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姓氏,标示一个人的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和符号。姓氏对于中国人来说不仅仅是一种符号,更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文化徽章。对于一个家族来说,姓氏就是凝聚一个族人的最重要力量。姓氏文化,是指与姓氏有关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其内容包括姓氏起源、姓氏流变、家族播迁、名人事迹与遗迹、家谱、宗祠、世系、家训、郡望、堂号、堂联、字辈等等,以及由此形成的尊祖敬宗、报本反始、寻根问祖等族姓与民族文化认同理念。 我国有上万个姓氏,每一个姓氏都有其独有姓氏起源、姓氏始祖以及郡望堂号、文化风俗,每一个姓氏的独特性构成了整个中华姓氏的融合和发展。

麻烦帮我写一篇关于姓氏的调查报告
1回答·326关注
小学水平
    中国姓氏的起源 作为血脉延续的姓氏,最早出现在中国。从公元前3000年中国第一个姓—风姓开始,中国的姓氏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绵延不绝。有关专家最新研究统计结果表明,中国人曾经使用过的姓氏高达22000个,而其中不少姓氏有上千年的历史。中华文化的统一性和连续性在姓氏的传承之中得以体现。 据考证,中国人在五千年前就有了姓。那时是母系社会,人们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字是“女”和“生”组成,形象的说明最早的姓跟母亲有关。 夏、商、周的时候,人们有姓也有氏。“姓”是从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属的部族名称而来。“氏”是从君主所封的地、所赐的爵位、所任的官职,或者死后按照功绩,追加的称号而来。所以贵族有姓、有名、也有氏;平民有姓,有名,没有氏。同“氏”的男女可以通婚,同“姓”的男女却不可以通婚。因为中国人很早就发现这条遗传规律:近亲通婚对后代不利。 姓和氏的区别:先秦时期,姓和氏含义不
中国。古代有姓赤的吗 这是什么样的姓氏 祖先是谁?
2回答·611关注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景县、蔚县,山东东平,山西太原、大同、阳泉,陕西韩城,河南泌阳,西峡,南阳,禹州等地,广东新会等地也有分布。汉代有赤斧;金代有赤昱,洛川刺史;元代有赤攸克;明代有赤从周,汶上县丞。 源于姬姓,出自黄帝曾孙帝喾之子契,属于以帝王赐姓为氏。据史籍《山海经》记载:帝颛顼从姜姓东夷少昊的手中夺取了部落联盟的领导权后,统一中原,历史进入炎黄时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古汉语成为炎黄部落联盟的通用语,中华古象形图腾由凤变为龙,甲骨汉字记述了华夏文明史。传说,后来黄帝的曾孙帝喾与女简一见钟情,生下了契,舜帝十分高兴,赐契为子氏,又称紫氏、赤氏,成为后世殷商的祖先。 第二个渊源 源于子姓,出自殷商第二十七代君主帝乙之子子期的封地郝乡,属于避难改姓为氏。相传,契为商的始祖。他曾助禹治水有功,被舜任为司徒,掌管教化,居于商(今河南商丘)。相传其母因吞玄鸟(燕)卵而生下他,故被赐姓子。商族
荀姓的姓氏源流
2回答·1718关注
    展开全部 荀(Xún)姓源出有四: 1、 起源于远古时期,是轩辕氏部落首领黄帝的后代。相传,黄帝有25子,分姓12姓,荀就是12姓之一。  2、黄帝时,有个大臣叫荀始,是个手巧心灵的艺师,他专门负责制作大小官员的官帽。 3、出自姬姓,以国名为氏。据《姓苑》所载,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文王的第十八个儿子被封于古郇国(今山西省临猗县,一说在今山西省新绛县),建立姬姓郇国,为伯爵,史称郇伯。春秋时被晋国武公所灭,其后代子孙遂以国名“郇”为氏,后去邑旁加草头为荀姓。 4、出自晋国大夫原氏黯。晋武公灭荀国,以赐原氏黯,原氏黯别为荀氏,称荀黯,荀息。荀息生逝敖,逝敖生荀林父,荀林父后别为中行氏;荀林父之弟荀骓,其后别为程姓;逝敖生幼子荀首,荀首之后别为智氏等 。荀林父衍生的中行氏,在晋国失势后,改为荀氏,其后有荀子,荀子后有荀氏八龙,到汉宣帝时,因宣帝名询,荀询同音,荀姓只得姓孙,连他们的先人荀卿也被冠
“高”姓氏来源?
1回答·1298关注
从什么朝代有的“高”姓氏?高姓氏主要分别在中国什么地区?
    第一批姓高的人:高元、高奔戎、高渠弭 高元是历史上最早的一位高姓人。 《吕氏春秋·勿躬》篇说:“高元作室。”高元是远古时期人,是现在所知的历史上第一个以“高”为氏的人。 “高元作室”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高元发明屋子。高元第一个让人类走出穴居时代进入文明社会,他的贡献已不仅仅是“发明家”一词所能涵括了。 高元以后,西周时有高奔戎,春秋初年有高渠弭。他们都是最早的一批姓“高”的人。 高奔戎是周穆王的卫士。穆王去郑圃打猎,沼泽芦苇中有虎。高奔戎自告奋勇把老虎擒了回来。穆王大喜,命人打造一个牢笼囚虎,放在东虢地方饲养,于是“东虢”就有了“虎牢”名称。虎牢后来改称成皋,战国时属韩国。公元前249年秦伐韩,韩献成皋给秦。秦在此设关,名“虎牢关”。关在大 山上,北临黄河,悬崖绝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楚汉战争时,刘邦、项羽在此鏖战两年半。这个地方现属河南省荥阳汜水镇。
不知道自己姓氏的堂号
0回答·1261关注
我老家是山东郓城武安镇季庄的,后搬到沛县魏庙,不知道自己家族的堂号,求解答!!!
目前中国最大的姓氏?
4回答·1086关注
    1、李姓 李姓是中国第一大姓,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7.94%。就地区而言,李姓在北方诸省中所占比例较高,一般在8%以上,而在南方诸省中所占比例一般不足8%,尤其在东南沿海诸省中,比例仅在4%左右。 2、王姓 王姓是中国第二大姓,分布全国各地,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7.65%,尤以山西、河北、河南最多! 3、张姓 张姓是我国分布很广、人口众多的姓氏之一,约占全国汉族人口总数的7.07%,中国人口第三大姓。尤以山东、河南、河北、四川四省为最多。
千家姓里有宝姓吗?宝姓氏起源哪个年代
0回答·677关注
中国最早的姓氏是什么?
4回答·760关注
    人之初,性(姓)本善嘛 人类最早生活在母系社会里,中国人的姓氏追根溯源,也都与母系社会有关,与女娲有关。姓是一个会意字,左边一个女,后边一个生,合在一起意味着姓最初是女性的专利,所以中华姓氏中 一批最古老的姓氏都是有女字旁。比如:姬、姜、赢、姒、妊、妘、娮、姚。 说到姚姓,不能不说古代三皇五帝之一的舜帝,舜是有虞氏部落的首领,所以人称虞帝。古人 往往根据出生地或居住地用做自己的姓氏,舜帝因生在姚墟(山东荷泽县)而得姚姓,于是姓姚名重华。姚姓的始祖是舜帝,舜帝后裔除去姓姚,还派生出其他的姓,头一个姓妫。妫是尧帝赐给舜的,所以舜的后裔先都以妫为姓。舜帝死后,大禹接位,大禹把舜帝的儿子商均派往虞国(河南省虞城县一带),商均的子孙就把国名虞当作姓氏了。以妫为姓的舜帝子孙代代繁衍,过了一千年,出了一个妫满。周武王大封诸侯,把妫满封到宛丘,即今河南淮阳附近,妫满在这里建立陈国,因为他长寿,所以死
中国有多少个姓氏?
1回答·1355关注
活到这么大,一直不知道中国到底有多少个姓氏?
     中国的姓氏李、王、张、刘、陈,可谓当代“百家姓”中之大姓,其人口之和达3.5亿。 李、王、张三大姓人口分别占汉族人口的7.9%、7.4%、7.1%。按照姓氏进化的普遍规律,大姓人数将越来越多,小姓人数将越来越少,甚至最后消亡。   以姓氏在全国人口中的比例的多少为序,新编成当代人的“百家姓”: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何、郭、马、罗、梁、宋、郑、谢、韩、唐、冯、于、董、肖、程、曹、袁、邓、许、傅、沈、曾、彭、吕、苏、卢、蒋、贾、丁、魏、薛、叶、阎、余、潘、杜、戴、夏、钟、田、任、姜、范、方、石、姚、谭、廖、邹、熊、金、陆、郝、孔、白、崔、康、毛、邱、秦、江、史、顾、候、邵、孟、龙、万、段、雷、钱、汤、尹、黎、易、常、武、乔、贺、赖、龚、文等。   这项调查和研究是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袁义达研究员主持完成的,历时两年。调查涉及全国111
为什么有些姓氏人数多有些姓氏人数少?
1回答·3788关注
    我国古今的大姓所以成为大姓,都有不同的原因,其原因有时还很复杂,但也不是说毫无规律可循的。大致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姓氏多少的原因很多。 一是它们源远流长,姓出多元,分布广泛。以王姓为例,它的来源至少有数十个,其中有黄帝的后代,有王子比干的后代,有虞舜的后代,有历史上少数民族的后代。此外,又有姬姓之王、子姓之王、妫姓之王等。这样一来,王姓由于来源众多,人口自然也就多了。根据一些专家的研究,王姓仅表示血统来源的郡望堂号就有142个,在百家姓中大约是最多的,其中如三槐、琅邪、太原、北海、陈留等都很有影响。张姓的情况也大致如此。 二是历史原因。东汉以后,九品中正制成为社会选拔人才和官吏的重要制度。人们按照出身和门第分为九等。选拔官吏不看才能,而是看郡望和出身。出身好、郡望高的士族子弟,即使是个酒囊饭袋,也能升官发财;出身差、郡望低的庶族子弟,即使才华出众,品学兼优,也很难跻身于社会上层。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