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宗法制度是怎么样的?
2021-09-01

0

1582
西周的宗法制度,可以称谓原始的宗法制度。它是父系家长制逐步确立和发展而建立的一种制度。西周宗法制度与分封制有着密切的联系,宗法制度是对血缘关系的一种认同感,它规定了同一血亲共同体成员之间的亲疏关系、嫡庶关系、等级关系、相对地位和世袭权力等。

西周的宗法发展
西周时期宗法制或由从氏族社会晚期父系家长制度演变而来。在《礼记》中有过这样的记载:“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称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百世不迁者,别子后也,宗其继别子之所自出者,百世不迁者也,宗其继高祖者,五世则迁者也。尊祖故敬宗。敬宗,尊祖之义也。”西周宗法制度是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遵循“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的原则。宗法制度还规定了大宗和小宗之间的政治隶属关系和家庭等级关系。进入文明社会通过暴力战争的手段,获取领地、奴隶和权力。为维护对“私属”领地的绝对占有和统治,私有制国家随之产生。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亲属成为维护统治最理想的工具。按照血缘关系分配国家的权力。西周时期的宗族组织实际是政治、宗法和军事组织的三位一体。它是国家行为运作的基本单元,也是宗法制度赖以生存的深厚土壤。西周社会盛行着宗法制度,宗法制度的完备体现在周礼制度的完密与通过宗法分封和分宗建立起来等级森严而又无可改变的隶属关系。周人对宗法制度的贡献即在于此,而不在于嫡长子继承制的严格。
提交答案
0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