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首页 > 族谱文化
司姓家谱字辈
  司姓家谱字辈:   河北省临西县吕寨镇司氏字辈:“克九玉敬忠,世新月光明”   四川省邛崃市临邛镇司姓:“文。长。源。世。泽。家。声。必。贤。良”   安徽省太和县宫集镇司寨:“修,德,华,道,郎,帮,奎,首,贵,良”   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三唐乡后司村司氏字辈:“殿长安开洪广(光)平万恒春”   某司氏字辈:杜学振山建奎文妹书天正安家光荣长。   河南原阳司氏字辈:玉堂洙洛润温恭俭让良东山钟灵秀奇峰振纲常   山东即墨司家疃司氏字辈:廷大友发进惟元秉忠承广启立克正心希以敦本身系乃永先   山东苏鲁司氏字辈:“明汉思广元增山品吉厚忠信存智昭祥向仁道传为守圣训启真”。   山东淄博司氏字辈:“应大朝学玉宜冠兆传衍继志书维尚礼田勤永修培承先业广敬新常作宗家厚克振宏本端善可恒”。   山东广饶司氏字辈:“玉宜冠兆传延继书维祥文俊朋有尚立田勤功修培承先业广敬新常作宗家厚克振宏本端善可恒”。   山东滕州司氏字辈:“文玉可淑景衍宝(永)广(克鸿瑞)继(振学恩元)尚(增成念金文)德(山玉)贵(品)春(基)秋(厚)”。   山东东阿司氏字辈:“绪承允有志家道统衍传善同德乐兆好恭怀万春继之恒为庆泰瞻向裕方”。   山东泗水司氏字辈:“廷云天传继贵来玉有光衍绪宗先志万世振纲常”。   河南博爱司氏一支字辈:“和民王子洪成复恒永俊振”。   河南博爱司氏一支字辈:“国昌应道宗学洪元克廷绍永启建布”。   陕西山阳司氏字辈:“守金九大德玉进文武昌”。   山西交城司氏字辈:“隆彦大余有昌久永远富贵福禄贞”。   安徽淮北司氏字辈:“尚德长明良献典永文讯全家百事昌各守一必者”。   安徽灵璧司氏字辈:“怀成红文贵(桂)长春勇晓”。   安徽宿州司氏字辈:“广怀金文贵长春勇”。   四川邛崃司氏字辈:“文长源世泽家声必贤良”。   江苏丰县司氏字辈:“明汉思广元增山品吉福(占)”。   山东莘县司氏字辈:“广玉东名立庆尚世泽常”。   河南长垣县司氏字辈:“天百文学庆德中振海发”。   河南夏邑县司氏字辈:“燕俊英贤胜光明道德昌”。   湖北宜昌司氏字辈:“大汉有维员,万世启良贤。文学(才)登金榜,传宗耀龙光。孔孟重礼仪,明圣治纲常。珠玉贞祥瑞,祖德自富贵。”
4876次浏览
师氏家谱字辈
  师氏家谱字辈:   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郑口镇(后香坊村、前黄村、师黄村)、三朗乡师召村、辛庄乡白小麻村、坊庄乡坊庄村,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鲁权屯镇王贤屯村师姓使用的字辈:树恩立本,家庆延长,绍述承志,世守其昌。(注:循环使用)。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浏正街街道办事处、马王堆街道新桥村、马王堆街道办事处荷晏社区)、雨花区(洞井镇联盟村、湘湖渔场南湖大队),常德市石门县楚江镇郭家巷068号,郴州市桂东县,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民安街道办事处光明路、内溪乡内溪村、内溪乡沙湖村、内溪乡吴家村、内溪乡五官村)、岳阳市华容县师姓使用的字辈:一元开万象,盛德立文明,孝友家声远,书易事雁新,克承祖宗泽,续绩大贤英,宝善居长久,傅经复后坤,守业惟勤俭,怡谋本读耕,芳腾兰桂秀,百代庆昌荣。   青海省互助县哈拉直沟师姓字辈:有生发成存,延永申贵宝,守道朝君尚,建树长明志,振治安育国,家旺广积德,立邦多顺理,为文庆增乐,兴善来祥和。   四川省宣汉县厂溪镇师家匾、师家坡、七丘木沟、王家坪等等,师姓字辈:应作为明林,文元达芝承,洪宁大仕友,万代永昌群。目前在洪字辈宁字辈大字辈最多。   四川峨眉山市龙门乡师坪、师河沟一带,师姓字辈:俊守培仙进、昭良辅尚君。   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竹溪县、襄阳市、陕西省安康市、镇坪县、平利县、白河县、旬阳县等师姓宗族字辈:楚大文天连元亨兴国光利贞益明良继述承先志达孝永荣昌忠厚传家远德泽维世长隆运应有兆万邦定平康。目前光、利、贞字辈人最多。
4092次浏览
孙氏家谱全部的字辈
  云南昆明东川孙氏字辈:天思国正顺乾坤世泽长永远开宗义万代显荣华   广西北海孙氏字辈:广建岗山光万公(凯)士(尚)承(业)秀(布)凤(开太)维(如松)文(玉)佩(志)景(学)兆绪(建)东   甘肃孙氏字辈:德衍维有,长发其祥,文运光辉,家裕国宝   重庆涪陵孙氏字派:政梦仕军源,永万祖朝廷,宗继承嗣可,光选昌大云   重庆孙氏字辈:国大世系文,尚益永家定,朝廷源本重,孝友敬添仁,继述光明德,绥和万代春   四川泸州字辈:公友仕文思,节纪承洪玉,正大光明学,孝中进义长,成才登富贵,万世永隆昌   四川涪陵朝拱公班次(民国期间整理):朝世大单文,思毓宗芳定,才廷明本重,孝友敬添人,继承光辉德,荣和万代春   贵州遵义孙氏字辈:国在朝金万文正世荣华。后自续的有,群英福寿长,永久耀乾坤   山东潍坊某支孙氏字辈:元中衍业希垂   山东济南孙氏字辈:永衡玉红加贤庆兆培长振   山东德州孙氏辈分:少晓寿丙加传长   河北沧州孙氏字辈:书铭华锦,兰茂增馨,嘉祥永荫,世育俊英   河北故城孙氏字辈:延毓树金洪学兴世、单玉方田庆加传   安徽孙氏一支字辈:国志永兆宏时来润寿长家隆承福庆元善启……   南阳新野孙氏字辈:学成万明发广照乾坤   江西赣州孙氏辈分:德元亨利贞世太光宏泽文华经国祥千仁万远长   湖北宜昌孙氏一支:大唐光祖德开先宜宝善   湖南张家界孙氏字辈:文明斯自超万代永开法   福建仙游字辈:天王明德承祖武   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孙氏字辈:德忠贤志远善继祖   辽宁阜新孙氏辈分:永杰贞强国义家顺世泽万邦   浙江孙氏一支字辈:会际升平日修绪衍新编支图与翰典光照启后贤
7148次浏览
佘氏家谱字辈
  黑龙江大庆佘氏字辈:......广顺庆福......    重庆涪陵佘氏字辈:显笔荣宋宽福庆安仁定国佐朝廷盛永泰德崇兴   重庆巫溪、巫山佘氏字辈:德庆隆鸣(宣)定(文)添堂仕欣显克国日启朝昌世锡荣光翼贻名扬大开运祚福应发祥义以作述永著馨香   湖北荆州佘氏字辈:应启国以兴文明似必成世代高显祖永远定(正)乾坤   湖北十堰佘氏家谱:“腾及必逢学怀国林泽立文仕振乾坤朝廷先步登桂开枝南秀正君为中龙   安徽太和、越南新郑堂佘氏字辈:“祥龙玉洪朝远天有金培德显祖先清诚敬义光前绪瑞庆昭明世泽延   湖南怀化佘氏字辈:“德映乾万邦朝廷   湖南桃源佘氏字辈:辅永如元必义应友再克廷兴大邦显祖荣宗宽福庆安仁定国佐乾纲孝忠世守芳型懋德礼承先继绪长彝训钦崇同宝鉴贤亲乐利萃嘉祥   重庆丰都佘氏字辈:政文必玉庭希应国合知士世大兆起元浓耀盛时开华成本立发象庆新基忠孝传家远声名著鼎彝   重庆万州区佘氏字辈:嘉仁念积仕有龙子孙开国定恒益泰功成景运昌
3521次浏览
束姓家谱字辈
  束姓家谱字辈: 河南项城束氏字辈:培希子松盛,至兆汝本然,唐钦鸿楷照,增镇法乐天。   安徽舒城束氏字辈:玉志克学,永庆传家宝。   江苏兴化、盐城束氏字辈:子时文定远,富继应有余,诗礼成本大,天加华必长,方正传裔厚,可是在同仁,颜章绍盛举,荣山庆广生。   安徽庐江束氏字辈:大广宗成,裕志克学,仁义礼智信。   江西九江束氏字辈:斯时应自昌,国德日延长。   安徽桐城枞阳疏束氏:斯时应自昌,国德日延长, 仁义礼智信 (十一世 - 二十五世)   安徽合肥束氏字辈:元仕为从道,开明建得中。   安徽无为束氏字辈:业德日言昌,仁智礼志信   江苏丹阳束氏字辈;成有国   江苏泗阳来安束氏与淮安市淮阴区蒋集束氏一样,属于补诗堂,字辈:文以林其名,立可久纯。
3114次浏览
西安半坡遗址
  半坡遗址,有着6000—6700多年历史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聚落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浐河东岸,占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   1953年,半坡遗址被发现。   1954年—1957年,由考古学家石兴邦先生主持,先后对半坡遗址进行了5次较大规模发掘,总计发掘面积1万平方米,发现有房屋遗迹45座,圈栏2座、窖穴200多个,陶窖遗址6座,墓葬250多座以及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约1万件。   2002年—2005年,配合半坡遗址保护大厅改造工程建设的随工清理中,发现了祭祀等重要遗迹和石砚等重要遗物,这对半坡遗址的聚落形态、文化内涵和社会性质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1961年3月4日,半坡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半坡遗址分为居住区、墓葬区和制陶作坊区。居住区由一条大的人工壕沟围绕,区内被1条小沟分为2片,每片中心有1座大房子,周围是小居室。房屋形制有半地穴式和地面建筑2种,房子之间有储藏东西的窖穴。房子周围还发现长方形家畜圈栏、小孩瓮棺葬和幼儿土坑墓。大沟外北边是公共墓地,东边是窑区。   因半坡遗址的发掘,而有仰韶文化半坡类型之名,与同时期确立的庙底沟类型并驾齐驱,推动了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的研究与发展,大面积揭露出半坡史前聚落的局部面貌,建立了遗址博物馆,对聚落形态和中国原始社会历史研究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
2213次浏览
全氏家族来源
全姓,中华姓氏之一,尤盛于湖广地区。 全姓姓氏起源主要有五个: 1、源于彭姓(泉姓) 颛顼帝高阳氏之裔孙陆终,陆终之第三子日籛,为彭姓,封于大彭,故地在今江苏铜山。彭祖之裔孙孚,为周泉府上士,周官泉府为《周礼》中地官之属。泉,也作钱,因官命氏有钱、泉等姓。 其泉氏之后有以同音字全为氏者。在泉府官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职官称谓为姓氏者,称泉氏,后来因“泉”字同音通“全”字,故有人改泉为全,称全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2、源于地名 古有全地(今地不详),住在那里的人有的以地名为姓,称全氏。 3、源于汉族和朝鲜族 出自汉朝时期辽东郡汉军将领全燮。 至明、清时期,大批全氏族人因不堪忍受李氏朝鲜的压迫,纷纷迁回中原,一些被高丽王当年赐姓为王氏者也恢复原本汉姓全氏,世代生息繁衍,形成了今东北三省地区、以及河北、山东、河南、山西等地区的朝鲜族全氏主源。 4、源于改姓 · 由汉代的王姓改姓而来 · 王姓改姓 · 金姓改姓 5、少数民族 · 源于回族 · 源于蒙古族 · 源于满族,属于文化上汉化改姓为氏 出自满清开国元勋郑亲王爱新觉罗·济尔哈朗 出自满族全佳氏 ·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文化上汉化改姓为氏
3348次浏览
处暑是什么节气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处暑”意思是“出暑”,意味着炎热的天气就要结束了。经历了大暑小暑的炎热天气,这时候天气会比较凉爽。处暑也会有很多习俗:   祭祖迎秋   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祝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旧时民间从七月初一起,就有开鬼门的仪式,直到月底关鬼门止,都会举行普渡布施活动。   吃鸭子   “七月半鸭,八月半芋”,古人认为农历七月中旬的鸭子最为肥美营养。处暑这天,老北京人都会去买处暑百合鸭,而江苏地区,做好鸭子菜要端一碗送给邻居,正所谓“处暑送鸭,无病各家”。   放河灯   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在水中放河灯,任其漂流,悼念逝者,祈保平安。   开渔节   处暑以后是渔业收获的时期,中国沿海地区常会在此节气举行多种形式的活动,欢送渔民出海,期盼渔业丰收。   拜土地爷   处暑节气正值农作物收成时刻,农家纷纷举行各种仪式来拜谢土地爷。   泼水狂欢   泼水狂欢不仅云南西双版纳有,在日本,从大暑到处暑的一个月时间内,各地都有组织泼水降温的习俗。
2008次浏览
于姓辈分表
  于姓辈分表:   潍河流域:按照“金水木火土”排列的五行字辈   山东乳山司马庄:思尔尙可载,嗣继维崇新,天年复开姓,间之一同心。   山东省文登市:文崇铭朝学,新富承永祥。熙铭泽恒昌,嘉宁绍远光   辽宁省大连市:山东省乳山市:东司马庄振,洪。忠孝友慈良,西平运祭昌。家训敦睦循,明君主恩光   山东省茌平县:化、振、魁、兆、吉、风、廷、长   山东省潍坊市:是我先民,唯德树敦。钦子克世,吉古永存   山东省济南市:华树洪庆宪,文德继世昌   山东省龙口市黄城集:国世兴,永庆洪祥,忠厚善良,培机可绍,祖德有光   黑龙江肇东市:长继文明志,永承德化恩   黑龙江大庆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万善永为本,家兴国乃昌,景清庭树秀,忠孝翰林芳,厚传家远,立德子殿邦   辽宁省大连市:正、志、钦、周(洲)、德   吉林省榆树市:是福寿康,忠孝贤良   黑龙江省绥化市:永德万福昌,世代保安康   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风运进(海),金光普照,万世长青文   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凤、俊、运、海、进、金、合、光、永、文、顺、继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谦、恭、孝、友、仲、福、正、常   江苏省金坛市:勋华崇国望,清德治家声   江苏省南京市:长春维寿,天锡家祥,祖承世德,福庆增光   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殿、续(学)、海、振、志、占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以起承先荣、贤能继祖德   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振、守、乾、坤、致、泰、运、亨、通、显、承、兴、龙、英、华、月   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永景荣家,朝献广(是繁体)士,少仙(先)业庆,亚圣吉祥   湖北省北部:孝、成、家、大、忠、乾、坤   北京市密云县穆家峪镇水漳村:明、长、克、溪、汉、思、晋、宝、福(改:海)   天津市静海县土河村:宗源树广茂,基业永隆昌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显、永、文、久、祖
5752次浏览
七夕节的由来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来源和“牛郎织女”的传说有关。《诗经》里描写:“跤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服章;睨彼牵牛,不认服箱。” 大意是说天上的织女星无心织绢,却一心一意地想着银河对岸的牵牛星。   从汉代开始,七夕正式成为以女子为主角的节日。《西京杂记》中有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织女向来是心灵手巧的代名词,每逢七夕,古代女子会拜织女“乞巧”,希望在以后的生活里可以心灵手巧,或得到美满姻缘。《荆楚岁时记》记载:“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或陈几筵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女性在这一天通过向织女或织女星祭祀祈祷,以及参与一些穿针乞巧、吃巧果等等的节俗活动,来表达自己希望获得一双巧手的愿望。
2462次浏览
古代兵役制度
  古代兵役制度:   1.商周时期的征兵与甲士制度   我国在商、周时已经有征兵制度。当时规定,每个部落成员在战争期间,都有当兵作战的义务。   军队的核心是王家与贵族子弟,即“三族”与“多子族”所组成。   2.战国时期的常备兵与常备兵考核制度   战国时期,各国相继变法,封建经济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开始建立了郡县制,兵役制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当时已经建立常备兵制度。常备兵是军队的基干,他们都是应把经过考选而来。选时相当严格。   3.秦汉时期的征兵制度   秦统一中国后,便出现了全国规模的征兵制。征兵以郡县为单位,郡守有征发一郡壮丁作战的权力。   4.三国时代的世兵制度   三国时期出现了“世兵制”。“世兵”就是父子世代为兵。   5.世兵制度的进化体:北魏隋唐的府兵制度   南北朝后期,北朝出现了“府兵制”。西魏末年,府兵由六个柱国大将军率领,每柱国下设两个大将军,一个大将军下又有两个开府将军,共有二十四军。   6.唐中后期、宋的募兵制   募兵制是宋朝的主要兵制。当时有四种不同军队一禁军、厢兵、蕃兵、乡兵。禁军是皇帝的亲兵,驻守京师,兼备征伐,是北宋的正规军。它来源于全国招募与选自厢兵、乡兵中的健壮兵丁。   7.元的部落兵制   元朝在取得全国政权前,实行部落兵制。本部落的男子十五岁以上、七十岁以下全部当兵。   8.明的卫所制   明朝实行“卫所制”。军队组织有卫、所两级。   9.清的部落兵制:旗兵制   清朝实行“旗兵制”。起兵伊始,以部落为单位组成“旗”,旗是军政合一的组织,旗民平时为民,战时为兵。
2294次浏览
虞姬墓在哪里
  虞姬是楚汉之争时期楚霸王项羽的爱妾。“霸王别姬”就是讲述楚霸王项羽被困垓下时和虞姬别理的故事。虞姬在故事中也是一个有情有义的女子,在危难关头,她没有弃项羽于不顾,而是舞剑自刎,算是为项羽殉情。   虞姬墓位于安徽省灵璧县城东虞姬镇虞姬文化园内,墓侧曾建有虞姬庙,庙内塑有项羽、虞姬像,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虞姬自刎后,项羽带着她的尸体,向南驰走,不料汉兵追至,项羽无可奈何地丢下了虞姬的尸体。   项羽突围后,虞姬的尸体被来不及突围的楚兵移葬于“霸离铺”东2.5公里处,后来这里出现的村庄就叫“虞姬村”。这即是虞姬墓的来源。   墓前刻有“西楚虞姬之墓”六个大字,墓旁有明代所立虞姬墓碣,拨出专款,依照原样,重修了墓丘,并用县内所产大理石,重刻了墓碑和明清碑碣,还将附近闲散土地并入墓区,形成一座占地近 2000平方米的墓园,并将墓园划分成两个部分,东部为墓区,西部修建了花圃凉亭,作为游人休息喝茶的地方。
2568次浏览
戚氏族谱48个字辈
  戚氏族谱在全国的家族谱中字辈较多,不同的戚氏家谱中所记载的字辈也有所不同,据中华谱库中记载戚氏族谱中的字辈有:“光标廷 茂德启文 明英贤俊 发杨洪大 中正兴治 立志尚品 经邦济世 显祖耀宗” 等。 戚氏族谱其他字辈有:   黔南州戚氏字辈:荣华茂英豪功勋传万代   安顺市戚氏字辈:大紫碧春凤有世山高长仁义礼自信百代永留芳   沂水戚氏字辈: 从二十二世起:兴家立业,德厚泽长,恭宽信敏,俭让温良,文理密察,中正齐庄,承先启后,福禄祯祥   铜仁地区戚氏字辈:旺维宏中有然峰魁光振传家心存厚恒德世荣昌少方立壮志秉正润根基春华展英才业兴永祥宜   六盘水市戚氏字辈:全华汉成茂子友本凤中尚高春必大志正福兴崇培元传万世卓颖畅同条泽润时暘济材良锡贡饶秀士期廷献文章奏绩丰明经昭祖德科第耀宗功   遵义市戚氏字辈:希昌克起秀发达联世芳   黔西南州戚氏字辈:耀达邦贵兴学兆扬乃观世启定振纲常
4099次浏览
瞿氏家谱字辈大全
  瞿氏家谱字辈常见有:“梦文希守志维新大光明祖德昌荣茂英才应代贤国家登秀”等,在全国各地的不同瞿氏家谱中记载的字辈排行也各不相同,以下的瞿氏字辈大全可供参考。   湖北利川瞿氏一支字辈:“达人立邦本钦若道心传明新至止善家德重布宣四海清平际阳和复上元鸿文开泰运圣武启英年百代庆蕃衍浚哲绍光前”。   十堰市瞿氏字辈:光应国元文朝青春育德福修   明家派:“佳存道仕文朝占国定兴广大忠凤林高明启峻英宏永侃泽荣靓丽鹏权东庆羡庚”。   安徽合肥瞿氏宗谱一支字辈:恒泰观谦益,贤林福鼎峰,家传学业,克守先德,世有光华,永保大成。   湖南长沙瞿氏字辈:“应怀先泽取法明贤孝友启迪忠厚长延谨守家训贻养心田门庭易挨德业常传”。   咸宁市瞿氏字辈:万兴海治发熙洪朝文明忠儒伦登云昌永西垂华世代承袭景秀荣章   宜昌市瞿氏字辈:澄 深 溥 博 源 流 久德 泽 汪 洋 融 续 昌百 世 云 仍 能 继 志 千 年 广 祖 耿 余 光傅 家 惟 有 诗 书 业教 子 兼 存 礼 义 方文 俊 万 殊 由 本 共愿 吾 宗 秀 永 成 行   湖南辰州瞿氏字辈:“天大远学朝应仕必胜先永世益昌显万亿进成贤”。   荆州市瞿氏字辈:原二十个字:万金汉廷本,文尔思相云。先锡元承永,世太(远世)洪光新。增加字谱:致尔必芳,咸登辅佐,泽镇忠良,家齐国泰,荣华懋昌,金元绍发,秉宗其祥,诚恩定律,钦受钖长,开基都盛,万居明阳   湖南沅陵瞿氏一支字辈:“万应启国子成君正相贤仕德忠义孝富贵自永远”。   山东滨州瞿氏字辈:“温元仁宏肇锡保彦原道怀光承思一国应汝贤臧朝嘉丕(永)庆珍受维康继志芳名洪儒奕起守鼎孔长”。   瞿氏一支字辈:“天鸿志丹梁扬文国家繉诗书礼义全永发庆昌荣”。   黄冈市瞿氏字辈:万金汉廷本,文尔思相云,先锡元承永,世太洪光兴。致尔必芳,咸登辅佐,泽镇忠良,家齐国泰,荣华懋昌,金元绍发,秉宗其祥,诚恩定律,钦受钖长,开基都盛,万居明阳   景咸支派:“从道咸绍子德思尚廷彦朝仁可士再光先世盛祖德昌荣茂英才应代贤国家登秀士禄位永安传继述斯为美开基兆绪长孝忠廷厚泽久远庆连方”;   瞿氏一支字辈:“开字大德正家帮荣华富贵满平康”。
3431次浏览
古代14岁女子怎么称呼
  中国古代女子14岁称将笄之年。将笄是指古时十四岁的女子。古代女子十五岁就把头发梳拢来,挽一个髻,插上叫做笄的首饰,叫笄礼。   加笄后就表示女子已成年,所以女子到了成年,叫“笄(ji)年”,又称“及笄”。《礼·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将笄,故未及。所以是指女子十四周岁。论年纪虽则一十四岁,身材长成,倒象十六七岁及笄的模样。——《东周列国志》   除了14岁,也可以了解下其他年龄段相对应的称谓:   牙牙:刚出生,还不会说话的婴儿   孩提:2-3岁   始龀:7岁   总角:8-11岁   金钗之年:12岁   豆蔻年华:13岁   及笄之年:15岁   碧玉年华(二八年华):16岁   桃李年华:20岁
4768次浏览
嘉靖为什么不杀严嵩
  嘉靖在15岁登基后,为了追崇正德,刚上台就和大臣们进行了一场“大礼议”之争。严嵩看准了机会,对先皇多加赞扬,因此得到了嘉靖皇帝的赏识,从此开始平步青云。随着官越做越大,严嵩也越来越谄媚,被人称为惟一意媚上,窃权罔利,也成了明朝唯一一个靠青词上位的内阁首辅。   严嵩在整个明朝乃至中国历史上都算得上出名的大贪官大奸臣。但是在严嵩垮台之后,一向冷血的嘉靖皇帝却一改常态,虽然处置了严嵩,勒令他致仕了,但是明显是从轻发落。当时的大臣们都很不服气,反复上书请求诛杀严嵩,但是嘉靖皇帝就是不同意。那么嘉靖皇帝为何对严嵩这么好呢?在他犯了这么大的罪的情况下都不杀他呢?其实原因很简单:   1、严嵩当时虽然是贪官,但是他却处处为嘉靖着想,试问是为百姓着想的大臣活的久,还是为皇帝着想的大臣活的久呢?答案其实大家都知道,人非草木岂能无情,嘉靖虽然冷血,但是严嵩处处为他着想他还是知道的。   2、当时国家混乱,蒙古也不短的侵扰边境,国库里没钱,官员们都在贪墨,这当然会引起民间的骂声。然而嘉靖一心修道,懒得管这些,没人敢骂皇帝,那么身为内阁首辅的严嵩就替嘉靖背锅了。   3、严嵩投嘉靖所好,当时嘉靖喜欢修道,严嵩本来一个无神论者竟然也开始修道,严嵩得到青叶冠后经常戴着。   4、总能急嘉靖所需,当时嘉靖修道需要钱,但是国库空虚,他修道观,炼丹从哪来钱呢?就是严嵩一直在支持他。为了帮嘉靖尽快“成道”,严嵩父子还专门给嘉靖写青词。
2595次浏览
唐姓氏的来源和历史
  唐姓是一个典型的多名族、多源流的姓氏,关于唐姓的姓氏起源,书籍上明确记载的有3个来源:   1、出自祁姓   相传是出自于上古帝王尧的儿子丹朱,丹朱被舜封为唐侯,在西周周成王时期,因为发动暴乱,而后被家住出去封号,遂带领子孙迁移临近西周都城丰镐的杜地为诸侯,或沿称唐氏,或称唐杜氏。   2、出自姬姓   据《姓氏考略》及《世本》所载,周成王镇压唐厚叛乱后又改封自己弟弟叔虞为唐侯,所以,唐叔虞支系的遂以唐为姓氏,并时代使用。   3、出自其他姓氏改姓   历史上关于改姓为唐的有很多,譬如,三国时古羌人、元朝西域人以及清朝满洲八旗塔塔喇氏等氏族。
3310次浏览
良渚文化遗址在哪里
  良渚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长江下游一带。   良渚文化的年代为距今5300-4300年,持续发展约1000年,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考古学文化 。分布于长江下游一带,共发现了136个遗址。良渚古城遗址,是长江下游地区首次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城址,在陕西神木石峁遗址发现之前,是中国最大的史前城址 ,一直被誉为“中华第一城”。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最早的水坝,良渚古城是中国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的一个区域性早期国家的权力与信仰中心。   2018年1月26日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致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正式推荐“良渚古城遗址”作为2019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2019年7月6日中国良渚古城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20年5月,良渚古城遗址入选首批“浙江文化印记”。2021年7月11日,“宫殿巨型木构”展示点正式开放。
2569次浏览
龙山文化
  龙山文化,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约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属铜石并用时代文化。   龙山文化首次发现于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县龙山镇(今属济南市章丘区)而得名。经放射性碳素断代并校正,年代为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距今4000年前)。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省。   龙山文化源自大汶口文化,为汉族先民创造的远古文明。1928年的春天,考古学家吴金鼎在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县龙山镇发现了举世闻名的城子崖遗址。在此之后,考古学家们先后对城子崖遗址进行多次发掘,取得了一批以精美的磨光黑陶为显著特征的文化遗存。根据这些发现,考古学家把这些以黑陶为主要特征的文化遗存命名为“龙山文化”。
2337次浏览
鸿门宴的故事简介
  鸿门宴的故事简介: 项羽得知刘邦入了关中,大怒,立刻回师咸阳,在函谷关外守候,范增已觉出刘邦必成大器,便命项羽设下“鸿门夜宴”一心诛除刘邦,项伯竟顾念和张良故人之情,向刘邦大军报讯,刘邦不得不去。鸿门宴当日,范增早已布下天罗地网,定要把刘邦人头留下,谁知刘邦竟以一跪化解了项羽之怨恨,加之樊哙相助,安然逃脱。   文章叙述的是秦朝灭亡后(公元前206年)两支抗秦军队的领袖项羽和刘邦在秦朝都城咸阳郊外的鸿门举行的一次宴会。全文以刘邦赴项营请罪为核心,连同赴营以前和逃席以后分为三个部分,以曹无伤告密、项羽决定进攻始,以项羽受璧、曹无伤被诛终,按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能否安然逃席两个问题逐层展开故事。   情节跌宕起伏,形象生动鲜明,组织周密严谨,语言精练优美。
2824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