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询家谱需要注意哪些方面?修谱师这么说!
俗话说:“乱世藏金、盛世修谱”。现在很多朋友都有寻根溯源,查谱修谱的需求。和专业的修谱师比起来,大多数人第一步就被卡住了:自家家史查不到,序言怎么写无从下笔,还听说带头修谱易遭不测……其实,修谱并没有那么神秘,但是这3个老规矩你必须得了解。一、自家家谱怎么查01、口口相传,问知情人一般而言,能否完整地还原家族人物和历史,严重依赖着材料的丰富程度和完整性。最重要的是当事人、亲人或知情人的口述,从这些口述里会找到一些线索。02、参考先人的一手记载人物留下的资料、书信、日记,甚至一针一线都很重要,通过这些物体能够还原人物当时的生活情境,能够直接感受到人物的性格、品德等。自家家谱怎么查?修谱要注意什么?不得不看的3个老规矩03、地方馆藏及文史资料如果家族里的人物曾经在历史上有过一定的位置,那么关于他的资料多少会在公共图书馆和档案馆有收藏。一般民众的历史资料,则较多出现在地方性图书馆和族人手中收藏。...
族谱知识 | 2022-01-19 -
中国最早的家谱,你知道存在于哪里吗?
家谱,是以表谱的形式记载一个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书。家谱在中国已经具有悠久的历史,但是经历历代的战争,社会动荡、人员流散,很多古老的家谱已经在时代中流逝。现存的古老家谱大多是在明清时期重新编修的,明清时期出现了专门编修族谱的谱匠,现在的老谱大多出自他们之手。那你知道中国历史上出现最早最古老的家谱是在哪里吗?跟着小谱一起来看看吧。图源网络随着考古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遗留在历史当中的文物器件、历史典籍等被挖掘,被发现。历史学家们通过对现存材料的延伸以及对新出土文物的探究,从而解读出更多更详细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考古学家也发现了中国最早的族谱。在考古学当中,语言文字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个板块,特别是文物上的文字和符号。在一系列的研究中表明,我国已发现的最古老,并且成系统的,具备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六种造字规律的文字,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甲骨文。图源网络通过对甲骨文的考释研究...
族谱知识 | 2022-01-18 -
祠堂设计有何讲究,在设计时需要注意什么?
祠堂一般是一个姓氏宗族的家庙,其主要就是族人用来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当然除此之外,祠堂还有其他用途,比如说可以用来给平时各房子孙办理婚事,丧事,寿事,喜事等事务,当然还可以在这个祠堂里商议族内的重要的事务,所以对于一个家族而言,一个高大的厅堂,精致的雕饰,上等的用材都会让这个一个祠堂变得不一样,是光荣耀祖的象征,那么祠堂设计有何讲究,在设计时需要注意什么?今天就让族谱网小编来说一说。图源自网络第一点,祠堂一定要选好地址场所,因为在古代是比较注重风水的,在古人看来,风水好的地方,是比较适合居住的,象征人事兴旺,盼望令后代富贵、显达。而一般祠堂设计的时候,是注意龙脉和生气来源,明堂宽大,方正,背山面水,水口收藏,无冲突,无争斗等现象。要求坐北朝南,左右互衬,四势均和。第二点,地址尽量是要避开居民楼,学校,工厂等人口比较密集的地方的,因为背山面水,更讲究地灵人杰,文运亨达,人丁两兴。图源自网络...
族谱知识 | 2022-01-17 -
断谱、遗失、找不到老谱的家族,到底该怎么修谱?
在现今的社会“兴修家谱”,对于很多姓氏宗亲来说,也是一件见怪不怪的事了。毕竟生活越来越好了,大家在物质生活并不匮乏的当下,更多的是追求精神上的享受。而修家谱,不但把祖上的功德做了良好的传承,也把自己的光辉融入家谱,所以很多人都为能够有家谱可修,觉得很是光荣。老家谱有的家族,有家谱一代代传下来。所以隔个几十年修一次,也很正常的事。但有的家族,经历了搬迁或者遭遇了意外,导致家谱丢失,或者从来没有看见过自家家谱。这种情况该怎么办?能不能修?其实这种情况固然是可以修的。传统纸质家谱其实在这个年代,家族出现断谱的情况,并不是少数。如果找不到自家家谱的话,完全可以从自己开始下手。很多人一般只记得祖父辈,如果两代人年龄间隔小的情况下,可能最多也就记得曾祖父辈的名字。所以说,没有家谱用文字记载,往上追溯一般也就成了一件很难的事情。家谱世系对于断谱的家庭,辈分如何排序。按照规矩,应该是能够获取到的最长一辈,...
族谱知识 | 2022-01-17 -
家谱中的字辈是由哪些人拟定的?又有哪些形式?
家谱中的字辈不是轻易拟定的,都是有所讲究的。字辈的拟定者可以是本族人,也可以是外族人。族内拟定字辈的人包括始迁祖、族长、族中有功名者等。始迁祖也辈称为开基祖,多在迁移到某地之后,即确定宗族字辈,这种情况以明清以后的迁移宗族为主。
族谱知识 | 2022-01-14 -
湖北发现苏轼后代,有百年《苏轼族谱》为证!
中华大地是人类文明的起源地之一,与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齐名,是四大古国之一,而在这个古国中,唯有中华文化持续五千年从未中断。在五千年的时间里,无数朝代于此建立,同时无数历史英雄,留下其名号,成为中华的名片。谈到文坛,自然绕不开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苏轼其人苏轼出生于四川,但其祖上是河北人。根据史书中记载,苏轼一生之中有四个儿子。四个儿子中,除了年纪最小的儿子早早夭折,其余都长大成人。到了北宋后期,战乱爆发,人民群众为了生计不得不多地辗转,而苏轼的后人四处奔波躲避战乱。到了北宋灭亡之后,有关于苏轼后人的记载少之又少。到了如今在湖北的一个村子之中,有一位大爷自称是苏轼的后代。老人自称苏轼后代这个村子名为苏家坪,是湖北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村子中生活着数百人。在中国大地上,像这样的村子屡见不鲜,因为交通不便,村子中的年轻一辈不约而同,前往大城市中寻求发展机会,而村子中只有老一辈与幼龄儿童生...
族谱知识 | 2022-01-14 -
以前家族中的族长有哪些权利?你知道吗?
古代交通不便,为了更好地促进家族之间的联系,一般都是四世或五世同堂,有时候甚至是一个家族就是一个村落。家族一般都会建立祠堂,用于祭祀祖先,也是重大事项族民共同商议的场所。一个大的宗族,往往都需要推选出一个有声望有能力的族长来主持各大事项、带领家族更好发展。族长也就在家族中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利。
族谱知识 | 2022-01-13 -
现今人们依旧坚持修家谱,那么修谱面临的实际问题是什么?
大家说到姓氏的时候,就很容易想到家族,从家族中,自然又会想到族谱了。而族谱的历史,在我国的姓氏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从最开始的王侯贵族兴起修谱,再到民间性的修谱,都是自发性的,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在修谱的过程中,总会出现大大小小的问题,所以现今依旧坚持修家谱的人,在修谱的时候会面临哪些问题呢?今天就让族谱网小编来说一说。图源自网络第一点,名称不规范看现在的族谱,我们可以看到名称是很不规范的,没有一个标准,比如说是《某氏族谱》、《某氏宗谱》;要么就是在市县内,仅几个支派联合修谱的,但是在还是冠上了“通谱”、“统谱”名称,表与里不协调;还有一些会标上具体的住处,标明毗陵(武进县古名)修善里,以区别同县同姓家族;还有就是在族谱上会带一些特定的有寓意的名称。而这样名字不规范,是会给收藏,阅读,与编辑带来一些困难的,因为没有明确的名字,就很难确定。因此有经验的修谱的人,在修家谱的时候,应该将区划或里籍冠...
族谱知识 | 2022-01-12 -
村民发现百年古谱,研究发现先祖竟是古代这两位皇帝!
“谱谍身之本也。”就是说通过族谱,你能知道你是谁,来自哪里?族谱是中华民族传承中极为重要的一项,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为的就是不要让子孙后代忘了自己的根源,并时刻警醒自己发扬家族优良的传统。湖北农村发现百年老谱在湖北十堰郧西县的一个小村子,村民大多数都是务农为生,十分质朴,每年村子里的长辈都会牵头举行祭祀,倡导家族团结友爱,勿忘根本。但这次跟往年不一样的是,一位老人在清理卫生的时候,无意间从破箱子里发现一本旧书,准备将其当作垃圾丢弃的时候,却发现不对劲。翻开一看的时候,这本破旧的书不是别的,而是一本族谱,这才知道他们姓里是大有来头的,这里的两支李氏,先祖居然是唐高祖和唐太宗。全村上下都是他们的后人!消息传开之后,村民们都十分兴奋!消息传开,专家连夜来访短短几天时间,附近很快都知道郧西县出现了李世民的后代。这引起了专家们的高度关注,决定连夜赶往村子,来调查事情的真相是否属实。为了证明所言非虚,...
族谱知识 | 2022-01-11 -
中国最早修家谱的人,你知道是谁吗?
南北朝时期,贾姓多个家族在南北各大政权中非常活跃,文有文才,武有武才。比如在北魏政权中有以贾思伯、贾思同兄弟为首的家族;写出中国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农书《齐民要术》的贾思勰;还有就是跟随晋皇室南渡,原籍河东郡襄陵县(与贾逵家族原籍相同)的一个贾姓家族,出现了以中国家谱学(谱牒学或谱学)重要奠基人、谱学大家第一人贾弼之为首的一大家族,其中,贾弼之就是中国最早编修家谱的人。
族谱知识 | 202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