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宗族文化是一个家族不断演化发展后的文化沉淀,不仅展示了家族的变迁历史,也保留了很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宗族文化中有三个至关重要的因素:祠堂、祭祖和族谱。 在传统家族文化中,族谱和宗祠是必不可少的两大内容,编修族谱是为了寻根问祖、联结血脉、承上启下、增知育人,宗祠,也叫作宗庙、祖祠、祖厝,最常用的两种叫法是家庙和祠堂。宗祠不仅是供奉祖先牌位和举行祭祀活动的场所,也是商议家族大事、执行家法族规的地方。发展到现在,主要以家族法规为主,也是聚合族人,凝聚族人团结力的主要场所。宗祠的建设,往往也是族人家族荣耀的展现地,所以,在城乡建筑规模中,祠堂是最宏伟,装饰最华丽的建筑群体,古文化加上古建筑,这样一座集合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学的建筑,往往也是一大独特的人文景观,代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传统文化水准。

印刷族谱时惯常选用哪种纸张?
1回答·2525关注
族谱留存时间久,纸张的保存时长,显墨程度很重要。一般来说如何选择族谱的纸张?
    家谱印刷纸张常用的有双胶纸,轻型纸,宣纸。彩色部分用铜版纸或哑粉纸较多,也有少数用精品纸的。家谱常见的有硬壳精装本,古线装本,也有绒布封皮的,软皮精装本。
家谱的封面哪些内容是必须要有的?
1回答·2558关注
封面是家谱的“第一脸面”,既要精美大气,也要一目了然,空间留白很重要,必须要素不能少!
    以《平乐郭氏家谱》1997年版为例。内容包含三方面要素。最上方是郭氏族徵,表明此谱所有者为郭氏族群;次层之“宜阳北坡”明示本谱记述之主体为宜阳县北坡村郭氏;第三层含义是,本谱承载着北坡郭氏500年厚重的发展历史,系首创《家谱》。正面有编纂者名字,郭振汉。
家谱内容一般选择几号字体?
1回答·4026关注
谱书字体的标准是什么?
    家谱世系排版所用字体,一般是标准宋体,有时也会用隶书、楷书,大多是沿用老谱所用字体,传承下去,形成各家族的风格。世系人名一般选用2号字体,正文选用4号字体。这个可以根据家族具体情况而定,也有的家族会照顾老人,选用大一号的字体
家谱有哪些装订方式?
1回答·1916关注
家谱编修完成后,印刷装订过程也面临着诸多选择,一般来说有多少种装订方式呢?
    一般古籍的装订方式有六种:卷轴装、经折装、旋风装、包背装、蝴蝶装以及现代采用的平装的线装、胶装等。
家族祠堂的对联一般谁写?
1回答·1914关注
家族祠堂的对联一般都是固定的,不用每年更换,但是若是字迹不清楚了还是会重新写,那这个一般交给谁来写?
    祠堂对联一般都是由家族中德高望重的老人来写,而有些家族会沿用祖上传下来的家训编成对联。
家谱装订注意事项有哪些?
1回答·1514关注
家谱装订是修谱的最后一步,但也还是很重要的,装订的呈现效果也代表着家谱的质量,所以也应该多与印刷单位沟通确定。
    在家谱尺寸的确定上应遵循严肃、庄重的原则,把握好书高和书宽的最佳比例,即所谓的“黄金分割线”,达到最为适宜、舒服的视觉效果。
家谱中有哪些专业词汇?
2回答·1815关注
“亭”、“宗”、“源”、“记”等等。而这些词汇都属于专门词汇,同时,在众多的家谱中也,有很重要的地位。与家谱有关的一个专业词汇有哪些?
    始祖、始迁祖、祖宗、谱牒、家谱、家乘、玉牒、考、妣、谥号、昭穆、伯仲叔季、出嗣、过继、承祧、双承、嗣子、乏嗣、早卒、流寓、适辽等都是家谱中的专业词汇。
修家谱的一般是哪些人?
1回答·2321关注
修家谱并不是普通的工作,自然对修谱的人有比较高的要求。一般会交由哪些人来做呢?
    在农村修谱的人主要有三类:一、发起人,一般是村干部或者退休干部等有声望的人;二、退休教师,他们有写作的水平,且时间比较充分;三、年纪比较大的人,他们经历的事情多,是修订家谱的活字典。
编修族谱为什么“三十年一小修,六十年一大修”?
1回答·2377关注
编修族谱的这个时间限制是怎么来的?
    家谱30年一小修,60年一大修,大体上可以家族中的两代人衔接起来,30年是一代人的成长时间,60年是一代人从年幼到衰老的时间。续修一次家谱,可以趁着老一辈健在,新一代已成长起来的时候,将家族30年里亲缘关系的变化准确记录下来。如果间隔时间过长,家族中认定变化记录会有差池,容易引起血缘关系的紊乱。
家谱中的称呼
0回答·1484关注
家:指的是称呼比自己辈分高或者年长在世的亲人,以往有着谦恭之意,如称呼自己的父亲为家父、家严,称呼自己的母亲则为家母、家慈,称呼自己的丈人则为家岳等。 舍:指的是谦称比自己小的亲属,如称呼自己的弟妹为舍弟、舍妹,但不能以舍来称呼自己的直系亲属儿女,如舍儿、舍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