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派有什么含义?为什么颁发族谱要按照房来分发?你知道吗?
古代,同一血缘关系共居一处为家族,而以房为单位分居散处外地,则成为宗族。房支与家族没有血缘关系之别,只有亲疏之分。分房是古代社会和宗族发展的必然趋势。第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宗族成员逐渐庞大,但是宗族拥有的田地却一直是固定的,最终无法满足所有宗族成员的耕作需求,因此采取分房的举措从而使一部分成员到其他地方谋求发展。图源网络第二,宗族都聚集在一起,人员数量庞大,兄弟之间、妯娌之间、婆媳之间都难免会爆发矛盾,或因一些小事造成长时间的隔阂。虽然兄弟并不住在一起,但是逢年过节还是会聚在一起,在血缘关系的维持下,房支亲属仍旧比较亲密。家谱编修完成以后,出于保证家谱不外传和族人保存家谱的完整度的目的,每一本家谱后面都会注有编号,然后登记造册。这个叫做领谱名目,是族谱印刷完毕后,在颁谱仪式上分发给各房各派的登记记录。图源网络各房各派领取某一个编号,不能够冒领,定期还会抽查。有的宗族并不是按照编号来标注,而...
族谱知识 | 2022-01-04 -
中国古代各朝代皇帝顺序表,你知道历史上有多少个皇帝?
公元前221年,也就是秦王赢政统治天下并且开始称“皇帝”,一直到1912年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皇帝溥仪通过辛亥革命的推翻,成功退位截止,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一共经历83个王朝,历时2132年。83个王朝从秦始皇开始算起,一共有408位。秦朝有2位,汉朝有31位,三国有11位,晋朝有16位,五代十六国历经的皇帝最多78位,南北朝有59位,隋朝有3位,唐朝有22位,五代十国有55位,宋朝有18位,金辽西夏有35位,元朝有18位,明朝有16位,清朝有12位,而且还要算上,南明、北元;李自成、张献忠;太平天国洪秀全父子以及称洪宪帝,仅仅上位两个月的袁世凯也要算上。秦始皇以前840年中的王、公、候等等都算到皇帝位上,就是829位。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五代有十国:南北汉、前后蜀,南平南唐吴闽楚。再加吴越)宋元明清后,王朝自此完。1.秦始皇(贏政)——中国的第一一个皇帝2...
族谱知识 | 2018-12-31 -
家谱种类有很多,那么你知道有哪些吗?
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因为家谱不仅仅是记录着一个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还包含了这个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还有家约等历史文化的全过程,所以从古至今,家谱都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家谱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家谱的种类是有很多的,并且种类丰富多彩,在演变的过程中,家谱也会形成不一样的形式,那么你知道有哪些吗?今天就让族谱网小编来说说这些家谱有哪些类型。第一种,结绳家谱结绳记事在文字出现前是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的,也是人类社会中比较普遍的做法,主要就是用柔软的有韧性的树皮搓成细绳,把几十条细绳整齐悬挂在一起,然后通过大事打大结小事打小结的方式,再用不同颜色代表不同事物的方式,这样方便当时的人们回忆过去,而结绳家谱就是用结绳的方式来记载世系,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记录家族内每个成员的情况。图源自网络到现在这个方式,我们还可以看到,比如说东北地区锡伯族,到20世纪初,就...
族谱知识 | 2018-12-31 -
古代家训文化是什么样的?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家训,也称家范、家诫、家教,是中国古代所特有的一种典籍。它是建筑在传统的伦理之上,借助尊长在家族中的权威地位,对子孙族众进行道德约束,是古人向后代传播立身治家、为人处世、齐家教子的重要载体。它起源于古人的生活实践,具有强大的教化功能、凝聚功能和综合功能,富有形象性、哲理性,具有感人的情感色彩。它虽然不具备法律强制性,但却具有道德舆论的约束力,解决的恰恰是法律无法延伸之处。因此,千百年来家训对于加强同族宗亲的认同感,维护家庭秩序,维护社会稳定,都具有非同寻常的作用。家训的起源家训的产生源远流长。从周朝周公教儿子鲁公,孔子教儿子伯鱼学诗、学礼,就已能看到古代家训的雏形。到了两汉时期,新兴的豪门贵族希望通过密切家族内部联系来扩大对外的社会影响力,纷纷制定家族或家庭的清规戒律,出现了以书信为形式用以教育后代的文献,如刘邦的《透太于书》、刘向的《诫子歆书》等。而南北朝末期颜之推的《颜氏家训》的出现,...
族谱知识 | 2018-12-30 -
编修家谱的用字规范,你知道吗?
家谱对家族来说是一个正式的记录书籍,在用词造句上需要对应家谱文化的语境,也需要规范遣词造句的细节。在这个要求下,我们就需要了解文字的实际含义,你知道编修家谱涉及的文字文化吗?跟着族谱网的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图源网络一、名、字、号1、名:指的是族谱中的名字,也就是成员本身的名字,一般宗谱中的字辈在名字中也有体现,但是现在取名不再完全按照字辈来取了。2、字:古人大多有字,多用于平时的称呼,现代人比较少有字。比如曹操,字孟德。3、号:号不是每个人都有,一般是年长者或有功名的人自己给自己取的。在编修族谱时,人员的名、字、号若是具备,都要补充完整,不能省略。二、男子婚姻1、配:宗谱中的配是男子结婚的专用词,配即元配。书“配某地某姓某公女”。2、娶:娶则指对方为再婚女子,也称醮妇。书“娶某地某姓某公女”。3、继配:继配指前任妻子已死亡或离异,又与后任妻子结婚。再配为处子则书“继配某地某姓某公女”;再配为...
族谱知识 | 2018-12-29 -
修编家谱时,有些行为是不可取的,你知道是哪些吗?
家谱,又被称为族谱,宗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着一个家族的世系繁衍以及重要人物事迹的书。由此可见,家谱是一种非常特殊且重要的文献,其内容肯定是不能有任何弄虚作假的行为的。毕竟现在历史发展如此迅速,所录的内容也很丰富,这对于一些家族来说,在修编家谱的时候,难度就增大了,因此就会出现不真实的标注,而这些行为都是不可取的,你知道是哪些行为吗?今天就让族谱网小编来跟你说一说。图源自网络对于现在的想要编修家谱的人来说,比较困难的地方就是在于现在社会发展迅速,城市节奏快,新一代人已经没有心思去认真了解家谱的历史并且安排编修家谱的事情,还有就是缺乏家族观念,与族人和故乡鲜少有往来,或者是原有的家谱丢失,祖辈的信息无处可寻,导致了人们在编修家谱的时候难度增大,总而言之,就是编修家谱过程困难,与此同时带来的就是一些弄虚作假的操作。第一点,因为想着提高其家族的声势名望,就会在地标上乱标,第二点,因为想要过度...
族谱知识 | 2018-12-28 -
族谱的七种命名方式,你知道几种?
历尽编修委员会组织人员、筹措资金、发凡起例、编修校对再到刻写印刷,一本族谱的编修已基本完成,但还缺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那就是给族谱命名。大家都知道,一个好的标题对于一篇文章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样,给族谱命名也不能随便。族谱命名通常是在家谱之前冠以姓氏、地名、郡望、堂号、几修、原籍等因素,以方便后人查询。族谱的命名方式七种族谱命名方式①地名+姓氏+几修范例:《金铿黄氏三修家谱》②地名+姓氏十堂号范例:《黄山黄氏敦睦堂支谱》③地名+姓氏范例:《毗陵修善里黄氏宗谱》④几修+姓氏范例:《六修黄氏家谱》⑤姓氏+堂号+几修范例:《黄氏敦睦堂重修家乘》⑥原籍十姓氏十地名范例:《黄氏敦睦堂重修家乘》⑦郡望+姓氏范例:《江夏黄氏宗谱》给族谱命名的时候尽量加上各支地名,以方便后人查阅和编修。族谱的不同称呼我们习惯性的把族谱称为家谱,但其实族谱也有很多种不同的称呼。在古代记录皇帝世系的叫玉牒,唐代已有,宋...
族谱知识 | 2018-12-28 -
重修家谱,女孩、二孩可以入家谱吗?你知道现在修谱的状态是什么样的吗?
随着男女平等观念的普及,女孩子逐渐被允许入族谱,政策放宽之后,二孩也是能够上族谱的。在古代,俗话说:“女子不入祠,女子不入谱。”在封建社会,女性不能进本姓家谱,只能记入丈夫的家谱,但也仅是附庸式地记入,只记姓、不记名。甚至连名字都不能完整拥有。这种行为实际上是对女性存在的抹杀、自由的禁锢。
族谱知识 | 2018-12-27 -
修谱必须遵循的三大原则,修谱人一定要知道!
编修族谱是一件大工程,需要耗费较大的人力物力。所以在编修的过程中一定要专业也要精细。就技术而言修谱必须遵循三项原则,即专家修谱原则、考证求实原则、继承创新相结合原则。一、专家修谱原则专家修谱原则的贯彻,可分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主修人员。修谱是一姓一族之大事,主修人员至关重要。主修人员不必是专家,但主修人员必须抛开名闻利养,以悲天悯人的大关怀、天下为公的大格局、舍我其谁的大担当,把修谱这项盛世伟业担当起来落到实处。必须有家谱是学术、修谱是做学问的专业意识,有识人用人的眼光和胸怀,设置一套遴选优秀人才的机制,积极自觉地贯彻专家修谱的原则。要克服门户之见,以德才论人而不以关系论人,精品佳作不必出自本支系或亲近之人;要克服迷信权威,一些所谓的名人权威,在其他行业颇有建树,但隔行如隔山,涉足治史治谱则捉襟见肘力不从心,至于徒有虚名的“权威”更不遑多论。要选那些文化专业功底厚实德才兼备的人担纲编纂,一...
族谱知识 | 2018-12-24 -
春节祭祀需要注意的方面,你知道吗?
在中国传统的文化背景里,天地哺育着我们众生,祭天,是华夏民族最隆重、最庄严的祭祀仪式,是人与天的“交流”形式。在古代,祭天仪式通常由“天子”主持,通过这种形式祈求上天庇佑。
族谱知识 | 2018-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