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族讯】山东临沂杜氏宗亲会圆满召开
仲夏时节,清风徐来,山东省杜氏宗亲会长杜文忠携著名书画家杜明华、杜芳霞、杜玉元等一行五人到临沂进行走访联谊,并应邀出席杜小荃艺术馆开幕式。省宗亲会向临沂杜氏宗亲会赠送墨宝,杜元林、杜甲富、杜佃忠、杜明君、杜广胜、杜涛、杜希刚等宗亲陪同。山东省杜氏宗亲于2017年底在菏泽成立,成立以来,在杜文忠会长领导下,全方位密切团结联系省内外杜氏宗亲,爱国爱家,弘扬孝道,传扬杜氏家风,深受各地宗亲好评!当天上午,现代著名艺术家,临沂杜氏十九世杜小荃艺术馆开幕,全国知名艺术家汇聚一堂,交流学习,菏泽宗亲杜明华、杜芳霞等赠送墨宝,表示祝贺!临沂市杜氏宗亲会常务副会长杜元林、杜甲富副会长为杜小荃宗亲颁发名誉证书。开幕仪式后,杜氏宗亲合影留念。杜姓知识科普杜姓姓氏起源:1、以国名为姓起源2、以先祖名为姓起源3、以官职为姓起源4、出自杜康,杜姓第一人是酿酒鼻祖杜康5、出自姜姓,为神农氏的后代6、源于祁姓,为帝尧的...
新闻动态 | 2018-01-25 -
【冷知识】20个中华姓氏冷知识
1、中国有23813个姓氏,目前在用姓氏共计6150个。2、“百家姓”收录了568个姓,,其中单姓444个,复姓124个。涵盖的人口占全国户籍人口总量的近85%。3、王姓的人最多,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河北,其次是李、张、刘、陈。4、笔画最少的姓为“一”,由乙姓衍化而来。5、笔画最多的姓有30笔,即“爨”,读作cuàn。6、字数最多的姓是藏族十字姓“伙尔川扎木苏他尔只多”。7、“柴米油盐酱醋茶”、“红绿赤橙青蓝紫”分别都是姓。8、2018年,有110万人同时使用父姓和母姓。9、台湾姓陈、林的人最多,其次是黄、张、李、王、吴、刘、蔡、杨。10、死、尿、操、毒、宰父、是、党、胖、别、粘、羊舌、母、仇、黑、苟、牛、吴、老、贾、提、宫、史、朱、李,被网友评为最难起名姓氏。11、十二生肖作为姓氏依然存在,但已经很罕见,很多人改姓,猴改候侯,狗改苟,蛇改畲。12、“姓”与“氏”最早是两回事,比如秦始皇...
新闻动态 | 2018-01-25 -
【解密】永嘉南渡:《上阳赋》背后的汉民族姓氏大迁徙
热播剧《上阳赋》中,男主萧綦的原型是辛弃疾的偶像刘裕。剧中王、谢、桓、庾都是借鉴了东晋的几个大世家门阀。王儇被许配给萧綦,主要还是因为其父王蔺想笼络萧綦手中的20万宁朔军。不光琅琊王氏觊觎这支军队,其他各方势力也在争相拉拢。这支极为厉害的宁朔军,在真实的历史也有原型,即东晋北府兵。历史上的北府兵比电视剧中更能打。北方流民,国仇家恨东汉末年,群雄逐鹿,地方豪强纷纷招募壮士,组建私人部曲。即便西晋一统后,私人部曲依旧在豪强士族中存在。“八王之乱”摧垮了西晋统治,也让匈奴鲜卑羯氐羌等胡族势力得以进入中原。幸存下来的司马氏南渡江东,在南方士族门阀的扶持下建立东晋。北方的豪门大族则依靠私人部曲则聚居在江淮之间,在南北势力之间周旋。另外一些衰落的家族,其部曲散入民间,和北方百姓一起来到南方成为流民,依附于世家大族。《闻鸡起舞》的主人公之一祖逖(另一人是刘琨),便是当时祖姓家族的宗族族长。祖逖,出身范阳...
新闻动态 | 2018-01-22 -
【阿族说帝王】陈叔宝:荒唐好色偏又迷之自信的亡国之君
过江咫尺迷楼,宇文化及,便是韩擒虎。井底胭脂联臂出,问尔萧娘何处?清夜游词,后庭花曲,唱彻江关女。词场本色,帝王家数然否?《念奴娇·胭脂井》——清·郑板桥公元589年1月22日,大将贺若弼、韩擒虎率隋军南征,渡江打到建康城外。南陈大势已去,后主陈叔宝带着贵妃张丽华和贵嫔孔氏仓皇躲进景阳宫旁的一口井里。这位让陈叔宝国家亡了都舍不得丢弃的张丽华,究竟是何许人也?张丽华出身贫寒,家以织席为生,10岁时被选为陈叔宝良娟龚氏的侍女。《陈书》和《南史》中描述:张贵妃发长七尺,鬒黑如漆,其光可鉴。特聪慧,有神采,进止闲华,容色端丽。每瞻视眄睐,光彩溢目,照映左右。尝于阁上靓妆,临于轩槛,宫中遥望,飘若神仙。魏徵在《隋书》里描述:“张贵妃、孔贵嫔,并有国色,称为妖艳。”自古才子爱佳人陈叔宝第一次看到张丽华就惊为天人,经常给她写诗。好不容易等美人长大,陈叔宝愈发迷恋。张丽华很快就为他生了一个儿子,即后来的太...
新闻动态 | 2018-01-22 -
【小谱说堂号】中国最牛的祠堂,村里的老人表示,谁敢动我把你们集团收购了!
在深圳有处跟大城市里的高楼大厦很不匹配的建筑物,它就是位于深圳市中心位置处的一座祠堂。据说这可不是一般的祠堂,而是一座拥有七百年历史,从古代流传至今的祠堂。它位于高楼大厦下面。由于村民们极力保护这一古建筑,当时因为村民所说的一句话,因此就把这一祠堂称为深圳:最牛祠堂。在它的周边都是现代化快节奏的生活,而这一祠堂则显得那样的宁静与祥和。为了保护好这一祠堂,村民称:“谁敢拆的话,我就把谁买下来,进行兑换”。这一祠堂就是大名鼎鼎的郑氏宗祠,它建造于明代,后来由于太过老旧对他进行了修缮,但是祠堂的整体结构并没有动过,依然保持着清代时的风格。大冲村起初并不叫这个名,而被称为大涌村,位于深圳南山区桃园街道上。在宋末元初时,有位郑氏家族来到这里,领头的则是郑氏家族的郑圣举,他是郑柏峰的第八代孙,他们在这里辛勤劳作,结婚生子,繁衍后代,后来就在这里扎了根。家族随着成员的增长,也逐渐变得势力越来越强大。自那...
新闻动态 | 2018-01-21 -
【养生】人到中年,如何做好冬季健康防护?
中年养生01合理膳食多种食物组成的平衡膳食是人体获得适宜能量和充足营养素的基础,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日常饮食要注重巧妙搭配、合理烹调。注重主食粗细搭配,副食荤素搭配。培养清淡口味,使用盐勺和油壶,少吃高盐和油炸食品,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多饮白开水、淡茶水。02文明用餐分餐和使用公筷、公勺可以降低疾病传播的风险。提倡家庭成员固定餐具,使用公勺公筷,有条件可以分餐。避免帮助孩子咀嚼食物、与孩子共用餐具等做法。接触和食用野生动物都会增加罹患疾病的风险,每个人都应保护野生动物,尊重自然,拒绝食用野味。03科学健身规律、科学地进行身体活动,既有助于提高机体抵抗力,又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等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还可帮助保持健康体重。提高身体活动意识,培养运动习惯,将身体活动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要掌握科学运动技能,避免运动损伤,少静多动,减少久坐。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天宜
新闻动态 | 2018-01-21 -
【阿族说时令】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吃什么最养生?
大寒今天是农历腊月初八,是喝热气腾腾腊八粥的腊八节,也是二十四节气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大寒,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这个气节处在三九、四九时段,此时寒潮南下频繁,是一年中的最寒冷时期。虽然在冬至节气是北半球太阳高度最低的时候,但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却是在冬至节气以后的小寒、大寒节气,尤其是大寒节气。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度大,南北地区在气候上有很大的差异。根据我国长期以来的气象记录,在北方地区大寒节气是没有小寒冷的;但对于南方大部地区来说,却是在“四九”的时候最冷,因此大寒节气要比小寒节气更冷。俗话说“过了大寒,又是一年”,大寒一过,意味着一年就要结束了。大寒恰巧在每年的立春前后而且近年,所以也是年味最浓的一个节气,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开始为过年做准备了,所以也有了“大寒迎年”的风俗。“大寒迎年”十大风俗民间通常在大寒至农历新年这段时间,准备一系列迎新活动,大致归纳起来有十大风俗。分别是...
新闻动态 | 2018-01-20 -
【阿族说帝王】茂陵祭祖:感受一代雄主的丰功伟绩
2020年,陕西省汉文化研究中心、陕西省刘氏联谊总会一行百余人来到咸阳郊外的茂陵,穿越古今,在厚重的历史文化里探寻传统魅力,在灿烂的当代文化中坚定文化自信,在庄严的寻根祭祖时感受民族凝聚力,祭祖寻根。茂陵是汉武帝刘彻的长眠之地。刘彻(前159—前87),汉景帝刘启之子,7岁被立为皇太子。公元前140年1月19日登基,是西汉的第七位皇帝。刘彻16岁登基,执政期间,开疆扩土,国威远扬。他任用贤才,开辟丝绸之路,首次开创察举制,颁布推恩令,实施盐铁官营,采取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又在晚年穷兵黩武、冤杀太子刘据,不得已写下罪己诏,堪称与秦始皇并称的一代雄主。今天阿族就来给大家讲一讲汉武帝刘彻是如何开创西汉王朝的鼎盛局面的。行推恩令,加强集权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刘彻颁布推恩令,即诸侯可以把封国的土地分给儿孙去建立更小的诸侯国,把诸侯的领地一层一层的分割。新的侯国就脱离原来王国的限制,地域独立...
新闻动态 | 2018-01-19 -
【实讯】农村地广人稀,为什么说病毒传播风险更大?
有专家表示,随着春节假期的即将到来,病毒在农村传播的风险很大,甚至要高于人口密度极大的城市。很多人不理解这究竟是为什么?觉得农村明明地广人稀,为什么反而风险会更大。这是因为:健康防护知识掌握不够农村老乡亲的受教育水平比较低,他们对于科学知识的了解较少,甚至不知道病毒是什么东西。有很多人只知道,戴口罩可以降低病毒感染到自己的风险,于是就自己制作了一个口罩来使用。事实上,自己制作的口罩是达不到防护效果的,最多只能起到保暖的效果。所以,在知识水平不够的情况下,很可能就会防护措施做得不到位。农村人更喜欢互相串门虽说城市的人口密度比较大,但往往都是不互相串门的。大部分人连自己的邻居长什么样子都不清楚,更别说接触了。但是在农村,乡里乡亲热情好客,互相串门极为普遍,给病毒的传播制造了机会。外出务工者极多农村的青壮年平时外出打工赚钱,分散在全国各地。只有逢年过节才返回家乡。高铁、普通火车、长途汽车等密集封...
新闻动态 | 2018-01-19 -
【阿族说帝王】茂陵祭祖:感受一代雄主的丰功伟绩
2020年,陕西省汉文化研究中心、陕西省刘氏联谊总会一行百余人来到咸阳郊外的茂陵,穿越古今,在厚重的历史文化里探寻传统魅力,在灿烂的当代文化中坚定文化自信,在庄严的寻根祭祖时感受民族凝聚力,祭祖寻根。茂陵是汉武帝刘彻的长眠之地。刘彻(前159—前87),汉景帝刘启之子,7岁被立为皇太子。公元前140年1月19日登基,是西汉的第七位皇帝。刘彻16岁登基,执政期间,开疆扩土,国威远扬。他任用贤才,开辟丝绸之路,首次开创察举制,颁布推恩令,实施盐铁官营,采取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又在晚年穷兵黩武、冤杀太子刘据,不得已写下罪己诏,堪称与秦始皇并称的一代雄主。今天阿族就来给大家讲一讲汉武帝刘彻是如何开创西汉王朝的鼎盛局面。行推恩令,加强集权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刘彻颁布推恩令,即诸侯可以把封国的土地分给儿孙去建立更小的诸侯国,把诸侯的领地一层一层的分割。新的侯国就脱离原来王国的限制,地域独立,...
新闻动态 | 2018-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