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寻根找谱找不到?你的族谱说不定藏在这里!
今天阿族要从上世纪60年代的一件事说起。当年在曲阜,孔庙被捣毁、孔府孔林被破坏、孔子墓也被铲平。而当这群破坏者向大成殿孔子砸下锄头和木棍,竟然发现内有乾坤。破开的雕像泥胎里,竟然有古书、银制内脏等物品。这让人不禁联想到许多寺庙,也是藏经于佛像腹内,而后密密封合。而有的研究人员在大量走访祠堂的时候,与守祠人的交谈时无意中得知,有不少家族将家谱封存在祖像腹内。将老家谱藏于泥像内,有什么说法呢?1.便于长久保存每一次的家谱编修,都是对上一次家谱的延续,以及错误信息的更正,遗漏之处进行补足。本次家谱玉成之后,就包含了上次修谱的全部内容。老家谱也就完成了历史使命。不少地区流传的习俗就是,新谱玉成,就将老谱全部收回,择良辰吉日,到祖坟或者祠堂或者寺庙里烧掉,雅称就是“家谱升了”。但是现在对于很多家族来说,老家谱是家族里宝贵的财富,升是不可能升的。那就是如何保存的问题,留下的老谱很多都是宣纸谱,而宣纸谱...
族谱知识 | 2022-03-23 -
故先考和故显考有什么区别?
在墓碑上我们留意的话会注意到有“故先考”和“故显考”,两者都是表达对去世父亲的尊敬和缅怀,但是其中“先”和“显”这一细小的差别代表的含义就大不相同。族谱网的小编为你解答两者之间的区别。图源网络字面意思从字面意思上来说,“先”就是表达故去的意思,比如影视剧中的“先父”等等,用得很广泛。而“显”有一种显扬的意思,主要是为了展示故去父亲的德行,纪念父亲的德高望重。丧葬文化从丧葬文化上来看,“先”和“显”都有父亲去世的意思,但是“显”的限制要多很多。就比如说,“先”只要是逝世就可以用,但是“显”需要死者上面的长辈都去世了才可以用。图源网络举个例子来说,如果父亲去世了,那么需要死者自己的父母,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岳祖父祖母岳外祖父外祖母都已经去世,才能够用“显”。用“显”字需要主要两点,第一是死者上面已经没有长辈,第二是死者下面已经有孙子,这样才能够用“显”。相反的是,“先”是只要故去就可以用了,...
族谱知识 | 2022-03-23 -
编修族谱时,如何记录失考的族人?
现在开始兴起编修族谱,但是又因为种种事情,在编修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后人忘记先辈名字的情况,而这种事情不是个别的,如果忘记先辈的名字是很容易导致族谱的记载出现错误的情况的。那么编修族谱时,如何记录失考的族人?今天就让族谱网小编来说一说。图源自网络修谱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不论是老谱还是刚开始编修的新族谱,都是有可能会遇到这种情况的,以前可能是修谱的负责人遇到不知晓族人名字的时候,就会用”讳名“两字,要么就是用”失考“,还有的就干脆不空着,这就导致之后修谱的人,直接按照字派给自己的先祖造一个名字,当然这种情况在开堂先祖上面是比较常见的。那么修谱时,如何正确记录这些不知道已故的族人的名字呢?图源自网络上面其实也有讲到,其实就是”讳名“,”失考“以及重新取名。”讳名“是老的族谱中最常见的,这个词一般就是用在开宗先祖前几代人。一般人在看到族谱上出现这个词的时候,就要清楚知道这个人的名字是被遗忘了,所以才...
族谱知识 | 2022-03-22 -
续修家谱时,能否将谱中的繁体字改成简体字?
如今我们对于家谱的认识是比较深刻的,导致现在很多人都开始进行续修家谱,只是在每一次的修家谱过程中,会发现在旧谱中的数据迁移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其中就包括旧谱数据的反复核对,如果有一些比较有争议的地方可能还需要翻找资料进行论证。而在核对完信息内容之后,有些人就会发现其内容的繁体字是可以简化的,那么续修家谱时,能否将谱中的繁体字改成简体字?今天就让族谱网小编来讲一讲。图源自网络老旧的家谱,其繁体字是随处可见的,而当初的繁体字比较普及的原因,还是因为以前修谱的人大多数是老一辈的人,是比较习惯使用繁体字,并且对于族谱校对时,文字使用的正确与否,是不确定的,所以就更不敢随意更改家谱中所使用的字体了。那么现如今我们对于旧谱中的繁体字应该如何处理呢?1、保留原样就是保留原先老谱中的繁体字,而这个繁体字保留是指在推行简体字之前已经去世却还在老谱中的人名,而推行简体字后仍在世的族人就可以采用简体字,一本家谱中...
族谱知识 | 2022-03-16 -
寻根修谱10个人有9个会犯的错误!家谱到底多久修一次,你知道吗?
前几月有这么一则新闻:一位山东济宁的网友发布了一段视频。视频中,男方一致提议要将女友姓名写上族谱,许多网友们在评论区争论不已。原来,男女双方刚订婚,而今年又正好是男方家修族谱的日子。男方一家人都非常热情,想把这位新成员纳入谱中。女生感动之余,还在视频中向大家介绍:男方家是二十年一修,感觉到被认可。关于修谱时女性该不该入谱的问题,这个倒不必在意,新中国成立后女性地位得到了重视和提高,现如今女儿和儿子一样可以入族谱,也有人会将女婿一并写入族谱。阿族注意到的是另一个问题:“男方家的族谱是二十年一修”。族谱到底该多少年一修呢?在很多地区,修族谱的体例、内容排序、记载跨度等都有固定习惯。而修谱的频率,基本上也是遵照传统的“30年一修”,那么到底这位网友家的修谱时间合理吗?为什么和传统的不一样呢?我们一条条说。01首先,为什么家谱要定期续修呢?这个大家应该都能想得到,最直接的就是新成员出生,以及老人的...
族谱知识 | 2022-03-15 -
寻根查谱的基本术语你了解吗?千万不要半懂不懂耽误事!
在追寻族谱,求本溯源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遇到谱牒记载格式不同,排版不同,记录重点不同的情况。有很多朋友在面对不熟悉的谱牒时,就一头雾水,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只要弄清那些基本术语(组成部分)的意思,族谱的核心内容还是容易理解的。用图表形式反映家族成员的血缘关系,世系表能使全族男子的名讳、字号、生卒年月、葬地、配偶姓氏及生卒年月,以及生几子几女、子何名、女适何地何姓等成线性排列,简单明了。目前较为普遍的形式包括欧式、苏式、宝塔式和牒记式四种。谱名和谱名排序是在修谱时就已经确定的。注意了,这个谱名不是指族谱的名字,而是指族人被记录在族谱上用的名字。好比李修缘和道济都是指同一个人,前者是俗名,后者是法号。而谱名有固定顺序,可以是一首诗,或者是美好祝愿的押韵的话。中国古代社会能维持几千年的稳定,依靠的就是若干个家庭,按血缘关系排列成的超稳定分子结构。这种分子被称作“家族”。而家谱就是家族史的载体。《宗...
族谱知识 | 2022-03-11 -
修谱人必须知道的修谱知识点,你知道哪些?
家谱与地方志、正史的地位相当,如三足之鼎一样支撑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家谱主体上是一个家族的浓缩,一个细致化的家族发展纲要,但在这些繁复的枝节当中更是能够琢磨出大量有关人口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民族学、教育学、人物传记以及地方史的资料。图源网络家谱无论是对家族还是对社会,乃至对绵延的历史都具有重要的记录和影响的作用,修谱的工作是家谱的一次次开端,如史官记录历史一般重大。因此,修谱人必须尽可能多得了解修谱的知识点,小谱为你打开一个修谱的世界。家谱修谱第一需求就是了解家谱的重要概念。家谱以父系家族发展为主要对象,通过记载家族大事、成员繁衍、人物事迹等内容,起到传播家族文化、记录世系血缘、教导宗亲子孙等的作用。修谱一般是三四十年即重修一次,往往是一修再修甚至多次重修。大宗小宗家谱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家族世系表,主要是记录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辈分等。古代宗法规定,同一始祖的嫡系长房继承系统为大宗...
族谱知识 | 2022-03-11 -
编写家谱的基本知识,你知道谱牒、玉牒,世家,世本吗?
近些年,有很多人开始修编新家谱,而这些修家谱的人来说,这种编谱的精神是可嘉的,但是因为一些条件上的差别,文化底蕴不一样,所以现在有很多人对于谱牒历史和相关知识的了解并不全面,如此下来,其运用效果就有一定差别了,那么编写家谱的基本知识,你知道谱牒、玉牒,世家,世本吗?今天就让族谱网小编来讲一讲。图源自网络谱牒是古代记述氏族世系的书籍,是伴随着家族制度而来的记录家族血缘关系的文献。而要产生谱牒的方式,一定是要有两个前提的,前提一:家族制度已经形成,需要谱牒来记录其内部的血缘关系;前提二,是文字已经产生,并且有了简单的书写工具,这样才能形成一种文献。也正是因为这样,最原始的口述家谱,结绳家谱这种都不是谱牒。而谱牒最早是从商周时期开始产生和发展的。谱牒这一词,最早是在先秦时代出现的,在《史记》中记载着:“维三代尚矣,年纪不可考,盖取之谱牒旧闻。”也就说明汉朝以前就有谱牒了。不过早期的谱牒是专门记录...
族谱知识 | 2022-03-10 -
如何供奉宗谱?有哪些仪式?你知道吗?
家谱世代传承,记载着整个家族自开始到现在的家族迁徙、人物事迹,往往由家族长辈或者名人编纂,记录着家族的重大事迹以及对社会、对家族的重大影响,是家族后辈发展的重要典范。那你知道如何供奉宗谱吗?又有哪些仪式呢?跟着小谱一起来看看吧。
族谱知识 | 2022-03-09 -
为什么南方的宗族比北方多?你知道吗?
中国自古以来就发展了宗族文化,在历史中不断衍生,形成了宗祠、族谱等宗族文化的具体体现。在中国总体的宗族社会中,南方的宗族观念是强于北方的。在南方有建造宗祠耳朵习俗,祠堂是宗族的信仰,一般族中大事都是在宗祠中完成的。那你知道为什么南方的宗族比北方多吗?小谱为你解答。
族谱知识 | 2022-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