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清明

清明

(节气)

清明,是华人四大节日之一、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同时清明也是春季的第五个节气。时至清明,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进入了春季,北方干燥少雨,南方湿润多雨。在天文上太阳到达黄经15°,便为清明。清明时,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另《岁时百问》是这样解释的:“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在这一天也是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也称踏青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这不光是一个人们祭祖扫墓,怀念先人的日子,此外也是人们亲近大自然、外出踏青游玩、感受春天美好的节日,此外清明节从祭拜的角度来说也是一年中较为重大的春祭节日,缅怀祖先及扫墓祭祀是自古以来的传统,是与与春节、端午、中秋相关的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清明简介资料
三月节、祭祖节、踏青节、行清节
礼敬祖先,亲近自然
公历4月5日前后,斗指乙,太阳黄经15°
踏青郊游、扫墓祭祖
干支历法、原始信仰、祭祀文化
祭祖金猪、鲜果茶点、清明团
清明相关文献
清明戴
清明戴,古密州清明节时,人们都喜欢用新发的柳枝编顶帽子戴在头上,而且在柳枝帽子上还要缠上
查看全文
清明
简介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斗指乙;太阳黄经为15°;于公历4月04-06日交节。《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典籍记载《淮南子·天文训》:“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文中的“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岁时百问》:“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桐始华。桐,木名。有三种:华而不实者曰白桐,《尔雅》所谓荣桐木是也;皮青而结实者曰梧桐,一曰青桐,《淮南子》曰梧桐断角是也;生于山冈、子大而有油者曰油桐,毛诗所谓梧桐不生山冈者是也。今始华者,乃白桐耳。田鼠化为鴽【音如】。按《尔雅》注曰:鼫鼠,形大如鼠,头似兔,尾有毛,青黄色,好在田中食粟豆,谓之田鼠。《本草》《素问》曰:鴽,鹑也,似鸽而小。《尔雅·释鸟》:鴽,鴾母。郭注:{酓鸟}也,青州人呼为鴾母。鲍氏曰:鼠,阴类;鴽,阳类;阳气盛故化为鴽,盖阴为阳所化...
查看全文
清明
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查看全文
清明
清明 杜牧,唐代,清明节,写雨,写人,行路,早教古诗100首,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查看全文
清明节吃清明饼的由来
??清明饼是浙江,江苏等江南地区的汉族传统小吃,是清明节的食俗。清明饼也被称作清明团子、棉菜饼、清明果、青团子等。那么,为什么要吃清明饼呢? ??清明饼的来历一: ??传说有一年清明节,太平天国李秀成得力大将陈太平被清兵追捕,附近耕田的一位农民上前帮忙,将陈太平化装成农民模样,与自己一起耕地。回家后,那位农民在思索带什么东西给陈太平吃时,一脚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1.王氏家谱王清明后裔, 1, 1644–2008
收藏者: 浙江省金华市金华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浏览:100
1.重庆巴南二圣黄氏清明会谱, 1, 1600-2008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浏览:100
1.重庆巴南二圣黄氏清明会谱, 1, 1600-2008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浏览:100
11.梁溪魏氏宗谱, 11, 卷9下, 芦村桥分清明桥支 瀛之 文栋 34世廷贵 36世汉章公起, 2009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亲睦堂, 2009年. 20册: 插图, 人像, 世系表. 远祖(1世): (唐) 魏征,字符成. 虹桥始迁祖(18世): (宋) 魏胜,字彦威,谥忠宪. 胜公下支祖(19世): (宋) 魏郊,字宣一(迁镇江府丹徙县大港(江)) ; 魏昌,字肇锡(迁居锡邑(旧名为梁溪)虹桥) ; 魏思达,字谦如(24世, 昌公之后, 赘居玉祁西黄巷). 注: 此谱主要为昌公后裔世系. 注: 此谱以简化字体书写. 散居地: 江苏省无锡县, 及丹徙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 魏氏宗谱.
浏览:100
明氏宗谱 [14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日月堂, 民国35[1946]修. 13册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督修明学圣,字达仙 ; 纂修明家言,字德馨. 注: 此谱为安麻二县世系合谱, 以分修合载为主,始祖各遵老谱祀之. 受姓祖: 谯明, 为燧人氏. 兴国祖 : (唐) 明冤公,字于道. 安邑祖(1世) : (元明之际) 明开一. 原籍江西南昌县, 迁居黄安. 生子一 : 明道聪. 开一公派下房祖(3世) : 明玄礼(大房,居李家畈) ; 明玄德(中房,居大屋塆西首) ; 明玄元(细房,居大屋塆东首). 麻城祖(1世) : (元明之际) 明万镒. 避乱自江西吉安府吉水县贡家巷瓦屑坝迁居麻城. 万镒公下派祖(2世) : 明达英 ; 明达可 ; 明达宗(居安邑). 派行 : (1-16世) 万达有世德系大贝道之士 金木水火土 ; (17-32世) : 天尚文学 家国其昌 建功崇善 永锡宏光. 安邑旧派 : 应国承天佑 辉光绪继东 克家延世泽 修德发洪宗. 联宗新派(24世起) : 立志敦忠厚 存心作孝贤 安邦思定远 隆运庆相传.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安县, 及麻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书名页题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1315.明氏宗谱 十四卷 , 7, 1370-1946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日月堂, 民国35[1946]修. 13册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督修明学圣,字达仙 ; 纂修明家言,字德馨. 注: 此谱为安麻二县世系合谱, 以分修合载为主,始祖各遵老谱祀之. 受姓祖: 谯明, 为燧人氏. 兴国祖 : (唐) 明冤公,字于道. 安邑祖(1世) : (元明之际) 明开一. 原籍江西南昌县, 迁居黄安. 生子一 : 明道聪. 开一公派下房祖(3世) : 明玄礼(大房,居李家畈) ; 明玄德(中房,居大屋塆西首) ; 明玄元(细房,居大屋塆东首). 麻城祖(1世) : (元明之际) 明万镒. 避乱自江西吉安府吉水县贡家巷瓦屑坝迁居麻城. 万镒公下派祖(2世) : 明达英 ; 明达可 ; 明达宗(居安邑). 派行 : (1-16世) 万达有世 德系大贝 道之士 金木水火土 (17-32世) 天尚文学 家国其昌 建功崇善 永锡宏光. 安邑旧派 : 应国承天佑 辉光绪继东 克家延世泽 修德发洪宗. 联宗新派(24世起) : 立志敦忠厚 存心作孝贤 安邦思定远 隆运庆相传.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安县, 及麻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书名页题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清明导读知识
清明节是农历几月几日
清明节是农历几月几日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其每年公历的4月4日-6日之间,并没有什么准确的农历时间,像是2023年的清明节的农历时间是闰二月十五。清明节,又被称为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清明节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的节日,同时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的节日。因为清明节刚好是仲春与暮春之交,生气旺盛,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节。清明祭祖节期很长,有清明前10日后8日及清明前后各10日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祭祖节期内。清明节在历史发展中,它融合了流行于北方地区的寒食节禁火、冷食的习俗,也就是寒食节,寒食节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上坟祭扫、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根据《后汉书》的记载,最初的寒食节时间是比较长的,最长的有105天,最短的也有1个月;除此之外,清明节还融合了另外一个节日,那就是上巳节,俗称三月三,上巳节的风俗主要是郊外游春、春浴、祓禊(临河洗浴,以祈福消灾)等。清明节历史虽然悠久,但是在全国范围内盛行扫墓假期是在唐宋之后,根据记载,在唐代的时候,因为官吏要回乡扫墓,在路上可能会耽误守职的事情,所以唐玄宗就下令颁布政令解决假期的问题,最初寒食节、清明节放假四天,后来变为五天,之后又延长至七天。宋代的寒食节、清明节放假时间也是七天。
浏览量:1508次
清明节的来历和风俗
清明节的来历和风俗
清明节不仅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还是一个重要的祭祀节日,中华民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朝。作为一个集节气和节日于一身的传统佳节,清明节还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传周朝的天文学家曾用“土圭”测日影法,确定了二十四节气,清明也就是其中之一。后来,晋文公重耳为了纪念忠臣介子推,将清明前的第三天定为寒食节。由于清明与寒食节相隔很近,所以清明逐渐融入了寒食祭祖的习俗。到了唐朝,唐玄宗直接将清明和寒食节打包定为国家法定假日。后来清明节逐渐吸取上巳节踏青的习俗,逐渐由一个单纯的农业节气上升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节日。
浏览量:1602次
介子推与重耳
介子推与重耳
介子推重耳的故事出自《左传》。主要内容是: 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途中饿晕,臣介子推割下大腿的肉给他吃,重耳很是感慨,表示将来即位后一定重加封赏介子推。后来公子重耳成为晋文公,封赏忠臣忘了介子推。当重耳想起时,介子推却不愿再做官,背着母亲隐居在绵山。 重耳就放火烧山逼他出山,但大火烧了3天始终不见人出来,上山寻找发觉他和其母已烧死了。在烧焦的柳树上大仙了有血诗的衣襟“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于是重耳将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次日,重耳登山祭奠,发觉老柳树复活,赐名“清明柳”,并定为清明节,全国禁火,吃干粮冷饭,以祭奠介子推,并勉励自己勤政清明,以纪念介子推,这就是民间广为流传的寒食节的来历。
浏览量:1735次
清明上河图是谁画的
清明上河图是谁画的
《清明上河图》属于国宝级文物,目前存放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图》是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是北宋画家张择端所作,属于北宋风俗画。张择端字正道,又字文友,少时就爱好读书、画画,青年时期到京城汴梁游学。因画艺精湛得徽宗赏识,于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经考试被选入翰林图画院,成为宫廷画家。张择端专工国画中以界笔、直尺画线的技法,用以表现宫室、楼台、屋宇等题材,尤其擅长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他的画自成一家,别具一格。由于宋徽宗注重写生,经常诏令翰林画院的画师外出写生,所以张择端养成了细心观察的习惯,也因此其笔触能深入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中。以《清明上河图》为例,其画作每个人物的动作和神情都生动逼真。关于张择端的记载只有寥寥数笔,后人也并不知张择端具体的人生经历,只知道他后来失位家居,以卖画为生。他存世的作品也只有《清明上河图》《金明池争标图》等。
浏览量:1498次
清明节吃青团的寓意
清明节吃青团的寓意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可以说每个传统的节日都会有其专属的饮食文化,就拿清明节来说,因为清明节包含了寒食节的习俗,所以在清明节的时候一般都会吃冷食,那么清明节吃青团有何寓意?清明节吃青团的习俗来源已久,在古代,清明节讲究三天之内不能动火做饭,所以大家都会准备一些烙饼,包子等等不需要开火的食物,而在江南地区,清明节就会吃青团,这青团是用特有的艾草汁和在面粉里面制作而成的,蒸熟的青团散发着艾草的香气,既好吃又能饱腹,这个习俗就一直流传到了现代。上面也说了清明节与寒食节的习俗一样,而寒食节是古代一种辞旧迎新的过渡仪式,象征着新希望、新生命,所以清明节吃青团有一种“感恩”的意味,体现除了怀念祖先、尊重祖先的情感。其实最开始的青团是作为祭品,只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作为祭品的功能被淡化了,到如今成为了一种传统的小吃,而清明节吃青团也是希望得到祖先的庇佑,不管在事业,生活还是身体上面,都能够变得越来越好。清明节吃青团也寓意着能够全家团圆的意思,因为在青团中的“团”有着团圆的寓意,一般到清明节,全家人就会一起制作青团,,蒸出来的青团非常的香,每人吃上一个都感受到清明节的传统节日风俗氛围。当然了清明节除了吃青团这个习俗外,其实还有其他的饮食习俗,比如吃馓子、采食螺蛳食鸡蛋、蛋糕、夹心饼、清明粽、清明粿、馍糍、清明粑、干粥等等。
浏览量:154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