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山文化
历史红山文化(公元前4700~2900)之前是兴隆洼文化(公元前6200~5400)、新乐文化(公元前5300~4800)以及赵宝沟文化(公元前4500~4000),红山文化之后是小河沿文化和夏家店下层文化(公元前2000~1000)。红山文化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距今6500~6000年左右,是红山文化的孕育和形成期;中期距今6000~5500年左右,红山文化进入繁荣期;晚期距今5500~5000年,红山文化进入鼎盛期。其中,公元前3300~前3000年左右的红山文化晚期晚段是一个重要的分界线,辽西地区史前社会的聚落形态、经济形态、埋葬习俗、原始宗教信仰、手工业分化及技术水平、文化交流等诸多方面发生了重大变革,步入了初级文明社会。地理分布红山文化位于东北平原和蒙古高原的衔接地带,分布范围包括辽宁、内蒙古和河北交界的燕山南北及长城地带,主要集中于西辽河上游的潢水和土河的流域,分布面积达2...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净明道
思想南宋净明道创始人为玉隆万寿宫道士周真公,净明道的特点是以道教融会儒、释,倡导三教合一,继承道家关于“道”的学说和“涤除玄览”的理论,吸收儒家的伦理观念和佛教的“普渡众生”之说,将“忠孝”作为修道的重要门径。净明道认为“以本心净明为要,而制行必以忠孝为贵”,才能合乎“中黄八极天心”,达于“无上清虚之境”。发展据传许逊曾仕晋为四川旌阳令,后辞官从兰公、谌母,于是通晓道法,后有道士何真公祈请他救度,得授"度人净明大法",传度弟子五百余人,净明之道于是传行于世。南宋初年,西山何真公聚五百弟子创派,后失传。元朝初年由西山道士刘玉(1257年~1308年)重建,刘玉自称数遇许逊等仙,降授净明道要。又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年)遇西山道士胡惠超,告知“净明大教将兴,当出八百弟子,汝为之师”,刘玉遂“开阐大教,诱诲后学”,弘扬净明道法(《西山隐士玉真刘先生传》)。提倡以老子为宗,忠孝为本,敬天崇道...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忽必烈
生平经历查看完整族谱忽必烈的族谱大蒙古国(蒙古帝国)时期出生与成长成吉思汗十年八月二十八日(1215年9月23日),忽必烈生于漠北草原。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第四子拖雷正妻唆鲁禾帖尼所生的嫡次子(蒙哥是嫡长子,旭烈兀是嫡三子,阿里不哥是嫡四子)。忽必烈长大后,“仁明英睿,事太后至孝,尤善抚下。”忽必烈年少有大志、重视汉地的治理,早在1244年,年轻的宗王忽必烈便招揽了搜罗了各方的文人、儒生、旧臣等,形成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幕僚团受到重用1251年7月1日(农历辛亥年六月十一日),忽必烈长兄蒙哥经忽里台选举成为大蒙古国大汗(于1264年被忽必烈追尊为元宪宗),即位后不久即任命忽必烈负责总领漠南汉地事务。忽必烈在这段时间内任用了大批汉族幕僚和儒士,如刘秉忠、许衡、姚枢、郝经、张文谦、窦默、赵璧等等,并提出了“行汉法”的主张。儒士元好问和张德辉还请求忽必烈接受“儒教大宗师”的称号,忽必烈悦而受之。忽必烈尊...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沩仰宗
慧能离开弘忍后,在岭南地区展开传教活动,其弟子南岳怀让和青原行思则以独特的方式分别在湖南、江西传法,逐渐形成一股强大势力。至唐末五代,南岳一系产生出临济宗、沩仰宗两派,青原一派则分化出曹洞、云门、法眼三宗,合称“禅宗五家”,即“五宗禅”,进入禅宗全面繁荣时期。其中,沩仰宗以沩山灵祐(771-853年)与仰山慧寂(803-887年)二师为宗祖,取沩、仰二字而为宗名。唐元和年间,灵祐住潭州(今湖南长沙)之沩山,宣扬宗风,门人慧寂继之集大成。唐末五代时,本宗颇为繁兴,及宋,渐绝其迹,终至与临济宗合并,其间仅一百五十年。初祖灵祐得法于百丈怀海,住沩山,孤居七年,其后以懒安自百丈处来,学者渐集,常逾千五百人,凌驾黄檗之门庭。弟子慧寂承之,住袁州仰山,大振法道,其下分西塔、南塔二派,西塔传仰山另一师耽源应真之法脉,南塔则正属沩山法系。西塔派始自光穆,传资福如宝,再传吉州贞邃与潭州鹿苑;南塔派始自光涌,...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赵佛祐
参考《靖康稗史笺证》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黄蜂
身体构造黄边胡蜂头部有毒蜂针黄蜂的卵常呈椭圆形,白色,光滑,在每个巢室中有1枚,其基部有一丝质柄固着,直至孵出幼虫。幼虫梭形,白色,无足,体分13节。成虫后头、胸、腹分明,主要器官均明显可见。在幼虫消化道的中肠端部,由围食膜形成一个封闭囊,不与排泄孔相通。排泄物贮在此囊中,于体内呈游离状。蛹为离蛹,黄白色,颜色随龄期而加深,体内已不再有排泄物与囊,等待羽化。羽化成熟后就破茧而出,变成完整的黄蜂了。黄蜂成虫时期的身体外观亦具有昆虫的标准特征,包括头部、胸部、腹部、三对脚和一对触角;同时,它的单眼、复眼与翅膀,也是多数昆虫共有的特征;此外,腹部尾端内隐藏了一支退化的输卵管,即有毒蜂针。体长是14-18mm。发育变态黄蜂属于完全变态的动物,一生经历四个阶段:卵、幼虫、蛹、成虫,每个阶段的身体外观都不同。由卵孵化后的幼虫尾部仍附着于巢穴底,即使窝巢是倒吊的也不至于摔落,并且由工蜂负责喂食,待发育成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杜木兹
在苏美尔史诗文学中“牧人神杜木兹”也是苏美尔文学中系列史诗的主题。但他也出现在一些描述乌鲁克(Uruk)国王的碑牌中,国王列表中显示他的称号是“渔夫杜木兹德”-一个传说在洪水过后的某个时期(介于“牧人神”卢伽尔班达(Lugalbanda)和吉尔伽美什(Gilgamesh)之间)曾进行过统治的独特人物。涉及牧人神杜木兹的神话情节有:因南娜下冥界:因南娜下到冥界后,冥国判官阿努纳奇诸神不准她离开冥界,除非她找到一名与她身份地位相称的替身。因南娜在一群鬼卒的跟随下,返回阳世寻找替身。她先后来到了乌玛(Umma)城和巴德·提比拉(Bad-tibira)城,但她劝阻鬼卒放过了坐在尘土和破布上的二城保护神。然而,当他们来到乌鲁克(Uruk)后,发现牧人神杜木兹德正坐在富丽堂皇的王座上,立马抓住了他,把他带到阴间做了因南娜的替死鬼。杜木兹和盖什提南娜:因南娜将杜木兹作为她的替身交给鬼卒;他们着手将带走他...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明尼苏达州
历史1849年–1858年的明尼苏达州地图。加入美国以前过去居住在今明尼苏达州地区的美国原住民主要是奥吉布瓦人和达科他人。他们主要以游猎和采集为生。但当欧洲人来到这里后并开始开采这里的资源时,这里的生活发生了变化。按当地的传说最早到达明尼苏达州的欧洲人是瑞典和挪威的维京人。他们于14世纪到达这里。这个理论的基础是一块在当地发现的刻有古代欧洲文字的石头,但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它是一块伪造品。有人认为最早的欧洲人居民点位于今天的静水市,但大多数历史学家将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更西部的过去的军事基地上。位于明尼苏达河和密西西比河合流处的史内灵堡是最早的美国在明尼苏达州的军事基地之一。今天它是一处美国古迹。加入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大部分地区是美国从法国手里买来的。明尼苏达州的少部分可能不是这次买卖的一部分,而是过去的西北地区的一部分。1920年代的明尼苏达铁矿业1849年3月3日明尼苏达地区被从爱荷华地区分...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疯女胡安娜
画面描述普拉蒂纳在罗马获得了艺术赞助,并把这幅作品寄回了西班牙。在西班牙,这幅画获得了轰动性的成功,一时间出现了数不清版画复制品。1887年,画家靠这幅画摘得西班牙国家美术馆的荣誉奖牌。1878年和1882年,这幅画分别又在巴黎,维也纳和柏林举办的世博会上获得成功。画家在作品中描绘了胡安娜(卡斯蒂利亚)女王在旷野中为丈夫守灵的情景。画中的女王直挺挺的站着,目光锁定在丈夫的棺椁上,面庞消瘦,双手蜷曲。在她的身边,聚集了许多情态各异的朝臣和侍女。画面的传达出的感情基调是热烈的,而画面展现出的光影效果则让人联想到伦勃朗的作品。然而,这幅画无与伦比的和谐性才是它能够征服无数艺术大师和业余美术爱好者的原因。画中的所有人物形象都和环境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使得这幅凄美作品的整体观感得到了提升。原作的版画保存版参考资料Esteartículocontienematerialdeldiccionarioenc...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罗密欧与朱丽叶(普罗科菲耶夫)
背景这首作品最先是受剧场总监兼研究莎士比亚的学者谢尔盖·拉德洛夫(SergeiRadlov)和剧作家阿德里安·皮尔托夫斯基(AdrianPiotrovsky)所提议而创作的。皮尔托夫斯基当时任职于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他把一些预定角色的资料交给普罗科菲耶夫参考,希望他能为该舞团委约创作一出新的芭蕾舞剧。而负责首演时的指挥家尤利·费耶(YuriFayer)亦在音乐上为普罗科菲耶夫提供了不少意见。然而,当普罗科菲耶夫于翌年完稿,把初稿交给舞团时,却被团内的舞者评为“音乐不可能配合舞步”而拒演。费耶于是建议改由交基诺夫芭蕾舞团(现时改称为马林斯基芭蕾舞团)负责首演。乐曲的故事背景大致与莎士比亚的原著相约,不过最初的版本,普罗科菲耶夫把结局改成为“大团圆”结局,可是就在乐曲写成后的数个月,却发生了“真理报”事件,1936年1月28日起,斯大林以匿名方式在《真理报》社论中发表一系列的文章(包括导火线...
人物百科 | 2017-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