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冷知识】“大娘”不是年纪大,“三郎”本是富贵家:古人的家族排行密码
故情周匝向交亲,新茗分张及病身。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曲尘。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唐宪宗元和十二年清明刚过,被贬在江州(今江西九江)做司马的白居易,收到好友忠州(今重庆忠县)刺史李宣寄来的新茶。好友的关心让身心俱疲的白居易非常高兴,便写下这首《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来表达他对李宣赠予新茶、用新茶来激励自己的感激之情。李宣,就是诗中李六郎。白居易为何要把李宣写成李六郎呢?这就要从古代国人对男子的称呼说起。李,是姓氏。六,是排行。郎,是古人对男子的一种称谓。郎,在现代是非常亲昵的称呼,譬如:新郎、郎君。但是在古代,郎不仅是称呼,也是官职和身份。《古今大战秦俑情》张艺谋剧照电影《古今大战秦俑情》中,张艺谋饰演的蒙天放的官职就是“郎中令”,相当于中央警卫部队指挥官。而郎中令当中的郎,就是秦汉时期一个重要的官职——郎官。郎官,一般由贵族、功臣子弟和身家清白...
新闻动态 | 2018-02-04 -
【阿族说时令】农历小年到底是哪一天?南方人错了还是北方人错了?
小年到家家户户扫房忙,擦窗除尘迎大年。贴上年画拜灶神,祁求来年好运缠。大包小包购年货,人人脸上笑开颜。人们常说“过了小年就是年”。由于各地风俗不同,过小年的日子也不同。北方人说是腊月二十四,南方人说是腊月二十三。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南方大部分地区之所以保留着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古老传统,是因为这一天是传统的祭灶日。江浙沪地区把“腊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称为小年,南京地区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为小年,云南部分地区是正月十六,西南和北方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是除夕。但是在北方,特别是从清朝中后期开始,由于皇家是在腊月二十三举行祭天大典,为了“节省开支”,顺便把灶王爷也给拜了,民间也跟随皇家提前一天,也就是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小年也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气象,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小年来历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
新闻动态 | 2018-02-04 -
【小谱说堂号】山西洪洞大槐树:八百多个姓氏从此迁出,后来都去哪里了?
不论在河南、山东,还是在河北、安徽……大半个中国上了年纪的人都会唱这样一首歌谣流传:“咱是山西洪洞县老鹳窝底下的人。”村里的老人们还会让孩子们看小脚趾甲,说祖上只要是从山西洪洞县老鹳窝底下迁来的,最小的那个脚趾甲都是两瓣的。为什么说是从山西洪洞迁来的呢?这一切要从元末明初的战乱说开去。元朝对老百姓的盘剥是异常残酷。到了元末,水、旱、蝗、疫天灾不断。各地百姓活不下去,纷纷起义。天灾人祸和战乱使中原各省十户九空,人口锐减。与河南、河北、山东、安徽等地相比,山西遭受的战乱和天灾相对较少,社会也比较安定。邻省难民因此纷纷流入山西,使山西人口更加稠密。明朝建立以后,中原地区劳动力严重不足、大片荒地无人耕种、财政收入很少。而山西则是人多地少,资源紧张。朱元璋因此决定采取移民屯田的政策来平衡全国人地关系。从洪武初年至永乐十五年的50多年时间里,明朝政府组织了8次大规模移民,涉及18省近500州县的800...
新闻动态 | 2018-02-03 -
【阿族说时令】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的“立春”,有哪些习气风俗?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首妇孺皆知的二十四节气歌中,第一个“春”字指代的节气就是立春。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又名正月节、岁节、改岁、岁旦等。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干支纪元,以寅月(正月)为春正、立春为岁首,立春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在传统观念中,立春有吉祥的涵义。人们将有“双立春”的农历年视为大吉年份。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在我国传统农耕社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秦汉以前,南北各地风俗文化不同,一些地方岁首礼俗所重的不是阴历元月朔日,而是干支历廿四节气的立春。立春岁首对于传统农耕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重大的拜神祭祖、纳福祈年、驱邪攘灾、除旧布新、迎春等庆典均安排在立春日及其前后举行,这一系列的节庆活动不仅构成了后世岁首节庆的框架,相关的民俗活动也一直流传至今。立春习俗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之...
新闻动态 | 2018-02-03 -
【阿族说帝王】陈桥兵变后,柴荣的儿子神秘,柴姓后人现今何处?
公元960年2月2日(后周显德七年正月初三),大周禁军在开封城北的陈桥驿发动兵变,拥立殿前都点检赵匡胤为皇帝。两天后,周恭帝柴宗训被迫让位给赵匡胤。北宋建立,仍定都开封。赵匡胤“陈桥兵变”之时,周世宗柴荣还有3个儿子活着,可在宋朝建立后不久,其中的2个居然神秘失踪了。这2个曾经的“皇子”究竟去了哪里?他们失踪的背后又有怎样的隐情?在欧阳修所著的《新五代史》中,关于柴荣的后人,有着极为诡异的记录:从这段记录中可以看到,周世宗柴荣一共有7个儿子,前3个都被后汉政权杀了;剩下4个中最大的一个就是后来的小皇帝柴宗训,还有一个柴熙谨在柴荣活着的时候(乾德二年)就夭折了。也就是说,柴荣去世时还有3个儿子活着;可在北宋建立后,柴宗训的另外2个活着的小弟弟居然失踪了。如何处理前朝皇族,特别是皇子对历朝开国皇帝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事情,稍有不慎就会引发国家动荡。数百年后,一个不知所踪的建文帝就闹得朱棣一生心神
新闻动态 | 2018-02-02 -
【小谱说堂号】陇西多贵族,陇西十六大名门望族详解
陇西因在陇山以西而得名,自古为四塞之国,兵家必争之地。陇西在古代孕育了很多的世家大族,并以关陇贵族集团而闻名,现在就陇西的十六大名门望族进行一一详解。陇西李氏:东晋十六国时,陇西李氏在乱世中崛起,自李弇出仕前凉张轨后开始研习儒学,家族社会政治地位上升。南北朝时陇西李氏与赵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并为中原五姓七族高门。李氏的主要郡望为陇西郡、赵郡、顿丘郡、中山郡、广汉郡、渤海郡、襄城郡、江夏郡、梓潼郡、范阳郡、南阳郡等。李氏的主要堂号为陇西堂、青莲堂、太白堂、延平堂、西平堂、赵郡堂、平棘堂、玉树堂、树伦堂、忠愍堂等。唐朝建立以后,李姓成为皇姓,李氏凡十三望,以陇西为第一。陇西牛氏:牛姓的得姓始祖是周代宋国君主宋微子后代、宋国司寇牛父。宋武公时,西戎犯宋,牛父曾率军败敌于长丘,后不幸殉国。因其为国而死,后世子孙即以其字为氏,称牛姓。他们尊牛父为牛姓的得姓始祖。牛...
新闻动态 | 2018-02-02 -
【冷知识】“以我之姓,冠你之名”,红楼梦中的姓名讲究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故事中的人物不仅姓名各有特色,连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称呼也别开生面。下面就来看看书中人物姓名称呼的妙用。用姓氏指代姓名像黛玉和湘云一般别人都会称呼林姑娘和史大姑娘,他们几个同辈之间可以相互称呼名字,但是对于下人和外人就不能也不便称呼名字,借用姓氏代替名字。对于不知道名字的人们,称呼姓氏也很方便,像王夫人、邢夫人、尤氏、尤二姐、尤三姐等。有些人不便用姓氏来称呼的,也可以用名字中的一个字来代称,就像宝二爷、宝姑娘、琴姑娘。贾府的四位小姐更简单,直接用排行来代替姓名,譬如迎春是二姑娘,探春是三姑娘。根据姓氏判断此人的家族和地位古代大家第一次相见的时候,都会互道姓名。只要一听姓名便可以知道这个人可能是谁家的孩子,有怎样的家庭背景,无形中的尊卑差别就形成了。书中有一段宝玉和几个孩子大闹学堂的故事。大家在打架的时候,除了摆道理,还在琢磨各自的家庭背景——背景强的闹一下无妨,...
新闻动态 | 2018-02-01 -
【解密】浙江省十大名门望族,陈姓排名第几,你知道吗?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关于百家姓,我们听到过不少但你知道浙江的名门望姓吗?你知道这些姓氏的起源吗?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寻根访祖了解姓氏背后的故事~刘-浙江第十大姓氏刘姓起源出自祁姓,为炎帝尧陶唐氏之后。相传祁姓是黄帝的后裔所分得的姓氏之一,后来祁氏被封于刘国,亦即今定州唐县。其子孙以国为姓,相传姓刘。史称刘氏正宗。刘姓图腾刘姓代表人物刘松年(约1155-1218),南宋孝宗、光宗、宁宗三朝的宫廷画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于清波门,故有刘清波之号,清波门又有一名为“暗门”,所以外号“暗门刘”。徐-浙江第九大姓氏徐姓起源春秋时期,徐国被楚国打败,国力从此日渐消退,周敬王八年的时候,徐国被吴国所灭,徐国的后裔就称为徐氏,以国为姓,代代相传。徐姓图腾徐姓代表人物徐征(700-765)字慈恩,号瀫水,晚号长源。籍贯浙江信安人,徐洪从弟,系唐朝状元徐晦祖叔父、中华徐氏历史上第一位状元。唐玄宗开元二十...
新闻动态 | 2018-02-01 -
【小谱说堂号】汉高祖、隋炀帝、唐太宗:古代皇帝的谥号、庙号、年号到底有什么区别?
历史上的帝王,我们经常会用汉高祖、汉武帝、隋炀帝、唐太宗来称呼他们,而不是直接叫他们的名字。实际上,高祖、武帝、太宗这些称号,都是他们去世后,后人对他们一生功过是非的评价。可以区分为谥号、庙号。那么谥号和庙号又有什么区别?使用时候要注意什么呢?谥号谥号是古代君主、诸侯、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官方根据他生前事迹、道德修养等情况,给予其一个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据国学大师王国维等人考证,谥号制度形成于西周中期。周朝时,天子、各国诸侯、卿大夫及夫人有获得谥号的资格。汉朝规定只有生前封侯的人死后才有资格获得谥号。唐朝规定职事官三品以上者有资格获得谥号。而文人士子的谥号则由其亲友或门生故吏所赠,称为私谥,与朝廷颁赐的不同,不具备官方性质。谥号最初只有“美谥”、“平谥”,是后人对先人功绩的怀念。而那些作恶或没有贡献的国君,死后就没有谥号。用没有谥号来表示“恶谥”。“恶谥”同样起源于周...
新闻动态 | 2018-01-29 -
【冷知识】中国最新姓氏排名,李姓第一,其中有你的姓氏吗?
2020年底,由人口普查办公室统计列出了目前中国人口最多的前十大姓和人口最多的前300名姓氏。李王张刘陈——中国五大姓,人口近4亿。1.李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7.94%=95,300,000人。2.王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7.41%=88,900,000人。3.张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7.07%=84,800,000人。4.刘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5.38%=64,600,000人。5.陈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4.53%=54,400,000人。6.杨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3.08%=37,000,000人。7.赵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2.29%=27,500,000人。8.黄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2.23%=26,800,000人。9.周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2.12%=25,400,000人。10.吴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2.05%=24,600,000人。中国人口最多的前100名姓...
新闻动态 | 2018-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