西河. 入闽远祖 : (西晋) 林禄. 于永嘉五年随晋元帝南渡,任晋安太守. 闽南宗祖 : (唐) 林昌. 于玄宗天宝年间,迁居福建兴化府莆田县. 金浦始祖 : (宋) 林子华. 迁居漳州府金浦县. 渡台祖 : (清) 林淡. 全德公第四子. 子华公14世孙. 于道光6年(1826)迁居台湾葛玛兰(今宜兰市). 淡公下六子 : 林文夸 ; 林文蹇 ; 林永图 ; 林永盛 ; 林文图 ; 林文为. 仅次子文蹇, 三子永图, 及四子永盛有传后之记录. 散居地 : 台湾省宜兰县市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查看详情
黄氏族谱

始祖:黄都监,黄致和,黄璋茂

散居地: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县,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县,台湾省台州市

族谱页数:123

编修人:林澄波,黄英俊,黄英豪,黄英润,黄英塘

浏览量:100

黃氏宗譜
会员免费阅读
民国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县,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县,台湾省台州市
原书: 浙江 : [出版者不详], 民国32[1943]年重修(后屿 : 姚鹤俦印刷). 2册 : 世系表. 鼻祖 : (唐) 黄都监,字子义. 任工部尚书. 自云南迁闽之福青. 朴头池始祖(1世) : (宋) 黄致和,讳纲中,行鼎一. 政卿公(字瑞云)之子. 都监公10世孙. 靖康间授永嘉县令. 归田遂居温州濮头池. 朴湖始祖(7世) : 黄璋茂,字承尚,一号明山,行启八. 自长噭迁凰塘,再迁万桥,复徙朴湖. 璋茂公6传分六房(13世) : 黄寄德,字正受(长房祖) ; 黄寄球,字正阜(二房祖) ; 黄寄敖,字正翠,号之斋(三房祖) ; 黄寄明,字正峰(四房祖) ; 黄寄纯,字正祥(五房祖) ; 黄寄晓,字正瑞(六房祖). 四房迁杏庄祖(19世) : 黄世宗,行成十四. 四房迁黄岩祖(19世) : 黄世义,字朝禄,行成十七(迁黄岩泮垟) ; 黄世礼,字朝小,行成十八(迁黄岩大树下). 四房永洋村祖(20世) : 黄廷隐,名隐卿,行延十五. 迁黄邑西乡永洋村. 大房南大岙祖(23世) : 黄典肇. 徙居玉环南大岙. 二房居平阳祖(25世) : (清) 黄遵训,名阿旺,字德铨. 道光年间徙居平阳三沙岭头. 四房居上庄祖(25世) : (清) 黄遵灏,名金富,字德豪. 前谱讳行 : 纲曰锡龙周偕茂 泰恩祚及重寄钦 元一惟心朝廷子 接承克德肇英寻 孝友正家昌裕后. 前谱字行 : 致远迪伯功勤尚 胆荣归启丙裴宾 璞隐时从世君焕 良典汝遵召叔方 圣国纯修思丕显. 前谱雁行 : 鼎千亨传倩宁启 彰皋巨睦姒婣鸿 敦荣谐豫成延顺 瑞泰崇雍慎肃恭 甲第联登耀祖祐. 新编讳行(6世起) : 偕尚泰恩祚 启丙寄钦元 一惟心世秀 邦良典克遵 肇英方孝友 振家昌裕发 熙朝昭仁义 大可绍前型. 新编字行(6世起) : 勤璋誊荣归 及重正起璞 隐时从庙廷 子接余汝德 召叔元圣国 纯修思丕显 何须高意气 祗合本源长. 散居地 : 浙江省乐清县, 玉环县, 平阳县, 及台湾省台州市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谱序题 : 重修黄氏宗谱
查看详情
萧氏族谱

散居地:中国, 福建省, 龙溪县 中国, 台湾省, 台南县, 后壁乡, 顶长村

族谱页数:12

编修人:萧秋花

浏览量:100

萧氏家谱
会员免费阅读
现代
中国, 福建省, 龙溪县 中国, 台湾省, 台南县, 后壁乡, 顶长村
始祖 : 萧羊 散居地 : 福建省龙溪县; 及台湾省台南县后壁乡顶长村等地. 珍藏者 : 赵振绩. 原书: 写本, 民国68[1979]. [10]面 : 世系表.
查看详情
范氏族谱

始祖:范士会,范履冰,范仲淹,范昌睦

散居地:台湾省新竹县等地.

族谱页数:573

编修人:冯阿水,庄吴福,范锦堂,范氏大族谱编辑委员会

浏览量:0

范氏大族谱 [不分卷]
会员免费阅读
民国
台湾省新竹县等地.
原书: 台中市 : 创译出版社, 民国61[1972]出版. 1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所:台湾省各姓渊源研究学会. 受姓祖 : 士会,字伯元. 为晋国大夫,食采于范,称范武子,即范氏始祖. 远祖 : (唐) 范履冰,字始凝. 鸾台天官二侍郎,世居河南. 始祖 : (宋) 范仲淹,字希文,谥文正. 世居苏州府吴县. 来台祖 : 范昌睦. 自广东惠州府陆丰县渡海来台,定居竹北新社庄. 昌睦公下五子 : 范绍权 ; 范绍文 ; 范绍德 ; 范绍岐 ; 范绍腾. 为五房之始. 散居地 : 台湾省新竹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查看详情
李氏族谱

散居地:台湾省彰化县彰化市等地.

族谱页数:981

编修人:吴锦樟

浏览量:0

万兴宫三百年沿革志
会员免费阅读
台湾省彰化县彰化市等地.
万兴宫三百年沿革志 地区:台湾省彰化县彰化市 编纂者:吴锦樟
查看详情
高氏族谱

散居地:中国, 广东省, 兴宁县 中国, 台湾省, 新竹市

族谱页数:11

编修人:高陈玑记

浏览量:100

高氏族谱
会员免费阅读
现代
中国, 广东省, 兴宁县 中国, 台湾省, 新竹市
原书: 写本, [1982]. - [14]页. 始祖 : 高观生(清末民国) 台湾始迁祖 : 高海珊(民国) 散居地 : 广东省兴宁县及台湾省新竹市等地.
查看详情
高氏族谱

散居地:中国, 福建省, 泉州市 中国, 福建省 中国, 台湾省

族谱页数:219

浏览量:100

安平高氏族谱, 1, 1600-1924
会员免费阅读
现代
中国, 福建省, 泉州市 中国, 福建省 中国, 台湾省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漱竹居, 大正13[1924]年修. 1册 : 世系表. 闽中凤冈始迁祖 : (唐) 高钢,字一清,行六. 由光州固始入闽, 居福州怀安县凤冈. 安平始祖(5世) : 高㙱,字德调,行三十. 奉檄守泉州.子孙居泉州之安平. 霁江开基一世祖(19世) : 高佑,讳从,字长铿. 由泉州平安徙永宁霁江. 佑公生三子 : 高彦芳,讳勃安(长房) ; 高彦茂(二房) ; 高彦美(三房,为本支系祖). 派祖(5世) : 高廷祥. 支祖(9世) : (清) 高际晋(起密公次子) ; 高际侯(起密公三子). 霁江高氏三房五支排行 : (1-12世) 培锺沛标烶 墀铭泉树炳 堂锦洙机煊 ; (13世起) 扬名绳祖武 积德燕孙谋 有继家声振 荣华孰与俦. 散居地 : 福建省泉州永宁 ; 台湾淡水, 台南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查看详情
林氏族谱

始祖:林坚,林禄,林勤劳,林孔举,林元状

散居地:福建省南靖县, 台湾省宜兰县等地.

族谱页数:71

编修人:林性派

浏览量:0

(林氏)元状公衍系家史
会员免费阅读
福建省南靖县, 台湾省宜兰县等地.
原书: [台湾] : 台湾史料研究所, 2004年赠印. 1册 : 插图, 人像. 收藏所:宜兰市问心斋陈永瑞藏. 受姓祖 : (周) 林坚,字长恩,原名泉. 比干遗腹子,武王灭纣后,赐姓林,易名坚. 封清河公,食采博陵. 入闽祖 : 林禄,字世胄,一作世荫. 原居山东济南,后迁苏州下邳. 永嘉之乱,随晋元帝南渡,任晋安太守,遂居晋安. 宗祖 : 林勤劳. 开基长泰. 始祖 : 林孔举. 由长泰迁居南靖,居船场镇梧宅村. 入台祖 : (清) 林元状,名火,谥纯直. 林相次子. 昭穆 : 弘朝子文君国仕 廷元世克明峻德 功书显耀能忠信 荣华祖宗诚有益. 散居地 : 福建省南靖县, 台湾省宜兰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查看详情
许氏族谱

始祖:许忠辅,许东菊圃,许西菊圃

散居地:福建省-泉州市-金门县,福建省金门县珠浦镇,台湾省-澎湖-澎湖

族谱页数:140

编修人:许嘉立续修 ; 许荆侯重修

浏览量:100

银同浯江珠浦许氏族谱 [共7辑]
会员免费阅读
民国
福建省-泉州市-金门县,福建省金门县珠浦镇,台湾省-澎湖-澎湖
原书: 金门 : 金门县文化局, 民国97[2008]续修(印盛设计排版彩色印刷). 7册 : 插图, 世系表, 地图, 肖像. 收藏所 : 宜兰市问心斋陈永瑞藏. 受姓祖 : (周) 文叔,字姜信,号经初,谥德男. 武王封于许,后以国为姓. 开浯祖(一世) : 许忠辅,五十郎. 由诏安迁浯州,再徙珠浦. 五十郎公下二子 : (元) 许东菊圃,称大教谕 ; 许西菊圃,称小教谕. 房祖(4世) : 许元亨(长房,深井头祖) ; 许元贞(二房,东厝房祖) ; 许元镇(李厝房贴东厝二房祖) ; 许六官(三房,大前廰祖) ; 许十官(四房,小前廰祖) ; 许复祖(五房,后翰祖) ; 许绍祖(六房,西宅祖). 注 : 各派系下字辈各异. 详请参阅谱之内容. 辈行(14-32世) : 启伯源克公 允侯嘉乃丕 绩燕翼贻谋 敬铭其德. 散居地 : 福建省金门县; 及台湾省澎湖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查看详情
曹氏族谱

散居地:台湾台北市

族谱页数:943

浏览量:0

曹姓宗亲会会讯第三期
会员免费阅读
民国
台湾台北市
暂无介绍
查看详情
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香在台湾有什么样的意义?
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香在台湾有什么样的意义?
12日下午我国外交部在记者会上强调:台湾作为中国的一个省‍‍根本‍‍没有资格‍‍加入联合国‍‍。感谢祖国这么些年经济文化蓬勃发展,让我们能够有底气地说出:台湾是属于中国的!台湾与大陆在经济文化方面早已建立起深厚的联系,犹如鱼和水,谁也离不开谁,这在各行各业都有体现,在香文化上也是如此。品香在古代是与挂画、品茶、插花并列的四种闲雅之事。中国古代许多文人都是制香高手,香文化由大陆传入台湾已经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形成了独具地域色彩的台湾香道。香在台湾不仅是礼佛之供养,也代表着一种生活方式。近年来,“香道”之风在台湾悄然兴起,品香更是成为时下都市白领的新宠。台湾春节有一个经久不衰的民俗——“抢头香”,除夕夜除了家家户户拜祖先、围炉吃团圆饭、发红包外,各大庙宇是最热闹的地方。全台湾的庙宇(道教,佛教等)据统计总共有2万多间,台湾拜拜烧香习俗盛行,庙宇随处可见。特别是除夕这天,夜里就会有很多抢头香的信众...
未解之谜:台湾为何会有海底神殿及金字塔?
未解之谜:台湾为何会有海底神殿及金字塔?
金字塔多发现在外国,如埃及等,然而最近在亚洲竟然也发现了金字塔还有神秘的神殿,这次事件的发生地:台湾宜兰北方海底!距宜兰只有六十海哩,据考古学家称这金字塔及神殿剧今有一万五千年。虽然海底看到的人头雕像,经历了多年的岁月,但这文化雕像的脸孔和五官还是能看得特别清楚的。而且头像旁边居然还发现了象形文字。经过学者专家长达八年的实地调查,发现该海底古城可能是一万五千年前,琉球群岛与还连在一起时的古文明,后来由于地震引起的地质变化而突然沉入海底消失。网络配图根据由木村政昭教授领衔的琉球大学海底调查队的最新报告,整个石垣岛的东南至东西方延岸的海底,最近二年又陆续发现各种不同的石砌建筑、柱穴、灵石、人头雕像、拱门及几合图形的海龟等,甚至最近也发现了雕刻在石墙上的“象形文字”。木村教授指出,他确信该海底遗迹是古文明的遗物。木村教授很有自信地断言:“由于冲绳周边海底考古学的研究,将会让全世界最古老的文明重见...
施琅大将军:收复台湾使大陆台湾重归统一
施琅大将军:收复台湾使大陆台湾重归统一
施琅是我国历史意义非常重大的一个人,他高龄一举收复了台湾,让台湾重新回到了中国的地图上,施琅在人才的使用上非常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使康熙皇帝对他非常的器重。这是一个对着中国,对着历史,对着中国的历史年轮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不可磨灭的功劳的一个人。施琅像“施琅大将军”是2006年上映的一部电视剧,这部电视剧以清朝的皇帝康熙平定台湾的历史事件当做背景,详细的解释了施琅大将军一举成功的统一了台湾,收复台湾的过程。《施琅大将军》这部剧以清朝的雄厚历史事实作为了真实的背景,讲述了爱国主义,和大量的爱国人民,爱国将领施琅,老当益壮的平定台湾的艰苦过程。也侧面的表现出来,我们中国的人民。大陆和台湾的人民,对着祖国统一,和平发展的强烈向往,还有不可磨灭的血脉相连的骨肉亲情。但是电视剧也有反对的声音,在《施琅大将军》这部剧中,有一些声音是,郑家是收复台湾的唯一的功臣,郑成功的账下能人比比皆是,但是却学习了西...
水师提督施琅为统一台湾起到了什么样作用?
水师提督施琅为统一台湾起到了什么样作用?
看过康熙王朝的朋友对施琅的名字并不会陌生,他在康熙一朝得到重用,并为台湾统一作出了重要贡献。网络配图施琅字尊侯,号琢公,福建晋江人,自幼生长在海边,少年时代从师学剑,武艺超群。清顺治三年(1646年),施琅与其弟施显投奔郑成功,由于才干超群,没过多久施琅就成为郑成功最为得力的将领。施琅青年时个性极强,常常与脾性相同的郑成功发生冲突。顺治八年(1651年),施琅因反对郑氏“舍水就陆”的战略方针和强征百姓粮饷的做法,与郑氏产生了尖锐的分歧。次年四月,施琅捕杀了手下一名改投郑成功的清兵,郑成功便将施琅及其父施大宣、其弟施显投入牢中。施琅被捕后不久逃脱,藏在副将苏茂家中,并请人从中调停。但郑成功非但不接受调解,反而派人前去刺杀施琅。行刺失败后,郑成功一怒之下竟将施大宣和施显杀了,将施琅逼上了投清之路。降清之后,施琅被授为同安副将,迁总兵。康熙元年(1662年),施琅被任命为福建水师提督,1665年...
历史上隋炀帝到底是怎么解决“台湾问题”的?
历史上隋炀帝到底是怎么解决“台湾问题”的?
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远在新石器时代,东南地区的印纹陶文化就已经传播至台湾。春秋时期,中国最早的史书——《尚书》中,就有关于台湾的记载,当时将台湾称为“岛夷”。到了汉代,大陆汉族人称台湾为“东?#91;”,三国时代称之为“夷州”。网络配图根据《三国志?吴志》记载:230年,孙权派卫温、诸葛直两位将军率领远征水师一万余人渡海到达夷州,由于当时语言不通,又有数千将士因为水土不服病亡,两位将军只得率部返回大陆,同时带走土著数千人。这是有文字记载的大陆上汉族人最早的一次去台湾的大规模行动。后来,东吴庙阳太守沈莹写了一本名为《临海水土异物志》书,具体生动地记述了“夷州”和“山夷”的情况。“夷州”指的是台湾;“山夷”指的是台湾当地的老百姓。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300多年的分裂,政权频繁更替,战乱连年不断,各个统治集团还无力稳固政权,就更无心顾及一海相隔的台湾了。大陆和台湾的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