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中华上下五千年,留存下来无数优秀的历史文化和历史知识。历尽两千多年,有四百多位皇帝参与了历史的建设,也创造了一个接一个的盛世。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农业、科技、学术、经济、制度等一系列关乎人类发展的项目不断发展完善。在军事、发明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为现代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坚硬的基石。我国的历史就是一副神秘的长卷,在不断展开的过程中总会有一个接一个的惊喜。

全球洗手日是10月15日吗?
0回答·1204关注
每年的10月15日是“全球洗手日”(Global Handwashing Day),这个节日的意义在于加强卫生意识,以防止感染到传染病。这个和洗手相关的节日是世界卫生组织在2005年倡导的,促使公众改善卫生行为,尤其是教导孩子们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倡导政府和社区改善环境卫生包括洗手设施。
2022国考开始报名,古代科举考试一般在什么时候?
0回答·1602关注
古代的科举考试,其实也是政府在选拔官吏的一种方式,科举制度是从隋朝大业元年开始实行的,到了清朝光绪三十一年,科举考试才停止,这一制度历经了1300年。 因为科举考试是分为了四个级别的,所以每个级别都有不同的时间。科举考试大致上是分为了院试-乡试-会试-殿试这四个级别。 首先要经历的是院试,院试没有考中前,学生都是叫“童生”,只有考中后,才会称为“生员”“秀才”,这个时候就算是有功名在身了,而且可以不用参军,在上公堂的时候也不用下跪了,院试的考试时间,县试一般是每年的二月举行,还有的府试试期是在四月,院试基本上是三年之内可以考两次。 你还知道哪些科举考试的事?
古代女子的成人礼在什么时候开始仪式?
1回答·1959关注
女子笄礼,也是古代嘉礼的一种。为汉族女子的成年礼。俗称“上头”、“上头礼”。笄,即簪子。自周代起,规定贵族女子在订婚(许嫁)以后出嫁之前行笄礼。一般在十五岁举行,如果一直待嫁未许人,则年至二十也行笄礼。受笄即在行笄礼时改变幼年的发式,将头发绾成一个髻,然后用一块黑布将发髻包住,随即以簪插定发髻。主行笄礼者为女性家长,由约请的女宾为少女的加笄,表示女子成年可以结婚。
    古代男女,不管是皇室贵族还是平民子弟,都要举行“成人礼”,在古代成人礼是少男少女们达到成人年龄时举行的象征迈向成人阶段的仪式。这在全世界各地都有各式各样的成人礼吗,在我国古代,汉族的男女成人礼主要是冠礼和笄礼,这个历史成人礼的传统从西周时就开始了,一直延续到明朝,在古代的时候男孩子在20岁的时候就要行冠礼,之后才可以娶妻,而女子则在满15岁的时候行笄礼,古代女子在行过笄礼之后才可以嫁人。
赵州桥是在中国哪里?谁设计的?
2回答·2783关注
赵州桥最早是隋代匠师李春设计建造的一座古代石拱桥梁,地理位置在我国的河北石家庄赵县城的南洨河上,后因宋哲宗赵煦赐名安济桥以之正名,因为年代久远,在世界桥梁历史上属于首创“敞肩拱”桥梁结构,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这也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目前也是国家的AAAA级风景区。
    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境内,因赵县古称赵州,又名赵州桥
古人冬天取暖的工具有哪些?
0回答·1267关注
  随着冷空气的来临,北方多地已经经历了暴雪,降温,因此北方地区陆续都进入了供暖季,现在北方大多数都是用煤炭,天然气进行取暖的,那么在古代,没有空调,没有暖气,也没有什么暖宝宝之类的,那么你可知道古人在冬天的时候是如何取暖的吗?
10月14日的历史上重要事件有哪些?
1回答·4410关注
10月14日在历史上有发生过明宣宗平定兀良哈部、曾国藩击败太平天国军队占领武昌、京师大学堂正式招生等。
    1066年——诺曼底公爵威廉的军队在黑斯廷斯战役中战胜英格兰军队,英格兰国王哈罗德二世战死。1428年——明宣宗在宽河之战中平定兀良哈部。1806年——拿破仑一世在耶拿击败普鲁士军队。1851年——英国路透社(Reuters)正式在伦敦开业。1872年——日本东京新桥、横滨樱木町间铁路通车。1902年——京师大学堂正式招生。
上甘岭在朝鲜哪个地区?
1回答·5950关注
上甘岭是在朝鲜的中部地区,在金化郡哪里的五圣山南麓村庄上甘岭及其附近地区,朝鲜文为상감령,具体是指属于江原道金化郡五圣山南麓的一个小村庄。
    上甘岭现在属于朝鲜半岛,位于朝鲜半岛中部江原道金化郡五圣山南麓的一个小村庄,位于38°20′0″N127°28′0″E,597.9高地和537.7高地后面的山洼里,距离金化郡的东北偏北约4公里,金刚里以东约2公里的五圣山地区内。
今日重阳,重阳节的习俗有哪些呢?
0回答·800关注
1、赏秋   重阳节是最好的赏秋时期,中国南方还有些山区村落保留了“晒秋”特色。   去乡村赏民俗、看晒秋,已成为乡村旅游的一-种时尚。“晒秋” 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在湖南、广西、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这种村民晾晒农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场景,逐步成了画家、摄影家追逐创造的素材,并塑造出诗意般的“晒秋”称呼。   重阳节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的中国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2、登高   重阳登高,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在东晋时,有著名的“龙山落帽”故事。   3、佩茱萸   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你还知道哪些重阳习俗呢?
10月13日国内外重大事件有哪些?
1回答·1291关注
在历史上的10月13日这一天主要的大事要事有很多诸如:“公元982年大辽萧太后掌权、郑和进行第二次航行、英国占领阿森松岛”等。
    54年——罗马帝国皇帝克劳狄一世被妻子阿格里皮娜毒杀,其妻与前夫所生的儿子尼禄继承皇位。982年——辽国萧太后掌握政权。1307年——法国国王腓力四世秘密逮捕散布在全法国各地的圣殿骑士团成员并没收其财产,处死了大量圣殿骑士,有效的瓦解了圣殿骑士团。1407年——郑和回国后,立即进行第二次远航。
每年10月13日是国际标准时间日?
0回答·1404关注
国际标准时间日英文全称为International standard time day,是在1884年10月13日设定的,所以每年的10月13日也就是国际标准时间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