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网上祭扫和传统祭扫的区别和优点在哪里?
1回答·1448关注
在现在祭扫活动主要分为了网上祭扫和传统实地陵园祭扫两种主要的方式,在古代的时候没有网络 ,但也会有遥祭的活动,在现代社会,互联网技术发展成熟,网上云祭扫的功能趋于完善, 从优点上来看,不难发现,网上祭扫和线下的传统祭扫拜祭活动来看,最大的有点还是在于便捷和快速 ,在一些线上的网上祭扫平台甚至还能一家人同时在线对祭扫对象来进行祭扫,所以网上祭扫的优点在于便捷、方便,而传统祭扫则需要通过各类交通工具前往墓地来进行祭扫,而实地祭扫往往还需要随声携带不少祭祀用品。 从本质上来说,都是祭拜,主要是方式不同,我们来分析一下两者的区别。
    网上祭祀随时随地可祭祀
清明节悼念逝者买什么花合适
1回答·1141关注
一般清明节时候用的花以菊花为宜,在我国古代把菊花当作寄托之花,也是君子的象征,有思念和怀念的含义。白色菊花是最适合的,也可以搭配一些绿草,如百合,绿叶,康乃馨等,会更漂亮。黄色菊花有长寿菊之称,比较适合看望病人。
    白色的菊花吧
在网上祭扫的流程有哪些?
0回答·950关注
在现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网上祭祀的祭拜扫墓方式极大的方便了部分祭扫人群,尤其是在外不方便或是政策原因不方便到墓地现场进行祭扫的时候在网上祭扫是非常方便的一件事,在网上祭扫的流程上通常需要找到网上祭扫平台上进行注册、完善信息,之后就可以进行祭扫了,大概详细的流程可以略作参考。
林徽因与梁思成是什么关系?
1回答·587关注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原名徽音,汉族,祖籍福建闽侯(今福建福州),出生于浙江杭州。是为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作家。梁思成(1901年4月20日—1972年1月9日),籍贯广东新会,生于日本东京,毕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是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之父。
    他们是夫妻关系吧,
张仲景有哪些医学上的成就?
2回答·653关注
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名机,字仲景,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东汉末年医学家,建安三神医之一,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
    张仲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建安三神医之一,著有《伤寒杂病论》
清明节网上祭扫怎么弄,好处和方法哪些
1回答·1827关注
清明节这类祭扫的大日子往往祭扫活动是当天的主题,而在网上祭扫的好处往往主要会体现在便捷以及节省时间、避免浪费、安全、绿色、环保、低碳、等方方面面,而祭扫在网上开展不同于线下,在网上进行祭扫活动往往需要先在网上找到祭扫网站来进行注册,在注册好之后需要完善逝者信息,在祭拜对象的信息完善好之后就可以进行在线祭扫活动了,其实在好处上会比传统祭拜来说便捷很多,在一些时候如果不方便在网上进行祭扫也是一个很好的祭拜方式。
    好处是比较方便,可以随时随地祭扫
清明节文明祭扫应该注意什么?
1回答·1027关注
马上还有一周不到的时间就要清明节了,清明节也是人们以各种方式缅怀祭奠逝者、祭扫陵墓、悼念先人、寄托哀思的一个重要日子,是四大民间祭祖日之一,在祭祖的民俗活动中也是一个体现传统美德的重要节日,以往每到清明等祭祀时节,烧纸焚香祭奠之风盛行,人们多在大街小巷、路口、野外墓地甚至山林使用纸制冥品,往往火光冲天,烟雾弥漫。这种不卫生、存在安全隐患的祭扫方式,往往会给社会公共安全带来隐患,同时也于时代的进步不符,在随着人们观念的进步提升和文明祭扫风尚的倡导下,大家慢慢开始避免在祭扫过程中使用明火,在祭扫过程中会更多提倡绿色、低碳、环保,营造良好祭扫环境。
    注意文明
国际爱鸟日是什么时候?
1回答·1171关注
1902年3月19日《世界保护益鸟公约》发布,公约规定每年的4月1日为“国际爱鸟日”。
    4月1日
网上祭扫的平台有哪些?有哪些特点
0回答·749关注
网上祭扫是一种全新的祭扫形式,在现在已经逐步的被大众认可,而网上祭扫的平台往往在线上也有很多,在现在网上祭扫的平台主要有PC网站、移动端H5网站、线上小程序、APP应用等这几种主要的形式,在以前网上祭扫大多会以网站的形式出现,而不少网站祭扫平台也都会有自己的线上小程序以及APP应用等多种网上祭扫的客户端方式,在网上献花以及留言、上传留念照片、发布祭文寄托自己的哀思无疑是一种更方便环保的祭奠形式。而这类寄托哀思的方式无疑是一种更方便环保的祭奠形式。
林徽因维护的古建筑有哪些?
1回答·1448关注
据史料记载,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一起走过中国15个省中的190个多县,考察测绘了2738处古建筑。
    林徽因、梁思成考察过的地方有山西应县佛宫寺的辽代八角五层木塔、云岗石窟北魏时代的灵岩石窟寺、汉代的武梁祠、北京天坛祈年殿、山东滋阳县兴隆寺、山西五台山唐代的佛光寺、山西汾阳城外的龙天庙、大相村崇胜寺的天王门、汾阳杏花村国宁寺大殿等。
就要到清明祭祖时了,想问为什么为何南方宗祠比北方多?
1回答·1001关注
想问一下,为什么从姓氏宗祠来看,似乎南方的宗祠数量相对比北方来的多?
    相对而言是这样,通常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或和古代时期的战争有着一定的联系,而祭祖文化南北一直都有,中华文化起源的角度来说,在北方,尤其是黄河流域,人口众多,孕育出悠久的华夏文明,其中就包括祭祀文化。在古代,北方人口众多,所以宗祠的数量也不会少,从现在看来,南方保留的宗祠数量通常多于北方
杭州大井巷具体位置在哪里?
2回答·1532关注
请问杭州的大井巷这个地方地址是在哪里,具体怎么走,现在是一个景点吗?明代时的张小泉以前住在这里吗?
    杭州大井巷地理位置位于吴山脚下,也就是城隍山的山脚下,这边的地理位置在河坊街的旁边,是属于清河坊大井巷历史文化街区,大井巷在宋朝时并不叫作大井巷,而是叫作吴山坊,而坊内有一口大井所以也叫作吴山井巷,对于喜爱访古的人来说,大井巷是一条很有“历史味道”的古街,在这边并没有过于浓重的商业气息,相比于而言更显得安静,在这比那保留着不少古时杭州的历史文化遗迹和老杭州城的市井气息。这位宗亲刚刚问起明代时期的张小泉,这是一位明代时期的历史人物,明崇祯年间徽州黟县人,张小泉当年从老家到杭州就是在大井巷找到了一爿立足之地,做起了铁匠生意,而张小泉也的剪刀从这个时候开始慢慢的名扬远播,和大井巷结下了不解之缘,而坊间关于张小泉剪刀与大井巷的传说故事也一直就未曾断过。而杭州大井巷也是老杭州城区小街小巷较为典型的代表,是属于杭州这座城市的城市记忆。
古代传统祭祀文化是怎么样的
0回答·945关注
祭祀,作为一种信仰活动,从古至今一直存在,其实本质上起初是对于大自然的一种崇拜和信俗,在很多地区,可以看到在寺、庙、祠、观都会有举行各类祭祀活动。在古代的中国,祭祀在原始社会就已存在,其中以自然崇拜为主,自然崇拜又称图腾崇拜,当时的先民生活在生产工具十分匮乏的生活环境之下,他们羡慕天空上自由飞翔的鸟,于是就有了以鸟为图腾的自然崇拜,他们惧怕水的力量,羡慕鱼可以在水中自由穿梭,于是就有了以鱼为部落标志的自然崇拜。有了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就有了祭祀的产生,为了祈求上天保佑,先民们开始有了一系列的祭祀的活动。
古代汉字与祭祀文化的联系
1回答·1149关注
《说文解字》:“祭,祭祀也。从示,以手持肉。”这就是说,“祭”就是手里拿着肉祭祀神灵的意思。“祭”字的甲骨文字形作,左边像肉(即楷书“祭”字左上角的部件),右边像手(即楷书“祭”字右上角的部件),下面的点像血滴,点的多少不一,表示刚刚宰杀的牺牲,还在滴血,就拿来祭祀。“血”字甲骨文字形作,正像祭祀时将血盛在器皿中的样子。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古者茹毛饮血,用血报神。”
    古汉字最早是象形文字,以图画的形式把想要表达的东西表现出来。古代祭祀活动这一事件也会有相应的图画表达,这些记录祭祀的图画后来就发展成了成熟的文字。
祭祀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0回答·832关注
从我国祭祀文化的开始到现代祭祀文化活动的演进过程中,祭祀场所也从最初简单的搭建建筑,到后来修建的专门祭祀建筑场所,诸如祭坛、太庙、神庙等都是人类历史文明中对于祭祀文化的最好体现。
泰山的海拔到底是多少千米呢?
1回答·1781关注
泰山的海拔高度为1545米;泰山是山东山区中最高的山,在华北高原具有典型的基底形成和屋顶结构面积,南部显著增加。
    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从山脚到山顶的垂直高度是1532.7米。海拔和垂直高度要分清,我们一般说的“山有多高”指的是垂直高度。
杭州西湖风景区有哪些景点?
1回答·1283关注
请问浙江杭州的西湖风景区都有哪些景点?我记得有西湖十景,不知道现代的景点都有哪些,如果去游玩的话哪些景点比较适合游玩?
    杭州西湖的著名景点有“柳浪闻莺、三潭印月、双峰插云、雷峰夕照、南屏晚钟、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花港观鱼”等,从新西湖十景和老西湖十景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杭州西湖风景区中的主要的著名景点,除了这些著名景点,其实围绕着杭州西湖的历史人文相关的景点还有很多很多。在清代时期,西湖十景由鼎盛的“四字景目”系列方式组成十景景名为: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花港观鱼、柳浪闻莺、三潭印月、双峰插云、雷峰夕照、南屏晚钟。而现在的新西湖十景主要有:“云栖竹径、满陇桂雨、虎跑梦泉、龙井问茶、九溪烟树、吴山天风、阮墩环碧、黄龙吐翠、玉皇飞云、宝石流霞”,这些景区的景点都各有特色,多在西湖以及分布在西湖景区。吴山天风宝石山龙井问茶
从古籍中来看历史中的祭祀文化
0回答·1046关注
《礼记》说:“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祖宗祭祀,这是早期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宗教形式。在中国,史书称三代之时即已形成较为完备的祖宗祭祀制度。《礼记·祭法》载:“有虞氏黄帝而郊喾,祖颛顼而宗尧;夏后氏亦谛黄帝而郊鲧,祖题项而宗禹;股人谛喾而郊冥,祖契而宗汤;周人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股商“周祭”,对祖先轮流祭祀(见《殷墟卜辞综述》第385页)。周朝祭祖,定有严格的家庙制度: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士一庙,庶人无庙,祭于寝(《礼记·王制》)。秦汉以后,祖宗祭祀传统为整个社会所保留。正统儒学重伦理,倡孝道,祖宗祭祀活动因而获得官学在理论上的支持。
清明前后文明祭扫等祭拜活动的方式
0回答·761关注
文明祭祀的方式方法有很多,从常见的祭扫方式来看,往往会分为了线上和线下,倡导文明祭祀也是现在比较盛行的一种方式,那么文明祭祀有哪些方式方法呢?
地球一小时在每年的几月几日?
1回答·1332关注
地球一小时在每年三月最后一个星期六的当地时间晚上20:30。地球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全球性节能活动,在每年的这个时候家庭及商界用户关上不必要的电灯及耗电产品一小时,以此来表明他们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
    在每年三月最后一个星期六的当地时间晚上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