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以下资料,为您匹配到 2540 部族谱
台湾
清空全部
分类
族谱
地区
全部
姓氏
涂氏族谱

始祖:涂守中

散居地: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江西省萍乡县,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台湾省

族谱页数:34

浏览量:100

徐氏宗谱
会员免费阅读
现代
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江西省萍乡县,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台湾省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振宗祠, 1995年. 存14册 : 世系表. 收藏所 :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注 : 本谱不全, 缺卷7-8不分及卷9-10桂公, 谟公世系. 一世祖 : (宋)宜黄涂大一公. 五代间由南丰迁宜黄. 湘浏东门始祖 : 涂守中, 乐安公之子, 明末清初由广东镇平(今梅州市)迁湖南浏阳县东乡之东门. 守中公生八子 : 明, 声, 聪, 俊, 宽, 厚, 盛, 谟. 浏阳世系1-7房分居湘赣二省, 八房谟公徙台湾. 散居地 : 湖南省 浏阳县, 平江县 ;江西省萍乡县, 万载县, 分宜县; 广东省梅县, 台湾等地. 书名据谱序题编目. 版心题 : 徐氏宗谱.
查看详情
廖氏族谱

始祖:廖叔安,廖琼,廖光景,廖德源,廖东宁,廖质义

散居地:台湾省云林县等地.

族谱页数:1111

编修人:廖德福,何金赐,廖天来

浏览量:0

廖氏大宗谱
会员免费阅读
民国
台湾省云林县等地.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68[1979]初版. 1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所:台湾省姓氏研究学会. 远祖 : 叔安. 叔安公出于商,为子姓. 商封于汝南是为飂. 传至36世伯叔公,始易飂为廖. 安溪始祖 : (唐) 廖琼,字世丹. 仕初授福州左威武将军,后任万胜将军转运使. 江西始祖 : (宋) 廖光景,讳德登. 初维宣州刺史,累升学士丞相. 开云都,宁都,石城三县之祖. 兴宁始祖 : (明) 廖德源. 原籍汀洲府宁化县,于洪武元年(1368)迁居广东惠州府兴宁县肇基. 永乐16年再迁居海丰县,又称为海丰开基祖. 渡台始祖 : 廖东宁,改名豪迈. 因抱不平误伤暴徒六命,逃往海边渡海来台. 支祖 : 廖质义. 渡台西螺二仑开基. 散居地 : 台湾省云林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编目.
查看详情
许氏族谱

始祖:许忠辅,许东菊圃,许西菊圃,许元亨,许元贞,许元镇,许六官,许十官,许复祖,许绍祖

散居地:福建省金门县,台湾省澎湖县等地

族谱页数:1069

编修人:许嘉立

浏览量:0

银同浯江珠浦许氏族谱
会员免费阅读
福建省金门县,台湾省澎湖县等地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73[1984]. 2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所 : 宜兰市问心斋陈永瑞藏. 开浯始祖(一世) : (元) 许忠辅,五十郎公. 自丹诏赘于珠浦陈氏. 五十郎公下二子 : 许东菊圃,称大教谕 ; 许西菊圃,称小教谕. 房祖(4世) : 许元亨(长房,深井头祖) ; 许元贞(二房,东厝房祖) ; 许元镇(李厝房贴东厝二房祖) ; 许六官(三房,大前廰祖) ; 许十官(四房,小前廰祖) ; 许复祖(五房,后翰祖) ; 许绍祖(六房,西宅祖). 元亨公下三子 : 许与德 ; 许与诚 ; 许与智. 元贞公下二子 : 许与贤 ; 许与哲. 六官公下一子 : 许十八官. 十官公下二子 : 许三十官 ; 许五十七官. 复祖公下二子 : 许胤孙,字光祚 ; 许四官. 绍祖公下二子 : 许正孙,字光尹 ; 许三十三官. 字辈(3至25世) : 坪元与 宗束璋时惟 从子际启伯 源克公允侯 嘉乃丕绩燕. 散居地 : 福建省金门县; 及台湾省澎湖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版心题 : 银同浯江珠浦许氏族谱.
查看详情
刘氏族谱

始祖:刘累,刘邦,刘备,刘显斋,刘翱,刘君锡

散居地:台湾省\n中国, 福建省

族谱页数:207

编修人:刘麒麟主修

浏览量:100

刘氏宗谱
会员免费阅读
现代
台湾省\n中国, 福建省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1933年. 全1册 : 插图, 世系表, 地图, 肖像. 大始祖 : 监明公. 尧之长子. 封于刘,始姓焉. 下一子 : 刘永河. 18世祖 : 刘累,字华美. 亦称为二代一世祖. 75世祖 : 刘邦,字季. 为汉太祖高皇帝. 95世祖 : 刘备,字玄德. 121世祖 : 刘显斋,名达,号晦斋. 原居金陵,因黄巢之乱徙京兆. 显斋公生三子 : (唐) 刘翱,字越南(官建州) ; 刘翔,字图南(避居汀州宁化) ; 刘豳(不详). 翱公下派祖(139世) : 刘君锡,字伯晋,号蕃侯. 徙清溪(即安溪). 分同安, 南安, 惠安等处. 君锡公下迁台祖 : (清) 刘胤(由清溪迁台湾彰化) ; 刘仕快(由南安迁台湾台北). 翔公下梅州肇基祖 : (宋) 刘开七. 宁宗嘉定监,官授潮州都统制. 开七公下迁台祖 : 刘可佑,号锡九,谥执严(由潮州饶平迁台湾新竹) ; 刘怀莞(由平远迁台湾苗栗). 散居地 : 台湾省各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查看详情
林氏族谱

始祖:林坚,林禄,林披

散居地:台湾,福建省各地

族谱页数:917

编修人:林献堂,林幼春,林烈堂,林玉书

浏览量:0

林氏族谱
会员免费阅读
昭和
台湾,福建省各地
谱名:林氏族谱(别名:西河林氏族谱) 作者:林献堂, 林幼春编辑 ; 林烈堂...[等]校正 ; 林玉书襄校 版本:福建 居地:中国, 福建省 中国, 台湾省 堂号: 本谱信息: 台中市 : 林氏宗庙, 昭和10[1935](东振商会印刷部)。 全1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所 : 宜兰市问心斋陈永瑞藏。 受姓祖 : (周) 林坚,原名泉,字长恩,封清河公。 比干公之子。 周武王赐姓林,食采于博陵(又称西河)。 入闽祖(一世) : (东晋) 林禄,字世荫,又字世冑,封晋安郡王。 开基晋安。 宗祖(16世) : (唐) 林披,字茂彦,一字茂则。 万宠公次子。 莆田人。 荐授太子詹事。 下有九子,俱为刺史,世称九牧。 端州刺史 : (唐) 林苇,字敏树,小名曾奴。 披公长子。 江陵府史 : (唐) 林藻,字纬干,小名遂奴。 披公次子。 横州刺史 : 林着,字友直,一字文直。 披公三子。 韶州刺史 : 林荐,字擢升,小名玄奴。 披公四子。 通州刺史 : 林瞱,字若思,小名识奴。 披公五子。 邵州刺史 : 林蕴,字梦复,小名巳奴。 披公六子。 循州刺史 : 林蒙,小名芃奴。 披公七子。 雷州刺史 : 林迈,小名讽奴。 披公八子。 福唐刺史 : 林蔇,字四明,小名唤奴。 披公九子。 散居地 : 福建省各地, 及台湾。
查看详情
陈氏族谱

始祖:陈炳辉

散居地:台湾省台南县佳里镇等地.

族谱页数:1204

浏览量:0

[陈氏家谱及世系图]
会员免费阅读
现代
台湾省台南县佳里镇等地.
原书: 写本, [1982?]. [5]叶 : 世系表. 始祖: 陈炳辉(清) 散居地: 台湾省台南县佳里镇等地.
查看详情
张氏族谱

散居地:福建省,台湾省

族谱页数:887

浏览量:100

张氏统宗世谱溯源
会员免费阅读
现代
福建省,台湾省
宜兰市问心斋陈永瑞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查看详情
黄氏族谱

散居地:福建省-漳州市,台湾省-台中-台中

族谱页数:374

浏览量:100

黄氏奥杳派族谱
会员免费阅读
现代
福建省-漳州市,台湾省-台中-台中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查看详情
王氏族谱

散居地:中国, 福建省 中国, 台湾省

族谱页数:13

浏览量:100

王氏家谱, 1, 1600-1966
会员免费阅读
现代
中国, 福建省 中国, 台湾省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查看详情
白氏族谱

始祖:白兴,白应顺,白文元

散居地:福建省安溪县榜头乡; 及台湾省; 马来西亚; 新加坡等地.

族谱页数:1306

编修人:白长川

浏览量:0

白氏族谱 : 安溪榜头白氏全族世系
会员免费阅读
民国
福建省安溪县榜头乡; 及台湾省; 马来西亚; 新加坡等地.
原书: 写本, 民国71-74[1982-1985]记事. -32册 始祖 : (元明之际) 白兴,号苗庵. 安溪榜头始祖 : (元明之际) 白应顺,号逸宇,字世厚. 台湾始迁祖 : (清) 白文元...等. 散居地 : 福建省安溪县榜头乡; 及台湾省; 马来西亚; 新加坡等地.
查看详情
张廖氏族谱

散居地:中国, 福建省, 诏安县 中国, 福建省 中国, 台湾省

族谱页数:77

编修人:张清风, 廖大汉等主编, 张廖简氏族谱编辑委员会编著

浏览量:100

Also on microfilm. Cambridge, MA_ Filmed by Reproduction Systems, Harvard-Yenching Library, 1971. on 1 microfilm reel ; 35mm
会员免费阅读
现代
中国, 福建省, 诏安县 中国, 福建省 中国, 台湾省
始祖: (宋)张虎; (明)张厚子. 散居地: 福建省诏安县, 台湾省等地.
查看详情
黄氏族谱

始祖:黄集辉

散居地:台湾省屏东縣长治鄉

族谱页数:1259

编修人:黄晋松

浏览量:0

公業黄元盛組織沿革
会员免费阅读
现代
台湾省屏东縣长治鄉
地区:台湾省屏东縣长治鄉 年代:现代 1984 始祖:黄集辉 编修:黄晋松
查看详情
郑氏族谱

始祖:郑桓公,郑迪

散居地:福建省龙溪县,台湾省各地

族谱页数:76

编修人:郑龙纂

浏览量:100

福建漳州龙溪洛滨社郑氏家谱
会员免费阅读
民国
福建省龙溪县,台湾省各地
原书: 台湾 : 永新印刷厂承印, 民国64[1975]. 7, 128面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一世始祖 : (周) 郑桓公,名友 莆田始祖 : (唐) 郑迪,字于逸 散居地 : 福建省龙溪县, 及台湾省各地 珍藏者 : 庄序平
查看详情
赵氏族谱

始祖:赵造父,赵僖祖,赵宣祖

散居地:福建省及台湾省等地.

族谱页数:243

编修人:赵氏族谱编纂委员会

浏览量:0

赵氏族谱
会员免费阅读
福建省及台湾省等地.
原书: 台北 : 新生出版社, 民国61[1972]. 1册(125, 105页) : 世系表, 肖像 受姓祖: (周) 造父. 受封于赵城, 因以为姓. 始祖: (唐) 赵僖祖,讳兆. 僖祖派下支祖: (唐) 赵宣祖,讳弘. 宣祖下五子: (唐宋之际) 赵匡济,更名光济,追封曹王(无传) ; 赵匡胤,宋太祖 ; 赵匡义,更名光义,宋太宗 ; 赵匡美,追封魏王 ; 赵匡赞,更名光赞,追封岐王(无传). 太祖派下(1世): (宋) 赵德秀 ; 赵德昭 ; 赵德林 ; 赵德芳. 太宗派下(1世): (宋) 赵元佐,初名德宗,谥公宪 ; 赵元僖,旧名德明 ; 赵元侃,旧名德昌,更名恒 ; 赵元份,初名德巌 ; 赵元杰,旧名德和,字名哲...等. 魏王派下(1世): (宋) 赵德恭,字复礼 ; 赵德降,字曰盛 ; 赵德彝,字可久 ; 赵德雍,字仲远 ; 赵德钧,字子正...等. 太祖派原派行: 德维从(守)世令子伯 师希与孟由宜顺. 太祖派后派行: 傅纲鼎建存忠厚 礼义谦和勗永循 太宗派原派行: 元允中宗士丕善 汝崇必良友季同. 太宗派后派行: 原本懋兼思尚实 式景均中庆以充. 魏王派原派行: 德承克淑之公彦 天时若嗣次古光. 魏王派后派行: 生贤廷辅文才广 资质端庄咸传芳.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散居地: 福建省及台湾省等地.
查看详情
许氏族谱

始祖:许忠辅,许东菊圃,许西菊圃

散居地:福建省-泉州市-金门县,福建省金门县珠浦镇,台湾省-澎湖-澎湖

族谱页数:348

编修人:许嘉立续修 ; 许荆侯重修

浏览量:100

银同浯江珠浦许氏族谱 [共7辑]
会员免费阅读
民国
福建省-泉州市-金门县,福建省金门县珠浦镇,台湾省-澎湖-澎湖
原书: 金门 : 金门县文化局, 民国97[2008]续修(印盛设计排版彩色印刷). 7册 : 插图, 世系表, 地图, 肖像. 收藏所 : 宜兰市问心斋陈永瑞藏. 受姓祖 : (周) 文叔,字姜信,号经初,谥德男. 武王封于许,后以国为姓. 开浯祖(一世) : 许忠辅,五十郎. 由诏安迁浯州,再徙珠浦. 五十郎公下二子 : (元) 许东菊圃,称大教谕 ; 许西菊圃,称小教谕. 房祖(4世) : 许元亨(长房,深井头祖) ; 许元贞(二房,东厝房祖) ; 许元镇(李厝房贴东厝二房祖) ; 许六官(三房,大前廰祖) ; 许十官(四房,小前廰祖) ; 许复祖(五房,后翰祖) ; 许绍祖(六房,西宅祖). 注 : 各派系下字辈各异. 详请参阅谱之内容. 辈行(14-32世) : 启伯源克公 允侯嘉乃丕 绩燕翼贻谋 敬铭其德. 散居地 : 福建省金门县; 及台湾省澎湖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查看详情
许氏族谱

始祖:许芝坪

散居地:台湾省台北市阳明山

族谱页数:917

编修人:许恪士先生纪念集编辑委员会编

浏览量:0

许恪士先生纪念集
会员免费阅读
民国
台湾省台北市阳明山
许恪士先生纪念集 台湾省台北市阳明山 始祖:许芝坪 编纂者:许恪士先生纪念集编辑委员会编 时间:民国57年(1968)
查看详情
赵氏族谱

始祖:赵元佐,赵必次,赵宗远

散居地:广东省台山县浮石乡,台湾,香港

族谱页数:443

编修人:赵伯勋总编辑

浏览量:100

浮石赵氏族谱
会员免费阅读
现代
广东省台山县浮石乡,台湾,香港
远祖 : (唐) 僖祖,讳眺,字符明,号丽天. 宗祖 : (宋) 赵元佐. 广东始祖 : (宋) 赵必次. 新宁浮石祖 : (明) 赵宗远. 散居地 : 广东省台山县浮石乡, 及台湾, 香港等地. 书背题 : 台山浮石赵氏族谱.
查看详情
唐氏族谱

始祖:唐绮,唐学金

散居地:福建省林森县,台湾省-基隆-基隆

族谱页数:36

编修人:唐鸿翔记

浏览量:100

唐氏绮公族谱
会员免费阅读
民国
福建省林森县,台湾省-基隆-基隆
原书: 稿本, 民国74[1985]. [58]页 : 世系表. 始祖 : (唐) 唐绮,号光洲 支祖 : (民国) 唐学金 散居地: 福建省林森县, 及台湾省基隆市等地. 福建安溪
查看详情
简氏族谱

始祖:简师甫,简会益,简德润,简贵智,简德仁,简瑞通,简志班,简忠有,简光祐,简燃吉,简以恭,简廷凤,简助富,简绍卿,简祐官,简愧章,简时雷,简汝藏,简昌伯,简远,简秉兴,简文上,简金,简醉,简振昌,简光祐,简志班,简时雷,简金,简秉兴,简昌伯,简汝藏,简醉,简贵信,简六律,简来,简促,简实,简洪川,简唱,简天寿,简唱,简实,简六律,简天寿

散居地:台湾省台北县, 桃园县等地.

族谱页数:241

编修人:刘永盛,何金赐,唐显材,谢秀琴

浏览量:0

简氏族谱
会员免费阅读
现代
台湾省台北县, 桃园县等地.
原书: 台湾台中市 : 台湾省各姓渊源研究学会, 1992年识(信德印刷). 1册 : 插图, 世系表, 地图, 肖像. 收藏所 : 台湾省姓氏研究学会 受姓祖 : (春秋) 简师甫,以谥为简氏. 洪源世系一世祖(25世) : (宋) 简会益,谥万五郎. 原江西临江清江县石壁里人.迁福建建宁府教读,于宋孝宗二年迁上杭蓝路口居住. 南靖长教开基始祖(9世) : (元) 简德润,谥四先生. 开华公第四子. 赘娶张进兴之女. 德润公下分八房 : 简贵甫 ; 简贵玄 ; 简贵祯(移广东潮州,海阳等地) ; 简贵仁(居黄田) ; 简贵义(居黄田) ; 简贵礼 ; 简贵智 ; 简贵信(部分居枫树坪). 本谱主要为第七系统贵智支, 及第八系统贵信支后裔之谱系资料. 七房房祖 : (明) 简贵智,谥十一郎. 七房迁台支祖 : (11世) 简德仁,号瑞闹 ; 简瑞通 ; (12世) 简志班 ; 简忠有 ; 简光祐 ; 简燃吉,号日盛 ; 简以恭 ; (13世) 简廷凤,号万玉 ; 简助富 ; 简绍卿,号元禄 ; 简祐官 ; 简愧章,号时锦 ; 简时雷. 七房迁台支祖 : (14世) 简汝藏 ; 简昌伯 ; 简远 ; 简秉兴 ; 简文上 ; 简金 ; (15世) 简醉 ; (16世) 简振昌,号有义. 七房新竹支祖(12世) : (清) 简光祐,字克潮. 乾隆年间合家迁台,居新竹东门外东势四庄. 七房中和开基祖(12世) : 简志班,讳弼,号庇玉,谥恭质. 法郎公第五子. 迁台摆接堡南势角庄(今中和乡)开基. 七房树林开基祖(13世) : 简时雷,字天从,号有章. 子孙析置土城, 基隆, 宜兰等地. 七房桃园开基祖(14世) : 简金. 迁自南靖三传社. 七房树林龟山开基祖(14世) : 简秉兴,号光伟. 七房昌伯公支祖(14世) : (清) 简昌伯,乳名注,讳永盛,谥良直. 自福建南靖张甲总笔仔尾迁台. 七房汝藏公支祖(14世) : 简汝藏. 祖籍福建南靖长岭, 葬于树林镇. 七房醉公支祖(15世) : 简醉,字瑞和. 光成公之子,子孙析置大溪等地. 八房房祖 : (明) 简贵信,谥十二郎,官名张班. 八房迁台各支祖 : (13世) 简六律 ; 简来,号朴信 ; 简促 ; (14世) 简实 ; 简洪川,号萍 ; 简唱 ; (15世) 简天寿. 八房唱公支祖(14世) : (清) 简唱,号厚义. 永仕公第五子. 自福建南靖迁台,后居树林山佳村. 八房实公支祖(14世) : (清) 简实,号质朴. 中公之长子. 祖籍南靖三传社书洋坪.葬于大竹围庄庵,后迁葬桃园. 八房六律公支祖(13世) : (清) 简六律,号玉. 简举之长子. 自南靖迁台,垦荒于新庄, 枋桥, 秀朗, 漳和一带. 八房大溪开基祖(15世) : 简天寿. 迁自南靖张甲总笔仔尾. 散居地 : 台湾省台北县, 桃园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查看详情
林氏族谱

始祖:林坚,林禄,林勤劳,林孔举,林元状

散居地: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台湾省-宜兰-宜兰

族谱页数:72

编修人:林性派序

浏览量:100

(林氏)元状公衍系家史
会员免费阅读
现代
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台湾省-宜兰-宜兰
原书: [台湾] : 台湾史料研究所, 2004年赠印. 1册 : 插图, 人像. 收藏所:宜兰市问心斋陈永瑞藏. 受姓祖 : (周) 林坚,字长恩,原名泉. 比干遗腹子,武王灭纣后,赐姓林,易名坚. 封清河公,食采博陵. 入闽祖 : 林禄,字世胄,一作世荫. 原居山东济南,后迁苏州下邳. 永嘉之乱,随晋元帝南渡,任晋安太守,遂居晋安. 宗祖 : 林勤劳. 开基长泰. 始祖 : 林孔举. 由长泰迁居南靖,居船场镇梧宅村. 入台祖 : (清) 林元状,名火,谥纯直. 林相次子. 昭穆 : 弘朝子文君国仕 廷元世克明峻德 功书显耀能忠信 荣华祖宗诚有益. 散居地 : 福建省南靖县, 台湾省宜兰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查看详情
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香在台湾有什么样的意义?
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香在台湾有什么样的意义?
12日下午我国外交部在记者会上强调:台湾作为中国的一个省‍‍根本‍‍没有资格‍‍加入联合国‍‍。感谢祖国这么些年经济文化蓬勃发展,让我们能够有底气地说出:台湾是属于中国的!台湾与大陆在经济文化方面早已建立起深厚的联系,犹如鱼和水,谁也离不开谁,这在各行各业都有体现,在香文化上也是如此。品香在古代是与挂画、品茶、插花并列的四种闲雅之事。中国古代许多文人都是制香高手,香文化由大陆传入台湾已经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形成了独具地域色彩的台湾香道。香在台湾不仅是礼佛之供养,也代表着一种生活方式。近年来,“香道”之风在台湾悄然兴起,品香更是成为时下都市白领的新宠。台湾春节有一个经久不衰的民俗——“抢头香”,除夕夜除了家家户户拜祖先、围炉吃团圆饭、发红包外,各大庙宇是最热闹的地方。全台湾的庙宇(道教,佛教等)据统计总共有2万多间,台湾拜拜烧香习俗盛行,庙宇随处可见。特别是除夕这天,夜里就会有很多抢头香的信众...
未解之谜:台湾为何会有海底神殿及金字塔?
未解之谜:台湾为何会有海底神殿及金字塔?
金字塔多发现在外国,如埃及等,然而最近在亚洲竟然也发现了金字塔还有神秘的神殿,这次事件的发生地:台湾宜兰北方海底!距宜兰只有六十海哩,据考古学家称这金字塔及神殿剧今有一万五千年。虽然海底看到的人头雕像,经历了多年的岁月,但这文化雕像的脸孔和五官还是能看得特别清楚的。而且头像旁边居然还发现了象形文字。经过学者专家长达八年的实地调查,发现该海底古城可能是一万五千年前,琉球群岛与还连在一起时的古文明,后来由于地震引起的地质变化而突然沉入海底消失。网络配图根据由木村政昭教授领衔的琉球大学海底调查队的最新报告,整个石垣岛的东南至东西方延岸的海底,最近二年又陆续发现各种不同的石砌建筑、柱穴、灵石、人头雕像、拱门及几合图形的海龟等,甚至最近也发现了雕刻在石墙上的“象形文字”。木村教授指出,他确信该海底遗迹是古文明的遗物。木村教授很有自信地断言:“由于冲绳周边海底考古学的研究,将会让全世界最古老的文明重见...
施琅大将军:收复台湾使大陆台湾重归统一
施琅大将军:收复台湾使大陆台湾重归统一
施琅是我国历史意义非常重大的一个人,他高龄一举收复了台湾,让台湾重新回到了中国的地图上,施琅在人才的使用上非常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使康熙皇帝对他非常的器重。这是一个对着中国,对着历史,对着中国的历史年轮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不可磨灭的功劳的一个人。施琅像“施琅大将军”是2006年上映的一部电视剧,这部电视剧以清朝的皇帝康熙平定台湾的历史事件当做背景,详细的解释了施琅大将军一举成功的统一了台湾,收复台湾的过程。《施琅大将军》这部剧以清朝的雄厚历史事实作为了真实的背景,讲述了爱国主义,和大量的爱国人民,爱国将领施琅,老当益壮的平定台湾的艰苦过程。也侧面的表现出来,我们中国的人民。大陆和台湾的人民,对着祖国统一,和平发展的强烈向往,还有不可磨灭的血脉相连的骨肉亲情。但是电视剧也有反对的声音,在《施琅大将军》这部剧中,有一些声音是,郑家是收复台湾的唯一的功臣,郑成功的账下能人比比皆是,但是却学习了西...
水师提督施琅为统一台湾起到了什么样作用?
水师提督施琅为统一台湾起到了什么样作用?
看过康熙王朝的朋友对施琅的名字并不会陌生,他在康熙一朝得到重用,并为台湾统一作出了重要贡献。网络配图施琅字尊侯,号琢公,福建晋江人,自幼生长在海边,少年时代从师学剑,武艺超群。清顺治三年(1646年),施琅与其弟施显投奔郑成功,由于才干超群,没过多久施琅就成为郑成功最为得力的将领。施琅青年时个性极强,常常与脾性相同的郑成功发生冲突。顺治八年(1651年),施琅因反对郑氏“舍水就陆”的战略方针和强征百姓粮饷的做法,与郑氏产生了尖锐的分歧。次年四月,施琅捕杀了手下一名改投郑成功的清兵,郑成功便将施琅及其父施大宣、其弟施显投入牢中。施琅被捕后不久逃脱,藏在副将苏茂家中,并请人从中调停。但郑成功非但不接受调解,反而派人前去刺杀施琅。行刺失败后,郑成功一怒之下竟将施大宣和施显杀了,将施琅逼上了投清之路。降清之后,施琅被授为同安副将,迁总兵。康熙元年(1662年),施琅被任命为福建水师提督,1665年...
历史上隋炀帝到底是怎么解决“台湾问题”的?
历史上隋炀帝到底是怎么解决“台湾问题”的?
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远在新石器时代,东南地区的印纹陶文化就已经传播至台湾。春秋时期,中国最早的史书——《尚书》中,就有关于台湾的记载,当时将台湾称为“岛夷”。到了汉代,大陆汉族人称台湾为“东?#91;”,三国时代称之为“夷州”。网络配图根据《三国志?吴志》记载:230年,孙权派卫温、诸葛直两位将军率领远征水师一万余人渡海到达夷州,由于当时语言不通,又有数千将士因为水土不服病亡,两位将军只得率部返回大陆,同时带走土著数千人。这是有文字记载的大陆上汉族人最早的一次去台湾的大规模行动。后来,东吴庙阳太守沈莹写了一本名为《临海水土异物志》书,具体生动地记述了“夷州”和“山夷”的情况。“夷州”指的是台湾;“山夷”指的是台湾当地的老百姓。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300多年的分裂,政权频繁更替,战乱连年不断,各个统治集团还无力稳固政权,就更无心顾及一海相隔的台湾了。大陆和台湾的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