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魏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有哪些作品?
2回答·1786关注
魏源认为论学应以“经世致用”为宗旨,提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变法主张,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并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开启了了解世界、向西方学习的新潮流,这是中国思想从传统转向近代的重要标志。
    魏源学识渊博,著作很多,主要有《书古微》、《诗古微》、《默觚》、《老子本义》、《圣武记》、《元史新编》和《海国图志》等。
元朝的首都在哪里?
2回答·2255关注
元朝的首都在大都,也就是如今的北京。由元代科学家刘秉忠规划建设,自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四年(1267年)至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为元代京师。其城址位于今北京市市区,北至元大都土城遗址,南至长安街,东西至二环路。
    元大都,也就是今天的北京,而且当时元大都的布局基本影响了现在北京的城市布局。
桃花依旧笑春风这句诗出自哪里?
1回答·1159关注
唐代崔护的《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桃花依旧笑春风“出自唐代诗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全诗包含着一前一后两个场景相同、相互映照的场面。第一个场面:“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桃花相映红”,不仅为艳若桃花的“人面”设置了美好的背景,衬出了少女光彩照人的面影,而且含蓄地表现出诗人目注神驰、情摇意夺的情状,和双方脉脉含情、未通言语的情景。第二个场面:还是春光烂漫、百花吐艳的季节,还是花木扶疏、桃树掩映的门户,然而,使这一切都增光添彩的“人面”却不知何处去,只剩下门前一树桃花仍旧在春风中凝情含笑。
孔乙己出自于哪篇小说集?
3回答·687关注
《孔乙己》是近代文学巨匠鲁迅所著的短篇小说,最早发表在1919年4月《新青年》第六卷第四号,后编入《呐喊》,是鲁迅继《狂人日记》之后第二篇白话小说。
    孔乙己是近代文学巨匠鲁迅所著的短篇小说,人物形象孔乙己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在书中孔乙己是清朝末年的知识分子,他信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教条,但是他连秀才都没有考上,又没有功名利禄,生活过得非常穷酸。
现代作家茅盾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1回答·1624关注
  现代作家茅盾,原名沈德鸿,笔名为“茅盾”,他除了是我国现代作家,还是一位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一生的作品有很多,其中较为著名的有《子夜》、《白杨礼赞》、《霜叶红似二月花》、《春蚕》等,他的笔名也有很多,除了“茅盾”这个耳熟能详的笔名外,还有蒲牢、微明、沈仲方、郎损、玄珠、方璧、止敬、沈明甫等笔名,在1981年3月27日逝世于北京,在现在的浙江乌镇还有茅盾先生的故居,坐落于浙江省桐乡市乌镇观前街17号,他在这幢故居内生活了十三个春秋,此外在北京还有一处茅盾故居,位于东城区交道口南后圆寺胡同13号,这两处都是当地的文物保护单位。
    茅盾一生作品有很多,其中包括了散文、短中长篇小说等,大致有《一个人的死》、《三人行》、《腐蚀》、《动摇》、《野蔷薇》、《动摇》、《卖豆腐的哨子》、《白杨礼赞》、《大槐国家》、《牧羊郎官》、《春蚕》、《飞行鞋》、《清明前后》、《谈月亮》【文集】:《鼓吹集》《鼓吹续集》《夜读偶记》《关于历史和历史剧》《茅盾诗词》【长篇小说】:《蚀》《虹》《子夜》《第一阶段的故事》《腐蚀》《霜叶红似二月花》【中篇小说】:《路》《三人行》【短篇小说】:《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
唐朝战神李靖有败仗的记录吗?
1回答·3019关注
李靖这一生没有打过败仗。在1384年前的今天,630年3月27日(农历二月初八),中国唐朝大将李靖大败突厥兵。
    李靖这一生没有打过败仗。
公祭轩辕黄帝典礼一般是每年的什么时候举办?
3回答·1385关注
请问每年公祭轩辕黄帝的祭礼是每年的什么时候会有的?是清明节吗?
    一般公祭黄帝陵的典礼活动大多在每年的清明节这一天,在公历中的日期就是当年清明节,大多是在清明节进行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就公祭黄帝陵的活动来说,自汉以来,历代都有祭祀、修葺、保护黄帝陵的历史记载。这也是一项传统的民俗活动
2023年清明节放假时间表
2回答·1468关注
2023年清明节放假调休表:2023年4月5日(星期三)放假1天,无调休。
    2023年清明只放假一天,不调休,今年的清明节是4月5日这一天
如何同一族谱中编辑不同家庭树,并体现同辈
1回答·309关注
在 编辑家庭树时,能否将另一个 门份的同族成员的家庭树以及同姓氏而不同世系字辈愿进行同谱分系合谱的家庭树按商定靠辈辈次编辑在同一 平面,或体现在同一族谱中?
    修家谱的时候可以选择家谱的格式,这个好像是体现在家谱树上的,应该问一下专门的修谱师
画家黄宾虹的著作有哪些?
1回答·1111关注
黄宾虹主要作品有:《黄山图》、《山林秋色》、《设色山水图轴》、《富春江图》、《峨眉龙门峡》、《松雪诗意图》、《湖山晴霭》、《霜容点碧岚》、《拟孙雪居笔意》、《江行图》等。
    山居烟雨,新安江舟中作等都是他的著作
风筝最早起源于哪个朝代?
1回答·1325关注
风筝由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于东周春秋时期,距今已2000多年。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直至东汉期间,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
    东周春秋时期
梅花在四君子中代表什么?
2回答·2088关注
梅、兰、竹、菊是中国人感物喻志的象征,也是咏物诗和文人画中最常见的题材,号称花中四君子。它们源于人们对某种审美人格境界的神往,也是咏物诗文和艺人字画中常见的题材。
    梅花代表高风亮节的品性、贞洁自爱的君子情操。它的花语是“坚强、高雅、高洁、忠贞”,同时又被民间作为传春报喜的吉祥象征。
青团在北方常见吗?
2回答·1715关注
青团是江南地区的传统特色小吃,青色,用艾草的汁拌进糯米粉里,再包裹进豆沙馅儿或者莲蓉,不甜不腻,带有清淡却悠长的清香。做青团,有的采用浆麦草,有的采用青艾汁,也有用其他绿叶蔬菜汁和糯米粉捣制再以豆沙为馅而成。青团作为祭祀的功能日益淡化,而更多被人用来当作春游小吃。
    青团在南方比较常见,北方也有,但好像没南方这么多,关注这么高
孝庄文皇后是康熙的什么人?
2回答·1978关注
孝庄文皇后是康熙的祖母。孝庄文皇后(1613年-1688年),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亦作本布泰,意为“天降贵人”),蒙古科尔沁部(在今通辽)贝勒博尔济吉特·布和之次女,孝端文皇后之侄女,敏惠恭和元妃之妹。
    孝庄文皇后是清初政治家,清太宗皇太极的妃嫔,她也是蒙古科尔沁部人,科尔沁贝勒博尔济吉特·布和之女,孝庄文皇后是顺治的母亲,所以按辈分来说也是康熙帝的祖母
《海国图志》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1回答·1581关注
《海国图志》是一部介绍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和世界地理历史知识的综合性图书。全书详细叙述了世界各地和各国历史政治、风土人情,主张学习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中心思想。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巨著。
    《海国图志》的大致内容如下:卷一、卷二为“筹海篇”,说明了具体的海防战略战术外,并且提出学习西方制造战舰、火器的技术和养兵练兵之法,主张在国内设置造船厂和火器局。卷三至卷七十,介绍了世界各国地理、历史、风俗、经济、政治和兵备等情况。卷七十一至卷七十三,介绍了中西历法和纪年的情况。卷七十四至卷八十三,介绍了中国地理概况及沿海地区形势。卷八十四至卷九十五,介绍了西方战舰、火器技术。卷九十六至卷一百,介绍了地球天文方面的知识。
古代墓地的制度和起源是怎么样的?
2回答·2254关注
古时“坟”和“墓”是有区别的,坟高而墓平。即“筑土为坟,穴地为墓”。再有“冢”也是坟墓,是高而大的坟墓。“圹”是墓**。“茔”是墓地。
    应该起源于上古时代把
灵泽是什么意思?
1回答·2510关注
《楚辞·王逸》:“思灵泽兮一膏沐,怀兰英兮把琼若。”原注:“灵泽,天之膏润也。盖喻德政也。”灵泽指滋润万物的雨水,亦指君王的恩德。
    就是雨水的意思,这个算是古代的雅称了
风筝起源于哪个朝代?
2回答·2030关注
风筝起源于东周春秋时期,至今已两千多年。据说是墨翟用木头制作出来的木鸟,研制了三年才做出来,这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之后鲁班使用竹子,改进了墨翟所制作的风筝的材质。最后是由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之后,才出现了用纸做成的风筝,在古代被称作“纸鸢”。
    䴝铁式汬唪脌覸
世界戏剧日是每年的几月几日?
1回答·391关注
世界戏剧日是国际戏剧协会创立的一个纪念日,旨在引起全世界人民对戏剧艺术的重视,从1961年开始,国际戏剧协会将每年的3月27日设立为世界戏剧日,便给从1962年开始庆祝。
    世界戏剧日是每年的3月27日,这个节日的意义在于引起全世界人民对戏剧艺术的重视
泡桐树的用处有哪些?
1回答·1410关注
泡桐树可用来作家具、车船衬板、电线压板等。泡桐树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抗病毒等功效与作用。泡桐树的果、花均可入药,能够达到清热解毒的效果。
    可以进化空气,如果种的街道两侧,还可以吸附烟尘;泡桐花里的泡桐素和芝麻素还具有杀虫作用;另外泡桐树的经济价值还很高,其木材可以制作家具和纸张,树叶还可以用来喂牲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