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出炉2020“百家姓”第一个还是王姓,最后一个是什么姓你知道吗?
最近,河南修武县的“耍”姓和陕西咸阳的“第五”姓火了,这也让人们关注到了一些生僻姓氏,也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传统启蒙读本《百家姓》。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第五言福,百家姓终。——《百家姓》我们对于百家姓前几句都比较熟悉,但是能背下后面内容的人少之又少。《百家姓》及姓氏《百家姓》是北宋初年,钱塘(杭州)的一个书生编撰的蒙学读物。他将常见的姓氏编成四字一句的韵文,虽然内容没有文理,但读来顺口,易学好记,从而流传开来。《百家姓》的编撰很有讲究,和当时的政治环境有极大关系。如第一个作“赵”姓,是因为宋朝皇帝姓赵,是国姓;“钱”姓则是当时还存在的吴越国王钱俶的姓氏;孙为当时国王钱俶的正妃孙太真之姓;李为南唐国王李氏等等。据历史文献的记载,姓氏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度时期,中国早期出现的姓氏都是女字旁或部首,如姬姓、姚姓等。当时的姓氏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如部落的...
新闻动态 | 2018-02-19 -
【阿族说时令】春节祭祖,各地风俗你了解多少?
“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元素,逢年过节更是老百姓向祖先尽孝道的日子。每逢春节,无论平时如何忙碌,回家和家人一起过年都是一件让人幸福的事。扫墓和祭祖一直是春节的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习俗最早要追溯到上古虞舜时期。因为各地风俗习惯不同,祭祖的过程也有差异。今天阿族就来给大家盘点一下中国部分省份各具特色的春节祭祖习俗。陕西除夕当天早上,家家房户贴对联和门神,屋里挂上年画。到了下午,家中的男人要到祖坟前去请先人。由族中长子领头,在坟前先从高位祖先请起,依辈分大小将祖先一一请全了才能回家。除夕晚上,在家中先人的灵前献上一碗饭,然后从家长开始,家庭成员依次向先人的牌位上香、磕头。磕头必须五体投地。大年初一早上,天还没有亮,第一碗臊子面要献给先人,之后全家一起祭拜祖先,祭拜过后才开始吃饭。从初一到十五,每天一早一晚,家人都要到先人灵前祭祀,并注意及时续上香火。正月十五晚上家长撤去先人灵前的祭品,挑上...
新闻动态 | 2018-02-09 -
【春节祝福】春节过年古诗大全!
爆竹声声除旧岁,牛年牛气喜迎新!春的到来,需要诗的陪伴,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在诗乡团圆中迎新年,庆新春!春节过年古诗大全1《元日》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2《癸巳除夕偶成·其一》黄景仁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3《癸巳除夕偶成·其二》黄景仁年年此夕费吟呻,儿女灯前窃笑频。汝辈何知吾自悔,枉抛心力作诗人。4《凤城新年词》查慎行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5《迎春》叶燮律转鸿钧佳气同,肩摩毂击乐融融。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6《人日思归》薛道衡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7《除夜雪》陆游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8《拜年》文征明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9《除夜作》高适旅馆寒...
新闻动态 | 2018-02-09 -
2020年最新百家姓排名公布,王李张刘陈依旧名列前五
2月8日,公安部发布《二〇二〇年全国姓名报告》。“王”“李”“张”“刘”“陈”依旧名列前五,五大姓氏人口总数占全国户籍总人口的30.8%。2020年“百家姓”中新生儿登记姓氏最多的是“李”,共72.6万人,最少的是“顾”,仅1.7万人。一、姓氏情况1、按户籍人口数量排名,“王”“李”“张”“刘”“陈”依旧名列前五,五大姓氏人口总数占全国户籍总人口的30.8%。2、2020年出生并已经到公安机关进行户籍登记的新生儿共1003.5万,其中男孩529.0万,占52.7%,女孩474.5万,占47.3%。3、2020年“百家姓”中新生儿登记姓氏最多的是“李”,共72.6万人,最少的是“顾”,仅1.7万人。4、“欧阳”是第一大复姓,有111.2万人。5、欧阳之外的其他常见复姓人数为:“上官”8.8万人、“皇甫”6.4万人、“令狐”5.5万人、“诸葛”4.8万人、“司徒”4.7万人、“司马”2.3万人...
新闻动态 | 2018-02-08 -
【时讯】春节陵园公墓关门怎么办?网上祭拜帮您足不出户追思先人
春节扫墓、祭拜先人、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优良传统,是人们弘扬孝道亲情,促进家族成员凝聚力的重要活动。但每到清明、冬至、春节等祭拜高峰时节,家家户户焚香烧纸、燃放鞭炮,也引发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森林火灾等问题。近年来,随着中国老龄人口快速增长,给陵园墓地行业带来持续增长的同时,也让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国家开始出台各种政策限制胡乱占地,树葬、海葬等新型殡葬方式逐渐兴起。很多公墓陵园开始思考更加健康、安全的业务模式。国家和政府也意识到平安、文明、绿色祭拜的迫切性。2020年以来,为了减少人群聚集带来的风险,全国陆续暂停了春节期间各大陵园、公墓的对外开放服务,让线下祭扫面临更大挑战。如今年关将近,很多人都给族谱网留言:春节期间陵园公墓都关门了,想扫墓都没地方去,家里也没地方,怎么办?国家推动,政策保障为了满足人民群众追思先人的精神文化需求,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网络强国建设、“放管服”改革...
新闻动态 | 2018-02-08 -
【新年祝福】牛年到,祝福提前到!
竹爆平安,春节来临!祝福亲人,财源滚滚!祝福朋友,牛年亨通!族谱网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春节的提前祝福语,欢迎大家阅读。春节祝福:老少皆宜篇1.爆竹声响满地,烟花灿烂印笑颜。热闹喜庆的春节飘然而至;可以不总结可以不-起过年,但是却不能忘记给你一问候的短信:新年快乐,事事顺心!2.喜鹊枝头报喜,风来梅花带雨,人人喜迎春节,炮竹声声不息。平安吉祥开道,财富好运蓄积。亲朋高聚一堂,举杯换盏惬意。短信礼薄义重,愿你一切如意!3.年初二,回娘家,父母脸上笑开花。沏一杯,幸福茶,其乐融融话牵挂。煮一碗,长寿面,福寿百年体康健。熬一钵,五果汤,幸福甜美源远长。春节快乐!4.工作是船,健康是帆;节日如岸,家似港湾;洗尽征尘,绽开笑脸;借助短信,送去祝愿;醒来是笑,入睡是甜;心遂人愿,幸福永远!春节快乐!5.春节的钟声敲响祝福,漫天的雪花洋溢温馨,春节的笑声充满快乐,我在你的手机里装满温情。这就是我的春节礼物...
新闻动态 | 2018-02-08 -
【小谱说堂号】古代浙江16大家族,绍兴6个,湖州6个,孙权后人也在其中
浙江省素有鱼米之乡之称,自古以来就是人民繁衍集聚之地,古代浙江形成了很多的世家大族,他们相互联姻,共同成长为一等一的门阀大族,绵延不绝。现在就古代浙江的十六大名门望族进行一一详解。会稽虞氏会稽虞氏是六朝时期江东世家大族,会稽四姓之一。虞氏自两汉之际南迁会稽余姚后,在汉末开始迅速发展,历六朝而不衰。虞氏允文允武,与各方关系处理得当,维持家族长盛不衰。虞姓的郡望主要有济阳郡、会稽郡和陈留郡。虞氏会稽堂,以望立堂。会稽贺氏会稽贺氏为会稽四姓之一。会稽贺氏出自东汉汝阴令庆仪曾孙庆纯之后,属于因避帝王之讳改姓为氏。贺氏得姓是在今浙江绍兴一带,从一开始起就是当地一大望族。故族人自改姓为贺氏以后,就以会稽为其堂号、郡望。会稽贺氏在汉、魏六朝时期,他们与同郡的虞、魏、孔三姓并称为会稽四姓。贺氏郡望主要有广平郡、会稽郡、河南郡、济南郡、陈留郡、青州、忻州、蔡州、密州。会稽孔氏会稽孔氏为会稽四姓之一。孔氏于东...
新闻动态 | 2018-02-07 -
【冷知识】从姓氏字辈看中国历史上八次重要的北人南迁
很多南方朋友在查阅家谱字辈表时会发现,自己这一支的姓氏往上几代或十几代,经常会标注在某个时间从某某地方迁徙而来。导致姓氏家族大规模迁徙的最重要原因就是战乱,且大多是从北方迁徙到南方。族人在来到新的聚居地后,往往会重开字辈。因此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大多数姓氏,往上都能追溯到某个古老的中原姓氏上。中国历史上大规模北人南迁有八次,小规模南迁更是不计其数。秦朝征服岭南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开始着手平定岭南地区的百越之地。始皇帝二十八年(前219年),秦始皇派屠睢为主将、赵佗为副将率领50大军征讨岭南。秦军分5路,先占领番禺一带(今广东)并留军驻守,另外30万秦军西赴广西地区与当地的越人作战。战争胜利后,秦王朝将岭南地区划入版图,南征军团也留在当地。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官方大规模移民和开发岭南地区。秦末大乱,任嚣病逝,赵佗趁机割据岭南,将南征军团截留在岭南建立南越国。永嘉南渡永嘉(307—313年)是晋怀...
新闻动态 | 2018-02-07 -
很多南方朋友在查阅家谱字辈表时会发现,自己这一支的姓氏往上几代或十几代,经常会标注在某个时间从某某地方迁徙而来。
很多南方朋友在查阅家谱字辈表时会发现,自己这一支的姓氏往上几代或十几代,经常会标注在某个时间从某某地方迁徙而来。导致姓氏家族大规模迁徙的最重要原因就是战乱,且大多是从北方迁徙到南方。族人在来到新的聚居地后,往往会重开字辈。因此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大多数姓氏,往上都能追溯到某个古老的中原姓氏上。中国历史上大规模北人南迁有八次,小规模南迁更是不计其数。秦朝征服岭南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开始着手平定岭南地区的百越之地。始皇帝二十八年(前219年),秦始皇派屠睢为主将、赵佗为副将率领50大军征讨岭南。秦军分5路,先占领番禺一带(今广东)并留军驻守,另外30万秦军西赴广西地区与当地的越人作战。战争胜利后,秦王朝将岭南地区划入版图,南征军团也留在当地。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官方大规模移民和开发岭南地区。秦末大乱,任嚣病逝,赵佗趁机割据岭南,将南征军团截留在岭南建立南越国。永嘉南渡永嘉(307—313年)是晋怀...
新闻动态 | 2018-02-07 -
相比中原,江南比较安定。许多北方士族、大地主带着家人向南逃难
很多南方朋友在查阅家谱字辈表时会发现,自己这一支的姓氏往上几代或十几代,经常会标注在某个时间从某某地方迁徙而来。导致姓氏家族大规模迁徙的最重要原因就是战乱,且大多是从北方迁徙到南方。族人在来到新的聚居地后,往往会重开字辈。因此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大多数姓氏,往上都能追溯到某个古老的中原姓氏上。
新闻动态 | 2018-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