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省民政厅关于做好2021年清明节祭扫工作的通知
清明将至,根据民政部办公厅和我省清明祭扫和疫情防控有关要求,现就做好全省今年清明节祭扫服务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群众祭扫工作目前,虽然我省新冠肺炎疫情总体得到有效控制,但反弹风险丝毫不能忽视,统筹做好清明节期间疫情防控和群众祭扫工作,事关社会稳定大局。各地民政部门要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在抓好殡葬领域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同时,千方百计满足群众清明节祭扫需求。要在请示当地疫情防控指挥机构意见后,确定是否开放现场祭扫服务,并向社会公布。提供现场祭扫服务的地区,要采取预约、错峰、限流等措施,尽可能降低祭扫人流密度,减少祭扫现场人员聚集,并严格落实祭扫场所清洁消毒、祭扫人员体温检测、口罩佩戴、扫码、员工健康监测等防护防控措施。二、发挥民政职能,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各地民政部门要认真履行行业监管职责,层层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成立由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组长的清明节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
新闻动态 | 2018-03-29 -
关于清明节,辽宁省民政厅发出通知!
辽宁省民政厅近日下发通知,就有关工作进行部署,统筹做好今年清明节期间全省殡葬服务机构疫情防控和祭扫服务保障工作,实现文明祭扫、平安清明目标。通知指出,清明节祭扫高峰期具有“时间短、流量大、密度高”的特点,殡葬服务机构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祭扫服务保障任务艰巨繁重。各地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祭扫工作机制,落实属地责任,统筹做好清明节期间全省殡葬服务机构疫情防控和祭扫服务保障工作。民政部门要发挥好牵头作用,强化与宣传、公安、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应急管理、市场监管、林草等部门的协作,严格落实疫情防控、祭扫服务和安全管理要求,完善各项服务保障措施,确保今年清明节祭扫工作安全平稳有序。通知指出,要大力推广网络祭扫、鲜花祭扫、家庭追思等文明低碳祭扫方式,引导树立移风易俗新风尚。民政部门和殡葬服务管理机构要加强祭扫服务网络平台建设,通过创建祭扫网站、开通移动客户端、微信...
新闻动态 | 2018-03-29 -
甘肃省民政厅对今年清明节祭扫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日前,甘肃省民政厅对今年清明节祭扫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清明节期间,各地民政部门要抓好殡葬领域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千方百计满足人民群众清明祭扫需求,扎实做好清明节期间群众祭扫服务管理工作。各地民政部门要按照当地疫情防控指挥机构统一部署,加强对清明期间疫情形势预判和风险评估。殡葬服务单位采取预约、错峰、限流等措施,尽可能降低祭扫人流密度,减少祭扫现场人员聚集,严格落实祭扫场所防护防控措施。因特殊情况不能提供现场祭扫服务的殡葬服务单位,要提前发布公告告知群众,并积极提供网络祭扫、代客祭扫、云祭扫等便民智能服务。要全面排查整治各类安全隐患,做好祭扫场所及周边人员分流、交通疏导和火源管控,消除各类安全风险。对农村公益性墓地及历史安葬点,要压实乡镇(街道)及村(社区)责任,安排专人负责服务保障和安全管理,严防发生火患火灾。倡导群众选择文明低碳祭扫方式,组织开展“鲜花换纸钱”“丝带寄哀思”“时空信箱”等活...
新闻动态 | 2018-03-29 -
“云祭拜”有哪些优势?清明节还能去陵园扫墓吗?
近来,很多朋友都在关心一个问题:今年清明节能不能去陵园扫墓?有人说可以去。有人觉得陵园墓地人群密集,人流量大,还是要谨慎出行,避免风险。参照以往经验,各大陵园、公墓会在清明节三天假期迎来祭扫人流高峰。纸灰飞扬,黑烟弥漫,传统的民间祭祀方式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还有火灾等安全隐患。为了满足人民群众追思先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殡葬服务业转型升级,推动殡葬事业健康发展,民政部早在多年前就下发了《“互联网+民政服务”行动计划》的通知,要求各地稳步、有序、科学、文明推广互联网殡葬服务,构建殡葬管理服务信息平台,加强殡葬信息化标准规范建设,提高殡葬在线政务服务水平,推动殡葬服务线上线下互动融合,推进殡葬大数据治理能力建设,落实网络祭拜的普及。民政部在本月也发布了《关于做好2021年清明节祭扫工作的通知》,要求做好今年清明节期间群众祭扫服务管理,实现文明祭扫、平安清明目标。其中,重点提出倡导文明低碳的祭扫...
新闻动态 | 2018-03-29 -
清明将至,岭南宗亲回乡祭祖的人为什么比过年的人还多?
“年年岁岁祭扫先人墓,处处犹存长者风。”每到清明,岭南地区回乡祭祖的人要比春节假期回来的人还多,甚至一些远在海外的人也会怀着对故人的无限怀念之情,千里迢迢地往回赶。清明,不仅是对逝者的思念,更是情感的延续与传递。又值清明时分,记者走进极具地域特色的岭南地区清明祭祖。南雄千年古村的李姓祠堂“宗族、族群意识是岭南文化的一个重要元素,具有世袭性强、稳定性高、凝聚力旺等特质。”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杰告诉记者,广东有三大文化板块:岭东的潮汕文化板块、珠三角的广府文化板块、梅州的客家文化板块。此外,粤西的高雷地区按语言归属分属于客家、广府和闽南等文化分支。关于岭南地区客家宗族文化特征,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刘道超说,该文化随着客家族群之产生、形成、播迁而成熟、发展,形成了自身特色,以宗祠、宗族组织、族产、族谱(包括族规、族法)“四轮驱动”为结构特征。这四者有机结合,不可或缺,完整构成了...
新闻动态 | 2018-03-29 -
一个家族的家风家训是如何传承下去的?从族谱中就可以看出
镇江柳氏家族源远流长,他们世代或以儒为业,或以商兴家,成为镇江名门望族。清代著名学者周伯义说:“柳氏以名儒显,邑志儒林列名最多。”多年来柳氏族人发奋读书,强求学问,崇尚道德,多行善事,涌现出许多杰出的人才,其中柳可法、柳可荫、柳加长、柳兴恩、柳荣宗在经史研究方面成绩显著,柳昕、柳恂、柳暹在尊老爱幼、扶贫济困方面善行突出,数十年如一日,对镇江的学术研究和慈善事业做出了特殊的贡献,尤其是在近现代,学者柳诒徵、柳谷书和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更是柳氏家族最杰出的代表,他们不仅为镇江人增光添彩,在全国的史学界、知识产权界和商界都是响当当的人物,享有极高的社会知名度。而这一切,都和柳氏家族严格的家训有着密切关系。唐宋时期的柳氏家训在《同善堂纪略》一书中,我们发现有“柳善人”之称的柳昕、柳恂两兄弟落款前,都喜欢冠上“河东”的字样,表明自己属于柳氏的河东支派。这一支派在京口落户,繁衍生息。柳氏的源流同其他的...
新闻动态 | 2018-03-29 -
解密《清明上河图》,画的内容是不是有关清明节?
《清明上河图》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是北宋画家张择端仅有的一幅存世作品,属国宝级文物,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作品以长卷形式,生动地记录了北宋都城开封的城市风貌。千百年来,《清明上河图》出现了众多版本,对它的解读、猜测、争论也从未停止。其中最大的争议之一就是图中场景到底是不是清明节?《清明上河图》有几个版本据不完全统计,《清明上河图》现存30多个版本,其中大陆藏10余本,台湾藏9本,美国藏5本,法国藏4本,英国和日本各藏1本,光是台北故宫博物院就藏有8本。最著名的是以下3个版本:第一个版本现藏于故宫博物院,被称为故宫藏本。第二个版本是明代著名画家仇英根据“清明上河”这一题材,参照“宋本”的构图结构,以明代苏州城为背景,重新创作了一幅全新画卷,与宋本风格迥异。“仇本”也是后世众多仿本的鼻祖。仇英的仿本现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网上流传的众多《清明上河图》大多是“仇本”的图片。仇英“清明上河图
新闻动态 | 2018-03-26 -
挽联大全,男性女性以及不同对象的挽联大全
清明是扫墓祭祖的时节。人们在前往陵园墓地祭扫时不仅会献上鲜花、摆上供品,还会在花圈旁贴上挽联追思哀悼。挽联是对死人的哀悼,也是对活人的慰勉,可以写在长幅白纸上,也可以写在长幅白布(绢)上。今天,阿族精心挑选了一些清明节进献花圈时使用的挽联,供大家缅怀先人,表达心意。当然,不同的挽联敬献的对象也不同:对去世的祖父祖德难忘,风凋祖竹,哀号王父,燕贻恩深对去世的祖母孙枝洒泪,含饴难再,陈情无地,忍泣桐孙对亡父继承遗志,克颂先芬难忘手泽,永忆天伦马革裹尸烈士志,捷报传家父老心严训难忘,椿庭日黯,父魂何之椿难傲雪,风摧椿萎,云掩大椿天上陨颗明星,人间少名俊杰瑶池来位贵客,佛国添座金刚对亡母春晖未报,秋雨添愁难忘淑德,永记慈恩母仪千古,女史流芳,慈颜难再,风荡慈云,慈竹霜摧白云望断,萱堂风冷,无母何恃,慈爱难忘前世典范,后人楷模,名留后世,德及乡梓一生行好事,千古留芳名高风传乡里,亮节昭后人悲声难挽流
新闻动态 | 2018-03-26 -
描写清明节的20首古诗,你都知道哪些?
清明是扫墓祭祖的时节。人们在前往陵园墓地祭扫时不仅会献上鲜花、摆上供品,还会写下文字来抒发思念缅怀之情。千百年来,古人为我们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清明节诗句。阿族精心挑选了20首,大家在祭拜先人之余,也可与家中孩童一起念诵,体会清明之情,古诗之美。《清明即事》唐·孟浩然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清明二首》唐·杜甫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绣羽衔花他自得,红颜骑竹我无缘。胡童结束还难有,楚女腰肢亦可怜。不见定王城旧处,长怀贾傅井依然。虚沾焦举为寒食,实藉严君卖卜钱。钟鼎山林各天性,浊醪粗饭任吾年。此身飘泊苦西东,右臂偏枯半耳聋。寂寂系舟双下泪,悠悠伏枕左书空。十年蹴踘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旅雁上云归紫塞,家人钻火用青枫。秦城楼阁烟花里,汉主山河锦绣中。风水春来洞庭阔,白蘋愁杀白头翁。《清明节郭侍御偶与李侍御、孔校书...
新闻动态 | 2018-03-25 -
族谱能不能买卖?这个问题需要实事求是
有人问小谱,家谱能卖吗?小谱很肯定地回答:如果是前辈费了很大劲用来珍藏的家谱,尤其是孤本珍本,一般不建议用来买卖。但如果是作为普及家谱知识、弘扬姓氏文化来使用,且批量印制的家谱,是可以用来馈赠的。网上家谱售卖小谱在一些旧书网站上也看到了很多售卖家谱的信息,明码标价,折扣还很大。看起来似乎是可以买卖的。还有人说,很多家族在修完家谱后就是拿来卖的。先卖给族人,卖不完就挂到网上打折处理。很多旧书店和废品回收站里也能看到家谱的身影——成捆卖,论斤称,有旧的也有新的,跟废纸没什么两样。把家谱当废品处理无疑是对家族的亵渎。家谱不同一般的书籍,是一个家族最神圣的物品和最宝贵的记忆,记录着家族的历史与变迁,辉煌与荣耀。在以前,普通家族成员一辈子都不一定有见到家谱的机会。即便在祭祖仪式上,也不能随便乱动家谱,需焚香净手、怀着无比虔诚的心情才能翻阅。特别在中国北方,很多地方依旧保留着每逢春节把请出家谱进行供奉...
新闻动态 | 2018-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