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齐桓公制定国际法 小老婆不能占据正妻地位

2016-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70
转发:0
评论:0
齐桓公制定国际法小老婆不能占据正妻地位,管仲和齐桓公曾有一箭之仇。最初,齐桓公要拜鲍叔牙为相,但鲍叔牙坚辞不受,因为

  管仲和齐桓公曾有一箭之仇。最初,齐桓公要拜鲍叔牙为相,但鲍叔牙坚辞不受,因为他深知曾经辅佐公子纠的管仲拥有治理国家的难得才干,在国家戡乱图强之际,只有管仲这样的治国奇才,才能帮助齐桓公匡扶天下。在鲍叔牙的力荐之下,齐桓公放下了一箭之仇的私怨,不仅没有杀害管仲,反而拜其为相。

  管仲是齐国称霸策略的制定者,他的这些施政措施主要记载在《国语 • 齐语》里。他的主要政策:

  一是士农工商四民各安其处、各司其职,世代相承,避免发生混乱;

齐桓公

网络配图

  二是寄军令于内政,就是将齐国人组织起来编成军队,平时耕作,到了战争的时候,集结起来。因为大家平时都在一起操练,比较熟悉,所以在战争的时候容易协调,作战力比较强,这就是寄军令于内政。总的来说是富国强兵、安定内政。

  在周天子王权孱弱不堪的同时,齐国国力却迅速增强,齐桓公的雄心壮志也随着国力的强盛而渐渐显现出来,他在等待一个时机,一个让他成为天下共主的时机。

  公元前663 年,在北方山戎部落的强大攻势下,燕国根本无法抵抗,正面临被灭国的危险。如果在西周,周王室会发号施令,迅速召集其他诸侯国的军队,形成合力,一起保护受到威胁的诸侯国。然而此时,周王室早已没有了号令天下的能力。因无法在周天子那里寻找到庇护,燕国把目光转向了齐国。这是燕国在生死存亡间的希望,对于齐桓公来说,此前一直等待的称霸诸侯的机会终于来临了。

  此时已是齐桓公即位十二年后,齐国已经成为国富民强的东方大国。齐相管仲献策齐桓公:“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暱,不可弃也。”

  齐桓公亲自率军北上救燕,齐军风驰电掣,将山戎击溃,燕国不仅避免了亡国之辱,而且还由此增加了方圆五百里的国土面积。

齐桓公

网络配图

  前有出兵相救,后有分沟礼燕,各国诸侯听说齐桓公大德,都心悦诚服。

  在当时中原诸国困扰于戎狄之祸的形势下,齐桓公祭起了攘夷的大旗,同时修礼于诸侯,礼敬周王室,走上了经由尊王攘夷而实现霸业的道路。

  齐国救助燕国的两年之后,也就是公元前 661年,北方戎狄再度出兵进犯,邢国告急,紧接着,卫国告急。此时,齐桓公再次挺身而出,出兵解救危难,并为两国重建家园,史称“邢迁如归”“卫国忘亡”。就是在这一系列的“国际事件”中,齐桓公的威望越来越高。而他还将担负更大的责任,面对更大的挑战。

  在齐国的重压之下,也在尊崇周王室的大义之下,最终,齐桓公不战而屈人之兵,楚国低头认错,双方定立了召陵之盟。这次盟约,有效地阻遏了楚国觊觎中原的野心。

  事实上,齐楚两国最终没有兵戎相见,这是因为两国都没有绝对的把握打败对方。但齐桓公受各诸侯国所托,率兵“攘夷”,而且手执“尊王”的道义大旗,楚国未战先输。

齐桓公

网络配图

  在稳定诸侯的同时,齐桓公还致力于匡扶王室。当时周惠王因为宠爱少子带,有废太子之意。在惠王太子郑的请求下,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宣告了诸侯对太子的支持。周惠王死后,齐桓公又主持了洮之盟,奉太子郑即位,是为周襄王。至此,齐桓公取得了周王室和诸侯两方面的认可。他已经成为大家心目中的霸主。

  公元前 651 年,齐国与鲁、宋、卫、郑、许、曹诸国在葵丘举行会盟,这是春秋时代第一次有超过四个诸侯国参加的诸侯会盟。周襄王也派人参加,这表明周王室已经公开承认了齐桓公成为实际上的天下共主。齐桓公成为春秋时代的第一位霸主,从此,春秋霸主政治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齐桓公制定的雷人国际法小老婆不能占据大老婆的地位
管仲和齐桓公曾有一箭之仇。最初,齐桓公要拜鲍叔牙为相,但鲍叔牙坚辞不受,因为他深知曾经辅佐公子纠的管仲拥有治理国家的难得才干,在国家戡乱图强之际,只有管仲这样的治国奇才,才能帮助齐桓公匡扶天下。在鲍叔牙的力荐之下,齐桓公放下了一箭之仇的私怨,不仅没有杀害管仲,反而拜其为相。(图)汉画像砖上的齐桓公与管仲管仲是齐国称霸策略的制定者,他的这些施政措施主要记载在《国语•齐语》里。他的主要政策:一是士农工商四民各安其处、各司其职,世代相承,避免发生混乱;二是寄军令于内政,就是将齐国人组织起来编成军队,平时耕作,到了战争的时候,集结起来。因为大家平时都在一起操练,比较熟悉,所以在战争的时候容易协调,作战力比较强,这就是寄军令于内政。总的来说是富国强兵、安定内政。在周天子王权孱弱不堪的同时,齐国国力却迅速增强,齐桓公的雄心壮志也随着国力的强盛而渐渐显现出来,他在等待一个时机,一个让他成为天下共主的时机...
· 古代中国男性何时占据社会主导地位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这是《论语》中的孔子语录。当然,性别歧视之风并非由孔子开启,将性别歧视体现得淋漓尽致的男权制也并非由孔子制定。不过,男性在社会中开始占据主导地位的具体时间和原因,或许能在他们祖先的遗骨中找到。近期,科学家在研究中国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的175具遗骸时发现,这些遗骨中的结缔组织及胶原,能为上述问题提供一定线索。这些蛋白质中的一种碳元素标记,有助于推断死者生前食用的谷物类型,而其中的一种碳元素标记则与饮食中肉类所占的比例相关。相关研究发表在今年1月的《美国科学院院刊》上。遗骨中的化学物质显示,在始于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男性与女性的饮食结构类似。当时农业兴起,两性皆食用肉类和谷类。“农耕早期,女性在粮食生产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男女的饮食类似,社会地位也大体相当。”纽约市立大学皇后学院的考古学家、这项研究的负责人凯特·佩琴金娜指出。男性与...
· 古代中国男性何时占据社会主导地位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这是《论语》中的孔子语录。当然,性别歧视之风并非由孔子开启,将性别歧视体现得淋漓尽致的男权制也并非由孔子制定。不过,男性在社会中开始占据主导地位的具体时间和原因,或许能在他们祖先的遗骨中找到。近期,科学家在研究中国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的175具遗骸时发现,这些遗骨中的结缔组织及胶原,能为上述问题提供一定线索。这些蛋白质中的一种碳元素标记,有助于推断死者生前食用的谷物类型,而其中的一种碳元素标记则与饮食中肉类所占的比例相关。相关研究发表在今年1月的《美国科学院院刊》上。遗骨中的化学物质显示,在始于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男性与女性的饮食结构类似。当时农业兴起,两性皆食用肉类和谷类。“农耕早期,女性在粮食生产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男女的饮食类似,社会地位也大体相当。”纽约市立大学皇后学院的考古学家、这项研究的负责人凯特·佩琴金娜指出。男性与...
· 常设国际法院
常设国际法院法官参考文献参见国际联盟联合国国际法院常设仲裁法院
· 看看古代男子是如何称呼小老婆的?古代妾的地位
古人是如何称呼小老婆的?中国最早的小老婆,可能来自两个地位悬殊的族群。一个是无法把自己当人看的犯了罪的女奴。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女子有罪者为人妾。”即完全的泄欲工具。另一个则比较尊贵,朱熹在集注里提到的“归妹”,指的是殷商或更早时期贵族之间出现的媵婚制,姐姐出嫁,妹妹或其他近亲女眷媵陪。除姐姐是正妻外,其他女性都属于小老婆范畴。大家所熟知的娥皇女英嫁舜的传说,如今难以考证是否分了大小,但肯定是媵婚的源头。媵婚制,在春秋时期仍盛行,如《左传》、《公羊传》等书均有记载。奇怪的是,到了战国以后,媵婚在文字记载中却销声匿迹了。咱们且不去探究其中的原因,单说小老婆的称谓变迁,或能找到一些有趣的文化观念及习俗。最通俗的称呼正妻以外的小老婆,古人一般将她们统称为妾。妾这种称呼,多见于书面文字,历史最久远,也最为人知,其普及程度堪比今天的“二奶”.需要说明的是,在古人的日常口语中,对于小老婆,往往并...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