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尔温
生平第三纪元241年出生的阿尔温是艾尔隆德王的独生女,瑞文戴尔的暮星公主,有两个哥哥-伊莱丹和伊罗何,母亲凯勒布理安因为受伤而乘船离开了中土大陆。阿尔温长期居住在母亲的故乡-黄金森林罗斯洛立安里,和母系家族的族人在一起;当她回到父亲所在的瑞文戴尔时,在森林中初次和阿拉贡相遇,但后来亚拉冈因自身使命压抑了对她的情感。阿尔温再度遇见亚拉冈是在黄金森林罗斯洛立安,亚拉冈历经冒险和磨难之后前往此地静养,两人在此相恋且互许终身。也因为和人皇相爱而放弃精灵长生不死的生命,选择留在中土大陆。在亚拉冈逝世后离开刚铎前往黄金森林罗斯洛立安,最后于瑟林‧安罗斯的山丘上安息。戏剧角色丽芙·泰勒在由彼得·杰克森执导的电影《魔戒》中饰演阿尔温。在电影的改编情节里,阿尔温的出现和所负的责任明显比原著小说里还多,小说是在附录里才说明了比较详细的阿尔温和亚拉冈的故事。而人皇和精灵皇后的最终结局,在小说附录里有说明,而在电...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山本勘助
甲阳军鉴所记载的经历浪人时代山本勘助出生于西三河贺茂,原名山本源助,父亲山本藤七郎光幸,及异母兄弟山本带刀左卫门成行,为三河牛久保城主牧野氏(牧野成胜,牧野成定,牧野康成)的家老,十五岁时被同为牧野氏家老的大林勘左卫门贞次收为嫡养子,改名为大林勘助贞幸,贞次嫡子大林贞则出生后被废嫡。大约20岁时,勘助周游列国到日本各地修行筑城术、阵法与兵法,足迹走过日本中国地区、四国、九州、关东,之后在京都习得剑法“行流”,但是由于他其中一只眼失明,加上其中一脚不正常,使的勘助出仕大名总是碰壁。出仕武田父亲先后侍奉今川氏及武田氏,三河山本家原籍骏河富士郡,后在父亲或祖父一代转封至三河2,200石。父亲山本光幸在花仓之乱拥立玄广惠探失败后曾作为周游列国的浪人。天文5年(1536年),37岁的勘助想出仕骏河国主今川义元而前往骏河,并投靠浪人家老庵原忠胤,透过重臣朝比奈信置表达仕官的意愿。但由于勘助肤色黝黑、容...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清缅战争
背景缅甸贡榜王朝建立后,凭着其军力,迅速压服中缅边境上的诸多土司。在对原缅属各掸族土司确立统治后,开始派出小股部队配合这些掸族土司的部队向中国管辖的内地土司强制要求征收传统的“花马礼”(即为贡赋钱粮,处于中缅两国边境上的各掸族土司在历史上为谋求自身安全曾向两国都缴纳这贡赋)。这些内地土司有些屈服于缅甸的兵威,有些并不屈服。这些不屈服的土司派人向云南地方官府请求军事支援。但当时乾隆皇帝忙于统一新疆,无暇南顾,因此云南地方官府对此事一直是奉行偏向绥靖的政策。而当乾隆皇帝成功统一新疆后再也不能容忍缅甸的这种侵犯。乾隆皇帝导火线1762年(清乾隆二十七年),因缅甸方面再次向这些内地土司征收贡赋,正式点燃了中缅两国边境冲突的导火线。缅兵入境骚扰1762年(清乾隆二十七年)冬,缅甸木邦的土司率领自己的部队以及贡榜王朝的军队约2000人侵入中国孟定和耿马两内地土司的管辖区域,劫持了孟定的土司,焚烧了耿马...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绵恩
生平乾隆十二年八月十四日辰时生,生母是永璜侧福晋伊尔根觉罗氏,七品官明泰之女。绵恩聪敏恭谨,颇得乾隆帝喜爱。乾隆四十一年,其兄绵德犯事被夺爵,定郡王一职由绵恩补上。乾隆五十八年,进封亲王。道光二年,定亲王逝世,道光帝赐丧银五千两,谥曰“恭”。据军机章京赵翼记载“一日至张三营行宫,上坐较射,皇子皇孙以次射。皇次孙绵恩方八岁,亦以小弓箭一发中的,再发再中。上大喜,谕令再中一矢赏黄马褂。果又中一矢,辄收弓跪而不言。上大笑,趣以黄马褂衣之。仓促间不得小褂,则以大者裹之,抱而去。”由此可知绵恩受赐黄马褂要比诸如绵庆、绵宁等孙辈早得多。绵恩是最早晋封亲王爵位的绵字辈皇孙第一人。据礼亲王昭梿《啸亭续录》记载,定恭亲王绵恩“弱冠即领火器营总统,凡50余年。”嘉庆八年(1803年),皇宫神武门内突发失业差役陈德谋刺嘉庆帝案,绵恩因护驾擒凶有功,赏穿御用补褂,并加封其子奕绍为贝子。皇位继承传说绵恩是“长房长子...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通扬运河
老通扬运河老通扬运河现西起扬州市东郊湾头镇,与里运河相接,东经江都区、泰州市海陵区、姜堰区至海安县与串场河相会,再折向东南,经如皋市至南通市入长江,全长150公里,一说长154公里。为区别于1958年的新通扬运河,故称之为老通扬运河。始建于西汉文景年间(公元前179~前141),由吴王刘濞主持开凿,用以运盐,亦称运盐河、盐河,从扬州湾头经海安到如皋东陈乡的杨家湾止。十世纪初又从此向东南延伸至白蒲镇。白蒲镇南有古横江,为了漕运、盐运需要,在后周世宗显德中(954-958年)通州向西北凿河四十里,隔清水港(即古横江)接通白蒲镇任家渡,后因在公元983-1058年间古横港淤死,南岸与北岸相连。在宋嘉佑中(1056-1063年)静海知县张次元从任口向北开运河接通白蒲。与此同时,淮南江浙荆湖制置发运副使徐的,调兵夫浚治泰州、通州、海安、如皋各漕河,至此该河就形成为从扬州直达通州盐运,漕运干道。经历代...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泰山郡
建置沿革西汉泰山郡,秦代为济北郡之地。汉初,泰山郡之地属齐国支郡济北郡。汉文帝二年(前178年),分齐国置济北国。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济北王将其领地内的泰山附近的土地献给皇帝。武帝以其地置泰山郡,又割济南郡南部数县来属。武帝后元二年(前87年),济北王刘宽自杀,济北国除,其地并入泰山郡。汉成帝绥和元年(前8年),泰山郡治奉高县,属兖州刺史部,领十七县、七侯国:奉高县、博县、茌县、卢县、肥成县、虵丘县、刚县、柴侯国、盖县、梁父县、东平阳县、南武阳县、莱芜县、钜平县、嬴县、牟县、蒙阴县、华县、宁阳侯国、桑丘侯国、富阳侯国、桃山侯国、桃乡侯)、式侯国。另有胡毋、五据、有德三个侯国,建置情形无从考证。汉平帝元始二年(2年),有172816户,726604人。西汉绥和元年,泰山郡领县如下:东汉东汉初,泰山郡为张步所据。汉光武帝建武五年(29年),张步降汉。因人口减少,省并泰山郡之八县(侯国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晋阳宫
历史沿革东魏孝静帝武定三年(545年),权臣高欢开始在晋阳县修筑晋阳宫,并在天龙山开凿石窟,建避暑宫。隋文帝开皇九年(590年),晋王杨广扩建晋阳宫,并在晋阳宫外筑周七里、高四丈的宫墙,初名“宫城”,隋文帝更名为“新城”,以区别于原有的大明城。开皇十六年(596年),杨广又下令建筑仓城,城周八里、高四丈,东城墙与新城西城墙相连。杨广继位后,大业三年(607年)北巡路经晋阳,下诏重建东魏晋阳宫,并设晋阳宫监管理,有正监、副监各一名。晋阳宫作为隋炀帝滥用民力、大肆修建宫室的典型之一以及与唐高祖李渊起兵反隋的一系列事件有关而著名。相关事件隋炀帝大业十三年,李渊拜太原留守,领晋阳宫监,裴寂为副监。李渊二子李世民密谋起兵,怕李渊不答应,暗地里与裴寂商议,裴寂于是在李渊不知情的情况下,安排晋阳宫宫人侍寝。等下次李渊与裴寂饮酒,酒喝的差不多时,裴寂将密谋起兵的事告诉李渊,李渊大惊。裴寂说正是因为私自安排...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澳大利亚君主
历代国王(女王)1代维多利亚女王1901年1月1日-1901年1月22日2代爱德华七世1901年1月22日-1910年5月6日3代乔治五世1910年5月6日-1936年1月20日4代爱德华八世1936年1月20日-1936年12月11日5代乔治六世1936年12月11日-1952年2月6日6代伊丽莎白二世1952年2月6日-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元始天尊
来源“天尊”一词出自佛经,是对“Bhagavat”的翻译,是佛陀的尊称,意即天上世界至尊之神。受到佛陀形象影响,元始天尊有具有人形,历劫救世,广宣教化,辅神众多等几方面的特点。其说经传法的方式与场合、讲说经教的话语模式,以至部分经教内容,都和佛陀相似。由于后来“天尊”一词道教色彩太浓厚,佛教改用“世尊”一词代替“天尊”。有道经记载元始天尊名“乐静信”,是一个奉道者,因修行而成为天尊,此故事来自佛教《六度集经》中须大拿太子,即佛陀前世的故事。元始天尊的原型则是东晋初期出现的神灵元始天王,两者都位于仙境玉京山之上。“元始”表示宇宙中初始之气。在灵宝经中,元始天王变成天始天尊之下传授道经的神灵。在唐代以后,一些道书又把元始天尊和元始天王合二为一。形象元始天尊是道教最高神,在东晋后期的灵宝经中,元始天尊磅礴于天地之间,开天辟地,在天地初开时传授道经,称为“开劫度人”。元始天尊是世界的最高神,宇宙万...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菩提道灯论》
《菩提道灯论》(梵文:Bodhipathapradīpa),又译作《菩提道炬论》,是阿底峡尊者所著,成书于11世纪。阐述佛教修习次第,强调修习佛法要依“三士道”(上士道、中士道、下土道)的修行次第,循序渐进,修法者要“发菩提心”,“严持戒律”,“修习止观”,“福慧双修”,只有在以上显宗阶段圆满修持的基础上才可转入密宗修持而达到“即身成佛”。后来,仲敦巴等人专弘其说,形成藏传佛教噶当派。该论全系颂文,句义简略,阿底峡同格瓦洛锥合作将此论译成藏文,广传西藏,对藏传佛教有深远影响。
人物百科 | 2017-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