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为何不是金陵女?
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为何不是金陵女?,这个题目本意是金陵十二钗为何不“全”是金陵女,按照张爱玲的考证,似乎黛玉、宝
历史文化 | 2016-10-23 -
《红楼梦》晴雯病补雀金裘的故事简介
《红楼梦》晴雯病补雀金裘的故事简介,之前一直简单的认为,曹雪芹在第五十二回那么详细的描写晴雯带病缝补孔雀裘的事情
历史文化 | 2016-10-23 -
红楼梦抱琴是谁的丫鬟?抱琴生平简介
红楼梦抱琴是谁的丫鬟?抱琴生平简介,抱琴是贾门大姐大贾元春的丫头,她是随元春进宫的唯一有名字的侍女。贾元春比另三
历史文化 | 2016-10-23 -
江左、陇右等36个地理常识 都知道指哪儿吗?
1【中国】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但在古代文献中它是一个多义性的词组。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多用来泛指中原地区。如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司马光《赤壁之战》:“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2【中华】上古时期华夏族居四方之中的黄河流域一带,故称“中华”,后常用来泛指中原地区。如《三国志》:“其地东接中华,西通西域。”今已成为中国的别称。3【九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州名分别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后成为中国的别称。陆游诗云:“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过秦论》“序八州而朝同列”,秦居雍州,加上八州即九州。4【赤县】古人把中国称作“赤县神州”。毛泽东词《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长夜难明赤县天。”辛弃疾词《南乡子》:“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5【中原】又称中土、中州。狭义的中原指...
历史文化 | 2016-10-23 -
金陵十二钗判词详解:《红楼梦》中最神秘的预言
1.正册判词之钗黛画: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解析:林黛玉与薛宝钗,一个是寄人篱下的孤女,一个是皇家大商人的千金;一个天真率直,一个城府极深;一个孤立无援,一个有多方支持;一个作判逆者知己,一个为卫道而说教。脂砚斋曾有过“钗黛合一”说,确切的解说如何,可以研究;但无疑不是否定林薛二人的差别或对立。作者将她俩在一首诗中并提,除了因为她们在小说中的地位相当外,至少还可以通过贾宝玉对她们的不同的态度的比较,以显示钗黛的命运遭遇虽则不同,其结果却都是一场悲剧。2.正册判词之元春画:一张弓,弓上挂着香橼。判词: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解析:贾府在四大家族中居于首位,是因为它财富最多,权势最大,而这又因为它有确保这种显贵地位的大靠山---贾元春。世代勋臣的贾府,因为她而又成了皇亲...
历史文化 | 2016-10-23 -
说文解字:妻妾在古代为何被称为“家累”?
说文解字:妻妾在古代为何被称为“家累”?,“累”的“妻妾”义不是来源于“累赘”“包袱”义,也不是来源于“疲劳”义,而是
历史文化 | 2016-10-23 -
红楼梦中丫鬟司棋与潘又安的爱情悲剧
红楼梦中丫鬟司棋与潘又安的爱情悲剧,司棋是贾府二小姐迎春房里的大丫鬟,她的主人老实、懦弱,人称“二木头”,而有其
历史文化 | 2016-10-23 -
红楼梦贾母生平简介 宁荣二府中最高的家长贾母
贾母,又称史太君,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主要角色之一,娘家姓史,也是四大家族之一。贾母是贾府的最高权位者。她是贾宝玉的祖母,也是林黛玉的外祖母,史湘云是其娘家兄弟的孙女。贾母福寿双全,享尽了人间的荣华富贵。她有满堂的儿子、媳妇、孙子、孙女、重孙女、重孙媳妇孝敬她;有数不完认不清的丫环、婆子、小厮服侍她。特别是掌家的孙媳妇王熙凤千方百计地孝顺她、迎合她,使贾母尽情享乐。贾母的八十寿辰,正日子是八月初三,从七月二十八就开始在荣、宁两府齐开筵宴,直到八月初五,整整七日。热闹豪华,非往日家庆活动所比,显示了这位太夫人的尊荣。贾母是一个诗礼簪缨之族的贵夫人。她见多识广,很有修养。她初嫁到贾府时,正是荣国府的鼎盛之时,曾躬逢几次金陵接驾的盛典。她一直是荣府家政的主持人,直到年纪大了,才渐渐地不管事,交给了王夫人、王熙凤。元宵节,贾母点戏,一出《寻梦》、一出《下书》,吩咐只用箫和笙笛。同是贵夫人的薛...
历史文化 | 2016-10-23 -
红楼梦中的贾母和刘姥姥为何这么长寿?
红楼梦中的贾母和刘姥姥为何这么长寿?,贾母被荣宁二府里上上下下尊称为“老太太”,只有凤姐称她为“老祖宗”,刘姥姥称
历史文化 | 2016-10-23 -
细说《西游记》菩萨:佛祖也为属下报私仇
导读:在《西游记》第三十九回中,说唐僧团队一路西行到了乌鸡国。唐僧于梦中得知现在的乌鸡国国王原来是个山寨的。那个真的呢,早就在三年前被这个假的给谋杀了。真国王的魂魄着急了,便给唐僧托梦,请求帮他铲除妖魔报仇雪恨。唐僧是将信将疑呀。他以为,如果情况属实的话,团队就又该摊上事儿喽。当然啦,他的属下当中能降魔除怪的,非孙悟空莫属啊。团队西行的几年以来,老孙经常与妖怪打交道,虽然他觉得很累很辛苦,但与此同时,这也让他感到很充实,生活特有奔头。这不,大清早起来,唐僧就把悟空哥几个召集在一起,开了个会,将其梦境叙说一遍。大家一致认为,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结果呢,经过隐秘调查,还确有其事。于是乎,老孙的精气神儿又来了。在一番激烈地比拼之后,他终于制服了那个妖怪。可正当老孙要处决他的时候呢,文殊菩萨来了还厉声喊道:“悟空,且休下手。”嚯,气儿还真粗!这一路之上,师徒四人险象环生,经历的事儿太多,太多
历史文化 | 2016-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