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巡抚
沿革正统元年,设立,辖区包括广西全境,后撤销。正统十四年,恢复。天顺元年,罢免。天顺二年,与广东巡抚合并为两广巡抚。天顺六年,自两广巡抚中分离,辖区包括广西全境。成化元年,再次与广东巡抚合并为两广巡抚。成化四年,分离。成化六年,再次合并为两广巡抚。嘉靖四十五年,自两广巡抚分离,此后不变。郭肇基(1649年—1650年)王一品(1650年—1651年)陈维新(1652年—1654年)于时跃(1655年—1661年)屈尽美(1661年—1663年)金光祖(1664年—1670年)马雄镇(1670年—1674年)陈洪明(1674年—1676年)傅宏烈(1677年—1680年)郝浴(1680年—1683年)施天裔(1683年—1686年)范承勋(1686年)王起元(1686年—1699年)彭鹏(1699年—1700年)萧永藻(1700年—1706年)梁世勋(1706年—1711年)陈元龙(1711...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监生
简介明代监生分四类:举监、贡监、荫监、例监。清代监生分四类:恩监、优监、荫监、例监。明代举监,是指参加会试落榜之举人,由翰林院选择入国子监读书者,称“举监生”,事实上是举人,而非普通的生员。贡监,是指以贡生身份入国子监读书者,称为“贡监生”。例监,是指因朝廷有事,财政不足,官员子弟以捐纳“援例报捐”、“捐资入监”,取得监生资格者,称“例监生”,又称附监、增监。荫监,即荫生,以大臣、官员子弟荫入国子监读书者。清代分二类:恩荫、难荫,称“荫监生”。恩荫:满、汉子弟奉敕送监读书,恩诏分别内外文武品级,荫子入监。文官京四品、外三品以上,武官二品以上,俱送一子入监。宗室、觉罗给荫送监者。难荫:三品以上官员,任期满三年,或三司首领、州、县佐贰官,因公务殉难者,荫一子入监者。清代恩监,指由汉军八旗文官学生、算学满、汉肄业生考入国子监,以及大臣官员后裔,由武生、奉祀生、俊秀选入监者,称为“恩监生”。清代优...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女真语
女真语音系银质金代铭牌,上书“gurunnixada-xun”,意为“国家的信任”宋元女真语语音的辅音系统,概有双唇音p、b、m,舌尖擦音s,舌尖塞音t、d,舌尖鼻音n,舌尖边音l,颤音r,舌叶音č、j、š,舌根音k、g、h、ŋ,小舌音q、γ,半元音y、w;元音系统有单元音a、o、u、i、e;二合元音ai、ei、au、ui、ia、ie、io、oi。女真语名词、形容词词缀-n。女真语最初使用女真文,后来这种文字渐渐消亡。元朝之后,女真语中融入了大量蒙古语外来词。女真语名词有10个格,有音节式、辅音式两种复数后缀。辅音元音女真语和满语的关系女真语和满语是一种语言在不同时间的不同称呼。女真语的复数后缀根据其语音形式可以分作两类,一类属于音节式的-sa/-s/-si;一类属于辅音式的-l/-r。与女真语-sa/-s同属一类的有满洲语-sa/-s/-so,-so不见于现存女真大字石刻中。满洲语的-s...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工艺美术运动
工艺美术运动是英国19世纪后期的一场设计运动(1851-1896)。运动引起的导火索是1951年英国为了炫耀工业化生产的成果而举办的一场博览会——“水晶宫”博览会,是英国园艺家约瑟·芬帕克斯顿爵士在1854年所设计,馆内是由玻璃和钢铁建成,堪称一座真正意义的现代建筑。由于所展出的工业产品和建筑粗糙没有审美和艺术气息引起了设计家的强烈反响纷纷抵制,(话说当时还未发生工艺美术运动的实践者17岁的约翰·莫里斯,当他进入水晶宫看到所展示的粗滥毫无美感的工艺品时,万念俱灰,当场放声痛哭��,)因而提出艺术与设计结合推崇手工艺反对机械化的美学思想工艺美术运动首次提出美术与技术结合主张美术家从事设计反对纯工艺反对机械化风格特征:1.强调手工艺,反对机械化生产2.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古典风格提倡哥特式风格和中世纪风格(约翰拉斯金的思想)3.装饰上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的特点...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维多利亚时代
人口维多利亚时期是英国首次人口快速成长时期.当时人口数量从1831年的1390万人快速成长,至1901年已有3250万人.高生育率与高存活率为导致该时期人口快速成长的两个主要因素.英国是第一个经历人口转型与农业工业化的国家.高生育率维多利亚时期的生育率年年持续飚高直至1901年才减缓.有许多原因导致了该时期的高生育率.首先生物学上,因该时期的生活水准提高,可生育之女性的比例因而提高.另外社会学上亦提出观点,在19时期,结婚率上升,并且人们倾向于早婚.该社会倾向直至19世纪末期才减缓.19世纪末期后人们结婚的年龄又开始缓缓上升.该时期人们早婚并频繁结婚的原因尚未能确定.在结婚率提高的情况下,生育率随同结婚率一同上升.20世纪初期生育率的下降主要来自两个变革:避孕方式的多元化,与人们对性行为态度的改变.高存活率英国在19世纪没有任何中重大疫情在英格兰或苏格兰发生,这是长久以来唯一没有瘟疫流行的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李从益
生平明宗有后宫生下儿子,王淑妃作为养母,是为许王李从益。李从益乳母司衣王氏,年轻貌美,见明宗已老,秦王李从荣握兵,想归附李从荣,说:“儿思秦王。”当时李从益已四岁,司衣王氏又数次教李从益自言要求见秦王。明宗派乳母带着李从益往来秦府,司衣王氏遂与李从荣私通,李从荣通过王氏伺察宫中的动静。李从荣已死,司衣王氏口出怨言,说秦王派兵入宫保卫天子,但以谋反被诛。愍帝李从厚知道后,大怒,赐司衣王氏死。石敬瑭兵犯京师,曹太后与废帝李从珂自焚而死,而王太妃与许王李从益及其妹藏在鞠院以免死难。石敬瑭即位为晋高祖,迁都汴京。天福四年(939年)九月癸未,石敬瑭以郇国三千户封唐许王李从益为郇国公,以奉唐朝包括后唐的祭祀,服色、旌旗一依旧制。太常议立庄宗、明宗、愍帝三室,以至德宫为庙;诏立高祖、太宗,为五庙,使李从益岁时主祠。出帝石重贵即位,太妃母子都回洛阳。契丹入侵京师,赵延寿所娶得明宗女儿兴平公主已死,耶律德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呼啸山庄
情节小说的背景是十八世纪英格兰北部的约克郡,来自城市的年轻人洛克伍德租下了沼泽地的画眉田庄,在一次拜访房东希斯克利夫的过程中,发现了隐藏在呼啸山庄里的一段过往:呼啸山庄过去的主人老恩肖(Earnshaw)一次去利物浦办事,带回一个身份不明的吉普赛男孩,将他取名为希斯克利夫(Heathcliff)。这位小男孩夺去了老主人对长子辛德利(Hindley)以及女儿凯瑟琳(Catherine)的宠爱,他逐渐遭到辛德利的怨恨,但与凯瑟琳日久生情。老恩肖死后,辛德利与妻子法兰西丝继承了山庄,为了报复,他把希斯克利夫贬为奴仆,并百般迫害。而凯瑟琳尽管仍深爱希斯克利夫,却为了金钱和地位,嫁给了富有、英俊的画眉田庄主人埃德加·林顿(EdgarLinton),希斯克利夫因而在暴风雨之夜愤而出走。三年后,希斯克利夫再次回到沼泽地,他已成为一位富有的绅士,决定报复迫害他的辛德利,以及夺走他爱人的埃德加。他首先以赌博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京山铁路
前身1881年始建并建成唐山至胥各庄段,即唐胥铁路,1887年唐胥铁路延伸到芦台,继而于1888年展修至天津,1894年唐山至山海关段通车,并改称津榆铁路,因山海关在历史上曾称“榆关”。定名1897年由天津通到北京城外马家堡,1901年经津芦铁路延展至北京正阳门,改称京榆铁路,又称京山铁路。后来京山铁路又延伸至沈阳,并先后使用过京奉铁路、北宁铁路、平奉铁路、京沈铁路等名称。京山铁路途经的廊坊市正是以京山铁路作为地方划界。而河北省唐山市下辖的路南区因为位于此铁路以南,因而得名。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京沈铁路与原南满铁路哈尔滨至沈阳段合并为京哈铁路。受唐山大地震、压煤改线以及京哈客运通道(即今京哈线)贯通里程的影响,京山铁路各段几经易名。其中,北京至天津段与原京沪铁路共线。分拆2007年京山铁路被分拆,北京至南仓段成为京沪铁路的一部分,南仓至天津以及天津至七道桥段为津山铁路的一部...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大和族
民族起源大和民族究竟形成于何时,先人来自于何方,在渺茫的史诗和纷纭的传说中早已不可追寻。现在可以确定的是,早在公元前的某个时间,就开始有人类向日本的持续且不断增长的移民迁徙。公元五世纪大和国统一日本。移民大抵是黄皮肤的黄种人,主要由在日本弥生时代(公元前300年--公元250年)朝鲜半岛的三韩民族、北方汉族以及阿尔泰语系民族与日本列岛本土的绳文人融合而成,自东亚大陆漂洋过海而来的外来移民沿着朝鲜半岛而下,渡过海峡,登上了这个位于东亚尽头、曙光总是第一抹生起却是火山密布的列岛。1979年日本大阪教育大学人类学名誉教授鸟越宪三郎发表新说“日本人的发源地在中国云南省。”1984年2月23日,致力于社会人类文化研究的鸟越宪教授对外宣布:“对被认为是从云南南下的泰国山岳地带(泰国北部)的少数民族进行了实地考察,结果发现了所有婴儿的臀部有胎斑”。鸟越宪教授就这一发现又强调:“日本人在体质上所具有的胎斑...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虞忠
家庭出生江南门阀士族,是虞翻的第五子。名将虞潭的父亲。字世方,会稽余姚(今宁波余姚)人。妻孙氏,为孙权族人。生平官至宜都太守。西晋太康元年(280年)二月庚申,王濬攻克吴国的西陵,俘虏了镇南将军留宪,征南将军成据,当时任宜都太守的虞忠也在其中。晋军攻城时,虞忠坚壁不降,“遂死之”。虞忠之死历史上存争议,一说是自杀,另说城破战败被处死。虞忠亦有伯乐之才,发掘了陆机的文才,称赞他“终皆远致,为着闻之士”。妻子孙氏为孙权族孙女,生公元240年,公元334年卒,享寿九十五岁。《晋书·列女传》有载。参见条目会稽虞氏参考《晋书·虞潭传》《晋书·列女传》《三国志·吴书·虞翻传》
人物百科 | 2017-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