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姓氏从何而来

姓氏知识
关注问题
回答
2021-07-15
1
985
提交答案
1个回答
智代淇
2021-07-15
  一、姓氏源流
  桑(Sāng)姓源出有三:
  1、出自嬴姓,以祖字为氏。 春秋时期 秦国 公族有叫公孙枝,字 子桑。他在 秦穆公时期担任秦国的大夫,他的 后世 子孙以他的字作为 姓氏,称为桑氏。
  2、出自穷桑氏(金天氏),是少昊的 后代,以地名(号)为氏。少昊又称为金天氏。后来因为居住在 穷桑,并且在他居住在穷桑的时候登上了 帝位,所以又号穷桑氏。他的子孙的一部分以他的号作为姓氏,称为穷桑氏,后来简化为桑氏 。
  3、相传, 神农氏娶了桑氏作为自己的妻子,他们的后代于是有以桑为姓的,称做桑氏。
  ★★★得姓始祖:少昊。我国的桑氏,根据考证,是由穷桑氏而来的,十分的源远流长。关于桑氏的 源流,《姓谱》及《 万姓统谱》都有记载:“出自少昊的穷桑氏,子孙以桑为氏。”古代的穷桑,位于现在山东省曲阜的北方,而少昊君临天下之后, 都城就设在曲阜。换言之,桑姓 中国人的老家,是在 黄河下游的山东境地。到了二三 千年前的 春秋战国时期,古老的桑家放族,又加入了另一支庞大的阵容,那就是当时秦国公族 后裔的以桑氏 为姓。当时,秦国公有人改以桑为姓的情形,《 姓苑》记载清楚:“秦穆公,公孙枝字子桑,其孙以王父字为氏。”望族居黎阳郡(今河南省浚县东北)。桑氏后人尊少昊为桑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缺)桑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 百家姓前一百位。桑姓出自嬴姓。 春秋时候,秦国有个 贵族叫作公孙枝,字子桑。他的后代以他的字作为姓氏,称为桑氏,世代相传,形成里今天的桑姓。关于桑姓的 起源还有一个 说法。 远古时候有个地名叫作穷桑(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北),上古五帝之一的少昊是著名的 氏族 部落 首领,他就建都于穷桑,并以地名为姓氏,称为穷桑氏。后来,少昊的后代将姓氏简化为一个桑字,成了桑氏。桑氏的望族居住在河南(今天的河南省洛阳东北)、黎阳(今天的河南省境内)。今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鹤山乡的东皋村、大辛庄、小辛庄、桑家庄以及 桃源村等约有万余桑姓人;山东省肥城市桃源镇屯头村也有数千桑姓人。山东各地的桑姓人均源于宁阳县鹤山乡的东皋村,该村(原名桑家海子)有桑姓人 家庙及 家谱,家谱中讲该桑姓人 明初迁徙于山西 洪洞县。在今河北高碑店市阎家务村有桑氏一族,约400人,据称 祖上来自山东境内。今山东省莱芜市黄庄镇有金水河,东王家庄,南北通香峪,台子村,茄子峪村,桑家庄等村约有数千桑姓人。在古代,桑姓的望族大多出自于河南。(余略)
  三、历史名人
  桑 钦:北魏郦道元所注之《之经》,据说就是他撰写的。他曾从 平陵人涂浑受《 毛诗》,而造诣极深。他还精通《 古文尚书》。
  桑 容:字文耀,常熟人。 明代 画家,著有《 竹窗集》。
  桑弘羊:西汉大臣,政治家,洛阳人。他积极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坚持将冶铁、 煮盐和铸铁收归 管营,充实国家实力;还设立平准、均输机构,控制全国商品,平抑物介,使商贾不得从中获取大利;他还反对屈辱的“和亲” 政策,主张积极抵抗 匈奴贵族的进攻,并曾组织 60万人屯垦,以防匈奴袭击。
  桑维翰:字国侨。 五代 后晋 河南人。开始去参加考 进士,主考官因为厌恶他姓桑而没有录取他。有人于是劝他改姓,他不肯。有人劝他改业,不要读书了,他也不肯。他自己铸造了一方铁砚,发誓说:“要是等到我把铁砚磨破的时候还不能中进士,我酒改业。”他勤学苦练,结果铁砚还没有磨穿的时候他就考中了进士。为 石敬瑭 掌书记,主谋引契丹兵灭 后唐。敬唐建立了后晋 王朝以后,桑维翰 累官 中书侍郎 平章事兼枢密使,接受贿赂积累了巨万财产。后来契丹军队打败后晋以后,原来的后晋 将军 张彦泽想要夺取他的财产,于是派人杀死了桑维翰。终年48岁。
  桑世昌:淮海人, 宋朝时期著名学者,陆游的 亲戚,编辑有 回文类聚, 著作有《兰亭考》。
  桑春荣:清朝刑部尚书,道光进士。职掌 刑部十余年,平反大狱,执法公平,他的名声在当时很大。
  桑调元:字伊佐(1695-1771),一字砎甫,自号独往生、五岳 诗人。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清·雍正四年举顺天 乡试,十一年召试, 钦赐进士,授工部屯田司主事。后 引疾归田,历主九江濂溪、嘉兴鸳湖、滦源 书院讲席。著有《五岳 诗集》二十卷、《 文集》三十卷、《桑礰甫诗集》十四卷、续集二十卷等。
  四、郡望堂号
  1、 郡望
  黎阳郡:黎阳县设置于西汉初期,北魏的时候改黎阳县为黎阳郡。在今天的河南省中部。 2 河南郡:汉高帝的时候设置。在今天的河南省洛阳市一带。
  2、堂号
  枢密堂、淮翼堂:明朝的时候, 桑世杰被封为秦淮翼 元帅,连克镇江以东诸 州县,判行为枢密院事。
  ============================================================
  【桑姓 宗祠通用 对联】
  〖桑姓宗祠 四言通用联〗
  法行平准;
  赋著 扶桑。
  ——佚名撰桑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西汉大臣桑弘羊,洛阳人,出身 商人家庭。 武帝时,官治粟 都尉,领大司农,制定、推行盐铁酒类的 官营专卖,设立平准、均输机构控制全国商品,从富商大贾手中夺回盐铁和贸易的控制权,增加了政府的收入。又积极主张抵抗匈奴贵族的攻扰,反对和亲政策,曾组织六十万人屯垦,以防御匈奴袭击。昭帝幼年即位,他与 霍光、金日殚共同辅政,任 御史大夫。始元年间,召开 盐铁会议,坚持盐铁官营政策。下联说五代时洛阳人桑维翰,字国侨,因 相貌丑陋,又姓桑(古与“丧”同音),考进士时几次被主考官刷下,有人劝他改业,他铸了个铁砚,对人说:“这个砚磨穿了,我就改业!”并写《日出扶桑赋》以表示心志。后唐 同光年间终于中了进士,任石敬瑭的掌书记,又帮他称帝。后晋时,官 集贤殿 大学士、枢密院使等职。
  旌常载绩;
  文阵称雄。
  ——佚名撰桑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桑世杰,与 俞通海等结水寨于巢湖,为宋太祖所抚,后攻江阴石牌寨,没于阵(见上是头《四、郡望堂号·2、堂号》)。下联典指明·桑悦, 成化年间 举人,敢为大言以凌人。
  -----------------------------------------------------------------
  〖桑姓宗祠 六言通用联〗
  矢志磨穿铁砚;
  同居 雍穆闺门。
  ——佚名撰桑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后晋·桑维翰屡试不第,铸铁砚示人曰:“砚穿则改业。”下联典指晋· 桑虞五世同居,闺门雍穆, 时人重之。
  ============================================================
  附录:【桑姓典故、趣事——乾隆桑家留对联】
  清代乾降年间,社会经济逐渐恢复与发展,采矿业、纺织业发展较为迅速。清政府在江宁、南京、苏州、杭州等各地设 织造衙门,派 内务府亲信前往管理。这些派出大臣,依仗朝中有人撑腰,大肆吸吮民脂民膏,贪得无厌,个个敛财巨万。 乾隆皇帝并不声张,为了解民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和贪官污吏们的丑恶嘴脸,先后三次 下江南微服出访。
  乾隆六年(1741年),乾隆第一次下江南微服私访,经洛阳至徐州,到泗洪,过 明光去南京,一路无人认得,一路留下无数 神奇的传说,在过明光时就有乾隆留对联的 传说。
  相传,这日乾隆爷原安排在泗浦古道,又名“江淮中道”去浦口,不知怎的糊里糊涂踏上了古招信至 濠州的 驿道。沿女山湖南岸,一路感叹大自然赋予这片神奇土地瑰丽风光,路经桑大郢(明光市大郢乡)觉得有些口渴,便 到村里讨水喝。刚进村就见 路旁一桑姓人家门前人声鼎沸,门庭若市。乾隆爷是个爱凑热闹的人,就朝人堆处走去。原来这桑家建房正上梁,亲朋好友、左邻右舍纷纷赶来庆贺,前来庆贺之人大都携带礼物。 门前桑家主人身着马褂长衫,笑容可掬迎接前来贺喜的亲友。桑家主人见乾隆爷面生,互相礼罢,乾隆爷主动向主人说明来意,桑家主人生来爱交天下朋友,便客气地请至家中 用茶。乾隆爷也客气地说:“主家不必客气,我喝碗白水便走。”桑家主人道:“哪里话,进了桑家门,就是桑家客,我这备有好茶,客官请品尝。”说着招呼家人为客人沏茶。客堂里还有两位先生,是桑家特意请来写上梁对联的,一副对联,两个先生,他们互相谦让,谁也没 好意思动笔。推让了一会,一位姓汪的先生说是内急先方便一下,那位李先生见汪先生出门,也不好意思留下,找了个借口便离开了。桑家主人跟着出去送两位先生,客堂里就剩下了乾隆爷一人。乾隆爷见文房四宝放在桌上,手有点痒痒。心想:这乡村的先生就是酸劲大,这有什么可谦让的。乾隆爷喝了大半壶茶,见还 没有人来,起身欲走,转念一想,这家主人大方、热情、好客,有文房四宝在此,何不留下一副对联以谢主家的半壶茶,于是提起笔饱墨挥毫写下一联:
  上梁正逢黄道日;
  竖柱巧遇紫微星。
  接着为中梁写下:“乾元亨利贞”五个大字,写完后乾隆爷用茶壶压在联上角。乾隆爷怕露了 身份,便起身出门。门口桑家主人招呼着前来祝贺的亲友,见过路之人茶饱要走,赶忙跑过来说:“因事多,在下没有陪客官,失礼了,请客不如遇客,既遇上了也是有缘,不如留下吃了饭再走。”乾隆爷拱拱手道:“先生客气了,我还赶路,谢了!后会有期。”桑家主人确实事多,认为一个过路人走就走吧,于是也拱拱手道:“客官慢走,后会有期。”桑家主人和乾隆爷哪里还有什么“后会有期”唷!皇帝爷哪有那么好见的唷!
  汪先生方便后又回到客堂,一看对联已写好,那字雄浑泼辣,刚健清新,那意思更是精妙无比。心想这李先生的水平怎么提高的这么快。正在这时李先生回来了,一看汪先生手中的对联,从字到意,越看越惊讶,不由自主地说:“汪先生这般水平刚才还谦让,我要真的写了,还不羞煞我也!”汪先生听李先生这么一说,再细看对联,方才猛然大悟,慌忙出门要追那过路人,过路人早已走远。二位先生把此事告之桑家主人,桑家主人一拍脑门后悔道:“我真无用,真是有眼无珠,见他那貌相决非凡人。”
  乾隆爷走了,但在桑家留下了 墨宝,消息传开后,每天都有很 多人前来观看。桑家主人把此对联留作传家之宝,多少年过去了,现在乾隆书写的 真迹早不知下落了,但此联至今还在明光市城乡流传。
相关问题
给祖先上坟有什么禁忌吗
有的。首先,上坟时忌穿颜色鲜艳的衣服,清明节在扫墓的时候,不宜穿得过于显现,因为扫墓本来就是一件比较严肃的事情,所以着装尽量淡雅一-些, 大红大紫的颜色,在中国具有喜庆的意味,所以不适合在这样的场合出现,当然,清明节除了扫墓以外的时间,比如和亲人一起踏青什么的,衣着倒是没有太多的讲究,主要是看具体的场合吧。 另外,忌嬉笑打闹除了衣着上的讲究,言行举止也要有所讲究,不要在扫墓的时候嬉笑打闹,或者做一些不严谨的举止,因为按照老人的说法,这会惊扰了先人,也是对先人的不尊重的行为。所以扫墓的时候,尽量要恭敬和严谨些,以表达对先人的尊敬。 最后一点就是要注意上坟时的贡品。一般上坟都会带贡品吧,这些贡品是用来祭献祖先的,在没有给先人祭献之前的,人是不能先食用的。而是等_上供之后,大家回到家,再一起分享。如若不然,也是对先人的一种不尊重。没有先人,就没有后人,没有先人辛苦的付出,也就没有后人幸福的现在。所以我们对于先人的尊重,也是需要在清明节的时候体现出来的。
沈姓的祖先是谁?
沈姓在百家姓中排列在十四位,目前来说,其人口是有600万人左右,排列第37位。 其源流很多,但是说的最多的一个源流,大概是出自于嬴姓。沈姓的先祖叫实沈,是黄帝的后裔帝喾之子。实沈氏族后来因与少昊氏部落杂居而东夷化,故为嬴姓。后来,他们建立了沈国。周昭王南征时,嬴姓沈国被灭,其子孙就以国为姓。 夏朝时,夏人建立了姒姓沈国。至周初,蒋国灭了姒姓沈国,沈人南迁到楚地的沈鹿,其子孙也改姓沈。 西周初年,文王的第十个儿子季载被封于沈(今河南平舆北)。公元前506年,姬姓沈国被蔡国吞并,沈国的后人就称为沈氏。 目前沈姓是江浙地区最常见的姓氏之一。
周氏有哪些字辈?
周姓,是中国第九大姓氏,也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之一了。周姓最初是发源于今陕西渭河平原地区。而到今天,周姓主要是分布在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形成了沿长江省份、豫鲁两块高比率的分布状况。 周氏的字辈: 1、山东周氏族谱山东省周氏字牌辈序:~隆、茂、庆、传、长、广、生(升)忠、厚、嗣(世)、志、永远、祯(元)、正、方。后又续序:志德开宏运达孝毓富祥教礼培家训信义作保章。 2、四川成都(现湖北恩施自治州)周氏字辈:太祖应朝忠,永远世代兴,丕振仙仁月,长源玉厚坤。 3、益阳大泉周氏字辈:贵文祖志一,永兴万代天,仁学宏宗益,世守绍前贤,继述声名显,由来达孝全,振起三以让,令德庆悠绵。 4、重庆市永川区邓家坳周氏(尚书公后裔)字辈:尚梦应康世,孙宗道仕友,子均仲忠万,以自时大章,华先维继述,裕后乐英贤。秩序本天定,彝伦在人全,谟烈由今绍,奕叶谱相传,家乘恪遵守,祥发永绵延 你还知道周氏有哪些字辈吗?
每年12月10日出生是什么星座?有哪些名人
想问一下每年12月10日出生的人是属于什么星座?在历史上有哪些人是这个星座的啊大概?
出生于12月10日的古今名人有哪些?
在198年前的今天,1815年12月10日 (农历冬月初十),计算机科学先驱爱达·勒芙蕾丝出生。奥古斯塔·爱达·金,勒芙蕾丝伯爵夫人(Augusta Ada King, Countess of Lovelace,1815年12月10日-1852年11月27日),原名奥古斯塔·爱达·拜伦(Augusta Ada Byron),通称爱达·勒芙蕾丝(Ada Lovelace),是著名英国诗人拜伦之女,最著名的事迹为翻译意大利人查尔斯·巴贝奇早期的程式设计书《分析机概论》(analytical engine),爱达对翻译查尔斯·巴贝奇的《分析机概论》所留下的笔记,被认为对现代电脑与软件工程造成了重大影响。 你还知道哪些12月10日出生的名人?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