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节如何祭拜?网上祭拜已成新趋势!
睹物思亲常入梦,训言在耳犹记心。距离2021年清明节还有不到一个月。去年今时,全国多地相继发文暂停清明现场祭扫,转而推出“代祭代扫”和“网上祭拜”等多种方式满足市民丧葬和祭扫需求。今年,全国大多数省份民众工作生活都已正常运转。尽管总体情况良好,但风险防控意识、防控措施还是不能放松。看到这里,有人会问:今年清明会跟去年一样完全不能去现场祭扫吗?当下,已有多地陆续对今年清明祭扫活动做出明确指示,参考当下情况和去年的经验,不扎堆、不聚集,不凑热闹,网上预约、控制流量、安全出行,仍是今年清明节祭扫活动的主流。管控,并不意味着不过清明节,更不等于反对清明祭扫。只不过是要在强调安全防护的前提下,用一种更加绿色文明的形式去进行,由线下的现场祭扫转为线上的网上祭拜。▲各地相继出台今年清明祭扫安排清明节旨在发自内心的缅怀逝去的亲人、先人。不管是现场祭扫,还是网上祭拜,都只是一种祭扫形式,关键是要能够起到纪念...
新闻动态 | 2018-03-09 -
25幅清明节常用对联,你还知道哪些清明节习俗和对联
清明节扫墓历史悠久。人们在祭扫先人的同时,还会书写对联。清明节的对联往往很有讲究,既要应景,又要能够寄托哀思之情。古往今来留下了众多描写清明节的好对联,其中有三副堪称绝妙:壹胸中留太古春,慈悲恻隐,奈何不慭遗,天苍苍,野茫茫,魂魄归来,回首当年卵翼恩,予小子茕茕在疚;眼底剩昆明劫,石烂棋枯,可能算仙去,草离离,雨丝丝,清明到了,只有一副沧海泪,吾长者冥冥鉴兹。这是作者在清明节时怀念父亲而写的对联。上联说的是作者对自己不能报答父爱的一种愧疚。下联则是作者在清明节时缅怀父亲生出的难过之情。贰海棠开后,燕子来时,良辰美景奈何天;芳草地,我欲醉眠,楝花风,尔且慢到。碧澥倾春,黄金买夜,寒食清明都过了;杜鹃道,不如归去,流莺说,少住还佳。这个长对联是嘉定花神庙的对联。虽然是描写春天百花的场景,却截取了清明节时期的景色,让人觉得十分生动。叁冢上烧钱,灰逐微风成粉蝶;池边洗砚,墨随流水化乌龙。明代才子王...
新闻动态 | 2018-03-09 -
清明节过后的寒食节有哪些由来传说?你听说过介子推“割股奉君”的故事吗?
说起清明节,人们很自然会联想到扫墓与寒食。扫墓是为了祭拜先人,寒食则是在这一天只吃冷食,不吃热食,就是要禁烟火,不做饭。严格来说,寒食节跟清明节并不是同一个节日,也不在同一天,但因为只差了没几天,两个节日又都有“祭拜先人”的意思在,慢慢就混为一谈。关于寒食节的由来还有一个传说,就是介子推“割股奉君”的故事。这个介子推到底是什么人?“割股奉君”跟寒食节又有什么关系呢?割股奉君介子推,春秋时晋国人,又名介之推、介推。后人尊称他为介子。所以他的姓氏是介,名子推。春秋时,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只能逃离晋国。流亡期间,重耳历经坎坷。原来跟他一起出奔的臣子陆续离开,只剩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他。其中一个正是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救重耳,就从自己腿上割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给重耳吃。所以“割股奉君”中...
新闻动态 | 2018-03-08 -
清明扫墓送什么花?献花前为什么要数一数?
清明是扫墓的时节,人们在前往陵园墓地祭拜先人时,往往都会手捧鲜花,缅怀先人。清明节祭拜时为什么要送花呢?送什么花?送什么颜色的花?送几朵?都是有讲究的。清明节扫墓献花,主要是为了表达对故人的思念之情。中国古人多以折柳和插桃花在墓前。当代受西方影响,多用菊花和素色的鲜花。清明节用的鲜花多扎制成花束形式。花的色彩要素淡,以白色为主,黄色为辅,点缀以紫色,如白色的百合花、白色的马蹄莲、白色或黄色的玫瑰都可以,白、黄交错,摆放在亲人墓前,寄托思念之情。当然,如果祭拜的对象生前有特别喜欢的花,也可以用来在扫墓时敬献。如果是古稀年长者仙逝,可适当增加红色,粉色鲜花的比例,这些温暖的颜色更能体现后辈绵绵的思念之情。祭拜的对象不同,选择鲜花的种类也有所不同。选择鲜花时,切莫看到别人买什么花就跟着买什么花。一旦选错种类和数量就会闹笑话。不同的花有不同的象征▲黄、白菊花最普遍也是最适合扫墓使用的品种。菊花盛开...
新闻动态 | 2018-03-08 -
福原爱是姓“福原”还是姓“福”,日本有哪些姓氏是来自中国?
最近,福原爱婚内出轨引发热搜。福原爱是姓“福原”还是姓“福”呢?其实她不姓“福”而姓“福原”。福原这个姓氏是日本姓氏。日本很多姓氏都是由一至三个汉字所组成(类似于泉、佐藤、宇佐美等),少数也有四至五个汉字的(如长宗我部、勘解由小路等)。古代日本人没有姓,只有名。后来随着生产的发展,特别是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在统治阶级中间首先出现了氏和姓。氏是日本古代国家中的一种政治组织。每个氏都有自己的名称,叫做“氏名”。氏名是根据该氏族在朝廷中担任的职务或该氏族居住、管辖的地方命名的。例如,在朝廷中主管祭把的部门叫忌部,管理忌部的氏族便称为忌部氏,而出云氏、近江氏则是统治出云、近江地方的氏族。日本古代的“姓”是赐与氏的称号,以表示该氏的社会政治地位。姓有几十种,它类似爵位,是世袭的。各姓之间等级分明。日本虽然有十四万个姓氏,但有些姓氏却是来自中国,比如大家熟知的东野圭吾的“东野”、新垣结衣的“新垣”还有木
新闻动态 | 2018-03-05 -
祭拜的“祭”竟然也是姓?后人想要发财竟把姓氏改了
前两天的文章中,阿族给大家讲了中国人最不喜欢使用的20个姓氏,像丧姓、死姓、尸姓、鬼姓……小谱读起来就瘆得慌。中华姓氏博大精深,奇特有趣的姓氏可远不止这些。像宰父(这也太心狠手辣了)、骂姓(没错,骂也是姓氏)和之前我们讲过的第五。说到第五,阿族昨天跟我说他正在追一本名叫《新书》的小说。小说的男主就是东汉名臣第五伦。王莽、刘秀、阴丽华等人都有登场。今天更新的一章里,出现了一个十分奇特的人名,叫祭遵。没错,姓祭,清明祭祖的祭。那么祭姓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不是因为祖先做过祭司才以职业为姓呢?祭姓源流▲图:祭字的演变祭作为姓氏时不念jì,而是念zhài。祭姓的来源很简单,就是源自中国最古老的姓氏——姬姓。西周建立后,周武王姬发把弟弟姬鲜分封到管国(今河南郑州管城),姬鲜就被后人称为管叔。姬发去世后,周成王年幼,由叔叔周公旦辅政。周公的弟弟管叔、蔡叔、霍叔不服,联合纣王的儿子武庚和东夷发动叛乱。周公旦...
新闻动态 | 2018-03-05 -
孩子跟妈妈姓违法吗?为什么很多人接受不了?
牛年到,春天到,很多朋友家里都添了小宝宝。不少二胎爸妈都在商量这样一件事——孩子是不是可以跟妈妈姓?一般来说,如果是头胎,除非特殊情况,孩子都会跟爸爸姓。可如果是二胎,特别头胎是男孩的情况下,二胎跟谁姓就变得复杂起来。大部分人会说,孩子当然是跟爸爸姓啊,祖祖辈辈都是这样。就算要用妈妈的姓,那也是放在名字的第二个字。实际上,婚姻法的原文是“孩子可以随父姓,可以随母姓。”这条法律最初写的是“孩子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随着时代的进步,“也”字会让人生出男女不平等的感觉,所以新版就把“也”去掉了,表明孩子跟谁姓在法理上是平等的。跟妈妈姓并不罕见尽管如此,根深蒂固的父姓观念还是会引来人们的揣测,这孩子为啥要跟妈妈姓?实际上,孩子跟妈妈姓并不罕见。第一种就是爸爸是入赘的上门女婿。赘婿不但孩子要跟妈妈姓,连自己都可能会被要求改跟岳家姓。第二种是父母离异,孩子归妈妈,改为跟妈妈姓。这种情况往往是因为...
新闻动态 | 2018-03-04 -
清明节有奖主题征文:网上祭拜,爱与思念没有距离
2018年,民政部出台了《关于推进“互联网+殡葬服务”的行动方案》,要求加强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技术与殡葬管理服务的结合,创新殡葬服务管理新模式。网上祭拜随之兴起。它借助互联网跨越时空的特性,将现实的纪念馆与公墓“搬迁”到网络上,方便现代人随时随地、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的祭奠缅怀已故亲人。族谱网响应国家号召,重装推出全新网上祭扫平台——祭拜网(www.jibai.com),让大家实现足不出门也能祭奠行孝。
新闻动态 | 2018-03-03 -
中国人最不愿用的20个姓氏,有你的姓氏吗?(下)
中国姓氏文化源远流长,有着独特内涵。和文字一样,每一个姓氏都被赋予了一定的含义,随着汉字的简化,很多姓氏的含义发生变化,变得不吉利和不受欢迎。今天阿族继续给大家讲中国人最不愿用的姓氏中的后十个。01丧姓丧姓和尸姓一样不被人待见。和尸姓一样,丧姓也是一个古老的姓氏。“丧”的初始意义跟“死人、丧事”并没有直接关系,“丧”源于“桑”。“喪”的甲骨文有“桑木”之形,据说跟远古时期的桑木崇拜有密切联系。那么“桑”又是怎么跟“丧”联系起来的?这可能跟当时的丧葬风俗有关。传说古代虞祭时的神位是用桑木制作的。虞祭也就是丧礼。丧礼就是安葬先人,召魂而归,神位安于祠堂,使家族“安宁”这样一个过程。这应该是古代从“桑”到“丧”的发展过程。▲甲骨文“丧”因此,“桑”、“丧”往往跟“安”、“宁”、“吉”等象征美好的字义联系起来。跟桑树并称的叫“梓”,梓即梓树,梓木质地较硬较密,古人多用它来制造棺木,比如天子诸侯的棺...
新闻动态 | 2018-03-03 -
族谱网关于2021年清明期间开展网上祭拜的倡议书
为倡导绿色文明的祭奠形式,深化殡葬移风易俗,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绿色、环保、安全祭祀的良好风尚
新闻动态 | 2018-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