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谱说堂号】宗族祠堂与祠堂文化 (下)
祠堂的文化意义祠堂是家族或宗族权力和经济文化的象征和标志。它在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中,宗族地域集团及家族血缘组织在对封建法制的辅助和补充,维护封建统治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是历代统治者治国安邦的重要辅助手段。唐、宋之后,这些家族、宗族组织逐趋严密,它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和规范各地的族众、家庭和个人的思想行为,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稳定社会的作用。这种上层建筑的基础,当然是这种传统文化的本身。祠堂文化这门博大精深的传统知识体系,在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时期,得到了长足的发育和发展,宗祠谱牒文化和我国的编年国史、各地方志构成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三大主流文化。祠堂文化所表达的内涵,其实也就是先民的传统生活中的一种记录形式,它的主体是尊贤、祭祖,是对这种思想精神的思考、理解和信仰的过程,它的范围就是一种有序的、丰富的祠堂文化,它是包容并蓄汇海纳百川,又滋润万物化成一体的知识体系,体现了封建社会宗族世家、同姓地域组织...
新闻动态 | 2018-01-18 -
【养生早知道】营养是鸡蛋的14倍,牛奶的7.5倍,冬季多吃,抵抗力提高10倍!
沙棘沙棘,又名醋柳果、酸刺果,是2亿年前的物种,也是地球上较为古老的植物之一。相传成吉思汗远征欧亚大陆时,因路途遥远不得不将体弱多病的战马弃于沙棘林。凯旋的时候,路过那片沙棘林发现,那些战马不仅没死,反而恢复往日神威。于是下令将士出征随身携带沙棘果,将士吃了沙棘果精神抖擞,体力充沛!1977年,沙棘作为中药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确立为药食同源珍贵资源,将其列入即是药品又是食品的管理范围,为药食同源植物之首。《四部医典》共156章,其中约有30章记载了沙棘具有祛痰止咳、利肺、化湿、壮阴、升阳的作用,有60余处记载了沙棘的强阴益精和健脾养胃与破病治血等功效,而且还有沙棘的汤、散、丸、青、酥、灰、酒7种制剂与84种沙棘的配方。不但四部医典有记载像著名的《本草纲目》《月王药诊》《饮膳正要》《晶珠本草》《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等各大医书古书中都详细记载了其功能功效。沙棘的营养价值沙棘的营养成分...
新闻动态 | 2018-01-18 -
【族讯】潮州江夏文化研究庆典
冬日酷寒,韩江犹暖岁月久远,宗情不淡2021年1月9日,受广东潮州江夏文化研究会之邀,平和江夏黄氏源流研究会委派代表参加“潮州江夏文化研究会第四届理事会就职典礼暨新春团拜会”。从平和县城出发,75分钟即可到达潮州市区,方便快捷的高速公路拉近了两地宗亲的距离。我们一行五个人来到了召开会议地址---位于韩江畔的临江酒店,主办方潮州江夏文化研究会接待组已在大堂迎接各地宗亲的到来。接待我们的宗亲呾着潮州话,字正腔圆,犹如平和潮剧里的腔调,十分亲切,都是黄氏血缘的“家地人”。东道主安排好我们的住宿,在宽敞干净的房间里,宗亲们放下行李就开始泡起工夫茶,相互之间开始交流起来,比对族谱、畅聊渊源,毫无隔阂感,这就是中华宗族血缘的力量,黄氏认同可以跨越千山万水,念诵认祖诗句更是一见如故,不再陌生。欢迎晚宴设在临江酒店四楼,来自潮州、汕头、潮阳、海丰、陆丰、揭阳、潮南、惠来、广州、澄海、平和、漳浦、诏安、南靖...
新闻动态 | 2018-01-15 -
【阿族说帝王】不被看好却逆袭称帝,他究竟是幸运还是有实力?
汉文帝刘恒生于公元前203年1月15日,是汉高祖刘邦第四子,曾受封代王,是西汉的第五位皇帝。汉文帝刘恒刘恒在位23年,期间体恤民情、勤于政事、轻徭薄赋,让汉朝一步步从“楚汉战争”和“诸吕之乱”的创伤中走出,逐步走向强盛。然而这位中国历史上的千古明君,一生所经历的苦难与艰险众多,甚至能用如履薄冰来形容,同时也是一位极为幸运的皇帝。幸运的“漏网之鱼”刘恒母亲薄姬本是魏王豹的姬妾,后来魏国被汉军攻灭,薄姬成为俘虏,被好色的刘邦纳入后宫,春风一度生下了刘恒。但当时刘邦最宠爱的是戚夫人,薄姬尽管生下了儿子,在后宫里却不受重视。母亲不得宠,刘恒自然也没能得到刘邦太多关注,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庶出皇子。母子俩一直过着战战兢兢,朝不保夕的日子。正是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下,刘恒在母亲薄姬影响下渐渐养成了谨慎小心、沉稳内敛、坚毅刚强的性格。8岁那年,刘恒在吕后的授意下被封为代王(今山西北部,靠近匈奴的边境),从此远...
新闻动态 | 2018-01-15 -
【解密】中国十大神秘帝王陵墓,排名第一的迄今未曾找到
帝王,生前受人敬仰,死后依然能够给人无限的追思。帝王陵墓每每有着各种各样的传说和谜团,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中国最神秘的十大帝王陵墓。第十名:唐昭陵唐太宗李世民于公元649年驾崩,被安葬在西安城郊九峻山的昭陵。昭陵不仅有李世民的墓,还包括了一百多座陪葬墓。但李世民墓的确切墓穴位置一直是一个谜团。诗人杜甫曾经在《重经昭陵》中写道:“灵寝盘空曲,熊黑守翠微。再窥松柏路,还见五云飞。”昭陵工程是由唐代著名工艺家阎立德、阎立本两兄弟精心设计的。也有人说,唐昭陵已经被盗过,在美国的博物馆就有被盗的李世民爱马的雕像。第九名:马王堆汉墓马王堆汉墓在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东郊四千米处的浏阳河旁的马王堆乡,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轪侯利苍的家族墓地。有人把它誉为汉民族的地下文化宝库,西方人称之为东方的“庞贝城”。其中最为神秘的当数马王堆汉墓千年不腐女尸,素有“东方睡美人”之称,她为世界医学提供无双范本。随着地下文物不
新闻动态 | 2018-01-14 -
【小谱说堂号】宗族祠堂与祠堂文化(中)
祠堂的主要功能1、祠堂是祖宗神灵聚居的地方,供设着祖先的神主,祭祀先祖就是祠堂最主要的功能。每逢春秋祭祀,全族聚会,齐集桐堂,由族长或宗子主持,作礼设祭。清明扫墓,先到祠堂,祭神主,然后分别至各房各家的墓地祭扫。通过祠堂祭祀,使族人常瞻仰先祖仪容,唤起家族团结。依靠血缘关系的纽带,形成和维系宗族制度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支持,维护和巩固族权地位,即通过敬宗以收族。祭祀主要在春冬两季进行,春祭“清明”,称“清明会”;冬祭“冬至”,称“冬至会’。祭祀过程中,一族的男子备好牲礼等祭祀用品,欢聚宴饮。有势力的族人还可以搭台唱戏,以供全族欢乐。这种祭祀活动,在崇奉祖先的同时,也达到了后代入祖归宗的目的,确立了每一个人在宗法社会里的血缘归属。古人认为祭祀乃“国之大事”,列为五礼之首。祭祀务在孝敬,以尽报本之诚,十分讲究祭祀气氛的庄重肃穆。古代人们认为,祖先的灵魂经过祭祀仪式后可以附于神主牌位之上。所谓神主就...
新闻动态 | 2018-01-14 -
【阿族说时令】农历十二月为什么被称为腊月?腊月有哪些习俗?
腊月歌二十三,糖瓜粘二十三小年,灶王爷上天二十三小年,灶王爷上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猪肉二十七,杀肥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为什么把农历十二月称为“腊月”呢?农历十二月俗称为岁尾,有腊冬、残冬、穷冬、腊月、冰月、余月、极月、清祀、冬素、大吕等30多种称呼。其中,人们最熟悉和熟知的当属“腊月”。古人非常重视祭祀,认为祭祀乃是“国之大事”,把岁终祀祖先、祭众神的祭奠仪式称为“腊”。商朝时,每年春夏秋冬四次大祀,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其中冬祀规模浩大,礼仪隆重。后来就把冬祀称为“腊祭”,就是在腊月合祭众神,十二月也就成了“祭祀之月”的腊月,把举行冬祭这天称为“腊日”。“腊日”的日期最早并不固定,不同地方的日期都不相同。到了汉朝,官方规定冬至后第三个戍日为“腊日”,祭祀诸神和祖先。古代生产力底下,老百姓,特别是农民,一到冬天就“猫冬”了。尽管不...
新闻动态 | 2018-01-13 -
【小谱说堂号】宗族文化中这些名词的含义,你都知道吗?
【祖】“祖”字在甲骨文里是“且”字,是男性崇拜的体现;左面的“示”表示神主,是灵魂崇拜的体现,这个字是两种崇拜的结合体。《说文解字》里提到:“祖,始庙也。”这也就是说,最初“祖是祭祀男性始祖的宗庙”。在现代汉语中,“祖”不仅指祖先,还指偏父系社会中的上N辈,代表了人类血缘的开始,后来被引申为各行之始、万物之源。
新闻动态 | 2018-01-12 -
【中华名臣谱】性格刚强、敢骂皇帝的一代诤臣,最后的结局是怎么样的?
海瑞(1514年1月12日-1587年11月13日),字汝贤,号刚峰,海南琼山(今海口市)人。海瑞一生经历了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海瑞是明朝著名的清官,在任期间一心奉公、政绩卓越,被世人成为“海青天”。那么,历史上的海瑞最后又是什么结局呢?海瑞的先祖原本居住在福建,后来迁居广东,最后在海南岛安家落户。海瑞的曾祖父曾担任广州卫指挥,是正四品武职;祖父则在福建松溪县当了知县;叔叔曾是四川道监察御史。他父亲虽是个没有官职的“廪生”(地方政府提供膳食的生员,相当于后备官员),但依旧让他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海瑞父亲早逝,自幼随寡母长大。海母以一人之力将他养大,她坚强、勤劳、耿直的品格深深影响了海瑞,也是海瑞唯一的依靠。海母亲自教海瑞《孝经》、《大学》、《中庸》等书,让海瑞从小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种下了孝根,后又精心为儿子挑选老师,非常重视儿子的教育。海瑞长大后也以母亲为生活重心,事事处处以母...
新闻动态 | 2018-01-12 -
【修谱说】我国留存的族谱大都收藏在这些博物馆,且看你们家族的是否就在其中?
族谱与国史、方志并称三大历史文献。随着时代的演变和发展,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从最先出现记载帝王和名臣的先秦的《世本》到秦汉的《帝王年谱》;从寒门子弟为做官伪造家谱到皇帝篡改重修族谱;从世族新贵和有识之士私修族谱到老百姓自己修谱,族谱的发展经历了一系列变故,再加上十年文革,家谱被当做四旧而遭到毁灭性打击,族谱的真实性、完整性都有待后人考察。所以,那些能留存至今还算完整的族谱就显得尤为重要。据研究资料显示,目前存世的中华民族家谱共有5万多册,其国内大概有三万多种,国外则有两万多种。国内的家谱收藏又以上海图书馆最多。据不完全统计,光是建国前的家谱,上海图书馆就有1万余种,约10万册。这些家谱的来源分布全国20多个省市,其中以浙江和安徽为主,余下的分别为江苏、湖南、四川、福建、山东、湖北、江西等。具体到每个省市,其中浙江的家谱又以金华和余姚为主,安徽的则以徽州地区为主。上海图...
新闻动态 | 2018-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