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以下资料,为您匹配到 2540 部族谱
台湾
清空全部
分类
族谱
地区
全部
姓氏
黄氏族谱

始祖:黄超敬.

散居地:台湾台中县梧楼镇,金门等地.

族谱页数:916

编修人:黄海泵.

浏览量:0

黄家世谱
会员免费阅读
民国
台湾台中县梧楼镇,金门等地.
族谱名:黄家世谱 地区:台湾台中县梧楼镇,金门等地. 始祖:黄超敬. 编纂者:黄海泵. 编修时间:民国42年
查看详情
杨氏族谱

始祖:杨平杼,杨世隆,杨大成,杨伯玉,杨大秀,杨三生

散居地:福建省漳浦县, 台湾省等地.

族谱页数:447

编修人:杨建坤,杨康辉

浏览量:0

福建漳浦佛昙杨氏世隆衍系长,三房族谱
会员免费阅读
现代
福建省漳浦县, 台湾省等地.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1999年. 3册 : 插图, 地图, 世系表. 收藏所:宜兰市问心斋陈永瑞藏. 受姓祖 : (周) 平杼. 叔虞公次子,封杨侯,以邑为氏. 云昙始祖 : (宋元之际) 杨世隆,讳盛. 祖籍河南固始,世居浙江会稽,随父入闽,居佛昙桥北. 长房祖 : 杨大成. 佛潭弘农基祖 : 杨伯玉. 大成公次子. 三房祖 : 杨大秀. 渡台祖 : (清) 杨三生,字广三. 于嘉庆末年携眷渡海来台葛玛兰. 昭穆 : 世大伯景 文恺正廷 国嘉义维 良齐圣广 渊明允笃 诚忠肃恭 懿宣慈惠 和载高履 厚根本固 深积善行 仁荣华发达. 散居地 : 福建省漳浦县, 台湾省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查看详情
邱氏族谱

散居地:中国, 福建省, 诏安县 中国, 台湾省, 宜兰县

族谱页数:20

浏览量:100

漳州府诏安县二都邱氏族谱
会员免费阅读
民国
中国, 福建省, 诏安县 中国, 台湾省, 宜兰县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66[1977](裕欣印刷). 1册(27页) : 世系表. 收藏者 : 邱坤良. 此族本姓丘, 至清雍正三年(1725), 因避圣人孔子之名, 被皇上加"阝"改成"邱"姓. 受姓祖 : (周) 丘穆公, 姜太公之子, 镇于营丘, 后裔齐康公弃国出营丘, 以地为名, 丘氏之始于此. 河南始祖 : (宋) 丘烋. 绍安一世祖 : 丘伯顺. 开台祖 (绍安十二世) : (清) 邱华雄,字仲英. 散居地 : 福建省诏安县; 及台湾省宜兰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查看详情
张氏族谱

始祖:张公,张士籍,张方高,张方升,张方达,张方大

散居地:台湾省各地.

族谱页数:2488

编修人:张福禄,张士箱家族拓展史研纂委员会

浏览量:0

台湾鉴湖张氏族谱
会员免费阅读
民国
台湾省各地.
原书: 台湾 : 张士箱家族拓展史研纂委员会, 民国74[1985]修. 1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者 :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鉴湖始祖 : (唐) 张公,讳叶,号延鲁. 迎守泉州,随之移居今晋江县鉴湖乡. 台湾始迁祖 : (清) 张士籍. 东渡来台. 下有四子,分四房. 四大房祖 : 张方高 ; 张方升 ; 张方达 ; 张方大. 散居地 : 台湾各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 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查看详情
巫氏族谱

散居地:台湾省彰化县溪湖镇

族谱页数:509

浏览量:0

巫氏祖族谱 : 台湾省彰化县溪湖镇东寮里圳头平阳堂(六大房)
会员免费阅读
民国
台湾省彰化县溪湖镇
此谱为能即时提供网路用户搜寻, 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回馈」反应.
查看详情
纪氏族谱

始祖:纪忠简

散居地: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台湾省-澎湖-澎湖

族谱页数:23

编修人:纪为果重修

浏览量:100

纪氏族谱
会员免费阅读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台湾省-澎湖-澎湖
原书: 稿本, 清干隆1[1736]. 35面 : 世系表. 珍藏者 : 赵振绩. 入闽始祖 : (宋) 纪忠简. 散居地 : 台湾省澎湖县 ; 及福建省同安县等地.
查看详情
丘氏族谱

散居地:中国, 广东省, 梅县, 瑶上乡 中国, 台湾省

族谱页数:91

编修人:丘秀强 ; 丘尚尧编纂

浏览量:100

丘氏族谱, 1, 1750-1970
会员免费阅读
民国
中国, 广东省, 梅县, 瑶上乡 中国, 台湾省
原书: 台湾台北 : [出版者不详], 民国59[1970](文瑞印刷文具公司). 1册(77面) : 世系表, 肖像 收藏所 : 国立中央图书馆台湾分馆. 上杭始祖 : (宋) 丘三五郎,字达人,讳效锡. 瑶上乡始祖 : (明) 念二郎. 散居地 : 广东省梅县瑶上乡; 台湾省; 及泰国等地.
查看详情
张氏族谱

始祖:张愿仔

散居地:台湾省南投县埔里镇水头里等地.

族谱页数:1249

浏览量:0

[张廖族谱]
会员免费阅读
民国
台湾省南投县埔里镇水头里等地.
原书: 稿本, 民国62[1973]记事. 1册(页数杂异)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始祖 : (明) 张愿仔. 注 : 张愿仔进赘于廖三九郎家故承张廖二姓. 台湾始迁祖 : 张廖时笔. 散居地 : 台湾省南投县埔里镇水头里等地. 板心题 : 清武族谱.
查看详情
彭氏族谱

始祖:彭延年,彭金连

散居地:福建莆田市仙游县,台湾南投县埔里镇

族谱页数:18

编修人:彭德成作

浏览量:100

彭氏祖谱
会员免费阅读
民国
福建莆田市仙游县,台湾南投县埔里镇
原书: 写本.民国69[1980]. [23]面 : 世系表. 始祖 : 彭延年(宋). 台湾始迁祖 : 彭金连(民国). 散居地 : 福建仙游县及台湾南投县埔里镇等地.
查看详情
高氏族谱

始祖:高钢,高山,高锺慧

散居地:台湾省-台北-台北,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

族谱页数:199

编修人:高烶深编

浏览量:100

安平高氏族谱志略
会员免费阅读
民国
台湾省-台北-台北,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44[1955]修. 1册 : 插图, 世系表, 地图, 肖像. 开闽始祖 : (唐) 高钢,号一清,行六. 由河南固始县入闽,居怀安县凤冈. 安溪始祖(17世) : (元末) 高山,字积篑,行三十八. 后分上,下二派,共十三房. 上派五房祖(22世) : 高佛安 ; 高佛养 ; 高佛成 ; 高佛福 ; 高佛信. 下派八房祖(23世) : 高积传 ; 高积良 ; 高积渊 ; 高积祥 ; 高积贤 ; 高积成 ; 高积雄 ; 高积和. 台湾始迁祖(32世) : (清) 高锺慧,讳圣智. 散居地 : 福建省安溪县 ; 台湾省台北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查看详情
刘氏族谱

始祖:刘万亿,刘钦荣

散居地: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台湾省基隆市

族谱页数:23

编修人:刘卿云抄

浏览量:100

刘氏族谱
会员免费阅读
民国
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台湾省基隆市
原书: 写本, 民国60[1971]. 10页 : 世系表. 永定开基祖: 刘万亿. 林雅开基祖: 刘钦荣. 散居地: 福建省南靖县及台湾省基隆市等地. 中国,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
查看详情
林氏族谱

始祖:林剪,林水来

散居地:台湾省彰化县等地.

族谱页数:40

浏览量:0

和邑林氏渡台后家谱
会员免费阅读
民国
台湾省彰化县等地.
原书: [台湾 : 出版者不详], 民国87[1998]. 全1册(49页)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渡台祖 : (清) 林剪 ; 携侄林竹. 于乾隆40年(1775),由福建平和县和邑来台,定居彰化田中. 后剪公回唐山故里安享晚年. 竹公下派祖(4世) : 林水来. 秋公长子. 竹公孙. 水来公下四子 : 林树 ; 林金山 ; 林金池 ; 林阿火. 仅金山公, 及阿火公有传后. 金山公下二子 : 林木桂 ; 林木松. 阿火公下三子 : 林尔川 ; 林尔文 ; 林汝铭. 散居地 : 台湾省彰化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查看详情
王氏族谱

散居地:中国, 福建省 中国, 台湾省

族谱页数:61

浏览量:100

王氏族谱, 1, 1600-1901
会员免费阅读
现代
中国, 福建省 中国, 台湾省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查看详情
陈氏族谱

始祖:陈乌林

散居地: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台湾省台北市

族谱页数:120

编修人:王筱圃修

浏览量:100

安溪仓美陈氏族谱
会员免费阅读
民国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台湾省台北市
原书: 写本, 民国31[1942]. 122页 : 世系表. 始祖: 陈教尉(五代). 安溪仓美始迁祖: 陈乌林. 散居地: 福建省安溪县及台湾省台北市等地.
查看详情
林氏族谱

散居地:台湾省

族谱页数:331

编修人:江万哲,台湾林氏族志编辑会

浏览量:0

林氏族志
会员免费阅读
民国
台湾省
林氏族志
查看详情
张氏族谱

始祖:张潮揭,张升旭,张茂新,张贤新,张传新,张建新,张荣新,张廷新

散居地:台湾省新竹县湖口乡等地.

族谱页数:158

编修人:张勷满,张莲舟

浏览量:0

张六和族谱
会员免费阅读
台湾省新竹县湖口乡等地.
原书: [台湾 : 出版者不详], 民国63[1974](湖口 : 茂裕印刷文具行). 4册(共约635页)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本谱不分卷. 书签上有手写卷数, 为后人添加. 一世祖 : (明) 张潮揭,万二郎. 始居福建汀州府上杭之樟树潭. 永乐年间移潮州之揭易狮仔磨石村居住. 陆丰始祖(7世) : 张升旭,文四郎. 赁于公长子. 迁广东海丰县(雍正六年改名陆丰县),居葫芦斜方廓都甘坑甲杨桃窝石公坡村立业建基. 渡台祖(11世) : (清) 张奕标. 云穆公之子. 由广东陆丰移居台湾新竹县. 生一子: 张应仕,谥笃创. 六大房祖(13世) : 张茂新,乳名喜,谥慨义 ; 张贤新 ; 张传新 ; 张建新 ; 张荣新 ; 张廷新. 皆为应仕公之子. 兄弟六人一团和气,邻里称之曰「张六和」. 茂新公下五子 : 张吉统,官章吉锦 ; 张吉华 ; 张吉健,号吉钦 ; 张吉升 ; 张吉秀. 贤新公下三子 : 张吉发 ; 张吉安 ; 张吉进. 传新公下三子 : 张吉佑 ; 张吉运 ; 张吉宗. 建新公下六子 : 张吉坤 ; 张吉玉 ; 张吉德 ; 张吉旺 ; 张吉寿 ; 张吉福. 荣新公下三子 : 张吉良 ; 张吉送 ; 张吉昌(幼丧,由吉送公长子承嗣). 廷新公下四子 : 张吉招(建新之子过房) ; 张吉足(幼丧) ; 张吉业 ; 张吉登. 字辈(12世起) : 应新吉庆福满堂 谦让能敦万世昌 家学渊源垂远绍 文明大启发重光. 散居地 : 台湾省新竹县湖口乡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目录题编目.
查看详情
张氏族谱

始祖:张叶,张士箱

散居地:台湾省等地.

族谱页数:269

编修人:尹章义,张福禄

浏览量:0

台湾鉴湖张氏族谱
会员免费阅读
台湾省等地.
原书: 台湾台北 : 张士箱家谱拓展史研纂委员会, 民国74[1985]. 1册(444页) : 世系表, 肖像. 晋江鉴湖始祖 : (唐) 张叶,号延鲁. 台湾始迁祖 : (清) 张士箱,字汝万,号省齌. 散居地 : 台湾省等地.
查看详情
陈氏族谱

始祖:陈千郎,陈隆兴

散居地:台湾省-台北-台北,福建省

族谱页数:26

编修人:陈少卿记

浏览量:100

陈氏族谱
会员免费阅读
民国
台湾省-台北-台北,福建省
原书: 写本, 民国76[[1987]. [46]页 : 世系表. 始祖: 陈千郎. 支祖: 陈隆兴. 散居地: 福建省及台湾省台北市等地.
查看详情
纪氏族谱

散居地:中国, 福建省, 同安县 中国, 台湾省, 澎湖县

族谱页数:23

编修人:纪为果重修

浏览量:100

纪氏族谱
会员免费阅读
中国, 福建省, 同安县 中国, 台湾省, 澎湖县
原书: 稿本, 清干隆1[1736]. 35面 : 世系表. 珍藏者 : 赵振绩. 入闽始祖 : (宋) 纪忠简. 散居地 : 台湾省澎湖县 ; 及福建省同安县等地.
查看详情
沈氏族谱

散居地:中国, 福建省 中国, 台湾省

族谱页数:102

浏览量:100

沈氏宗谱, 1, 1600-1900
会员免费阅读
现代
中国, 福建省 中国, 台湾省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查看详情
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香在台湾有什么样的意义?
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香在台湾有什么样的意义?
12日下午我国外交部在记者会上强调:台湾作为中国的一个省‍‍根本‍‍没有资格‍‍加入联合国‍‍。感谢祖国这么些年经济文化蓬勃发展,让我们能够有底气地说出:台湾是属于中国的!台湾与大陆在经济文化方面早已建立起深厚的联系,犹如鱼和水,谁也离不开谁,这在各行各业都有体现,在香文化上也是如此。品香在古代是与挂画、品茶、插花并列的四种闲雅之事。中国古代许多文人都是制香高手,香文化由大陆传入台湾已经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形成了独具地域色彩的台湾香道。香在台湾不仅是礼佛之供养,也代表着一种生活方式。近年来,“香道”之风在台湾悄然兴起,品香更是成为时下都市白领的新宠。台湾春节有一个经久不衰的民俗——“抢头香”,除夕夜除了家家户户拜祖先、围炉吃团圆饭、发红包外,各大庙宇是最热闹的地方。全台湾的庙宇(道教,佛教等)据统计总共有2万多间,台湾拜拜烧香习俗盛行,庙宇随处可见。特别是除夕这天,夜里就会有很多抢头香的信众...
未解之谜:台湾为何会有海底神殿及金字塔?
未解之谜:台湾为何会有海底神殿及金字塔?
金字塔多发现在外国,如埃及等,然而最近在亚洲竟然也发现了金字塔还有神秘的神殿,这次事件的发生地:台湾宜兰北方海底!距宜兰只有六十海哩,据考古学家称这金字塔及神殿剧今有一万五千年。虽然海底看到的人头雕像,经历了多年的岁月,但这文化雕像的脸孔和五官还是能看得特别清楚的。而且头像旁边居然还发现了象形文字。经过学者专家长达八年的实地调查,发现该海底古城可能是一万五千年前,琉球群岛与还连在一起时的古文明,后来由于地震引起的地质变化而突然沉入海底消失。网络配图根据由木村政昭教授领衔的琉球大学海底调查队的最新报告,整个石垣岛的东南至东西方延岸的海底,最近二年又陆续发现各种不同的石砌建筑、柱穴、灵石、人头雕像、拱门及几合图形的海龟等,甚至最近也发现了雕刻在石墙上的“象形文字”。木村教授指出,他确信该海底遗迹是古文明的遗物。木村教授很有自信地断言:“由于冲绳周边海底考古学的研究,将会让全世界最古老的文明重见...
施琅大将军:收复台湾使大陆台湾重归统一
施琅大将军:收复台湾使大陆台湾重归统一
施琅是我国历史意义非常重大的一个人,他高龄一举收复了台湾,让台湾重新回到了中国的地图上,施琅在人才的使用上非常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使康熙皇帝对他非常的器重。这是一个对着中国,对着历史,对着中国的历史年轮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不可磨灭的功劳的一个人。施琅像“施琅大将军”是2006年上映的一部电视剧,这部电视剧以清朝的皇帝康熙平定台湾的历史事件当做背景,详细的解释了施琅大将军一举成功的统一了台湾,收复台湾的过程。《施琅大将军》这部剧以清朝的雄厚历史事实作为了真实的背景,讲述了爱国主义,和大量的爱国人民,爱国将领施琅,老当益壮的平定台湾的艰苦过程。也侧面的表现出来,我们中国的人民。大陆和台湾的人民,对着祖国统一,和平发展的强烈向往,还有不可磨灭的血脉相连的骨肉亲情。但是电视剧也有反对的声音,在《施琅大将军》这部剧中,有一些声音是,郑家是收复台湾的唯一的功臣,郑成功的账下能人比比皆是,但是却学习了西...
水师提督施琅为统一台湾起到了什么样作用?
水师提督施琅为统一台湾起到了什么样作用?
看过康熙王朝的朋友对施琅的名字并不会陌生,他在康熙一朝得到重用,并为台湾统一作出了重要贡献。网络配图施琅字尊侯,号琢公,福建晋江人,自幼生长在海边,少年时代从师学剑,武艺超群。清顺治三年(1646年),施琅与其弟施显投奔郑成功,由于才干超群,没过多久施琅就成为郑成功最为得力的将领。施琅青年时个性极强,常常与脾性相同的郑成功发生冲突。顺治八年(1651年),施琅因反对郑氏“舍水就陆”的战略方针和强征百姓粮饷的做法,与郑氏产生了尖锐的分歧。次年四月,施琅捕杀了手下一名改投郑成功的清兵,郑成功便将施琅及其父施大宣、其弟施显投入牢中。施琅被捕后不久逃脱,藏在副将苏茂家中,并请人从中调停。但郑成功非但不接受调解,反而派人前去刺杀施琅。行刺失败后,郑成功一怒之下竟将施大宣和施显杀了,将施琅逼上了投清之路。降清之后,施琅被授为同安副将,迁总兵。康熙元年(1662年),施琅被任命为福建水师提督,1665年...
历史上隋炀帝到底是怎么解决“台湾问题”的?
历史上隋炀帝到底是怎么解决“台湾问题”的?
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远在新石器时代,东南地区的印纹陶文化就已经传播至台湾。春秋时期,中国最早的史书——《尚书》中,就有关于台湾的记载,当时将台湾称为“岛夷”。到了汉代,大陆汉族人称台湾为“东?#91;”,三国时代称之为“夷州”。网络配图根据《三国志?吴志》记载:230年,孙权派卫温、诸葛直两位将军率领远征水师一万余人渡海到达夷州,由于当时语言不通,又有数千将士因为水土不服病亡,两位将军只得率部返回大陆,同时带走土著数千人。这是有文字记载的大陆上汉族人最早的一次去台湾的大规模行动。后来,东吴庙阳太守沈莹写了一本名为《临海水土异物志》书,具体生动地记述了“夷州”和“山夷”的情况。“夷州”指的是台湾;“山夷”指的是台湾当地的老百姓。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300多年的分裂,政权频繁更替,战乱连年不断,各个统治集团还无力稳固政权,就更无心顾及一海相隔的台湾了。大陆和台湾的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