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寒露,你知道寒露有哪些习俗吗?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七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寒露的到来,意味着秋季已步入尾声,寒冷的冬季即将来到。国庆一过,全国各地的气温也逐渐向冬季靠拢,除了南方部分城市还处于高温以外,全国大多数天气已进入十几度的偏低温天气。寒露以后,北方冷空气已有一定势力,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冷高压控制之下,雨季结束。从气候特点上看,寒露时节,南方秋意渐浓,气爽风凉,少雨干燥;北方广大地区已从深秋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寒露传统习俗主要有赏枫叶、吃芝麻、吃螃蟹、饮秋茶等。赏枫叶寒露时节到香山赏红叶早已成为北京市民的传统习惯与秋季出游的重头戏。秋风飒飒,黄护叶红。寒露过后的连续降温催红了京城的枫叶。金秋的香山层林尽染,漫山红叶如霞似锦、如诗如画。红叶,学名黄梢。是观赏树木,主要看叶。为历代文人青睐。早见于司马相如(上林赋》,全国各地都有。事实上,人们在观赏红叶的时候,不仅仅是黄护,还有乌柏、丹枫、火炬、红叶李等树种。...
新闻动态 | 2018-10-08 -
十一长假出行旅游人数增多,那你可知古代人是如何旅游的吗?
据9月29日下午,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一级巡视员介绍,今年的国庆节出行旅游的人数会有所增加,其原因有很多,一是今年国庆假期的天气比较好,秋高气爽的,是比较适合出去游玩的;二是现在部分景区和地方都出现了一些比较优惠的政策来吸引游客朋友们;三就是因为7,8月份很多人没能够出门旅游,所以到了国庆就会更加想要出游来补偿。在现代,我们出去旅游是很方便的,那么你知道古代人是如何旅游的吗?在古代人们是会去旅游的,不过古代想要长途去旅行的普通人就会相对少了很多,那么话说回来,在古代,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因为路途的不确定,交通的不方便,天气的恶劣,甚至还可能会遇到一些劫匪,走地慢的话,也许会露宿在山中,所以古人到底是如何旅游的呢?图源自网络出游前准备:卜一卦,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出游在出门旅游前,古代人会先进行卜卦,而这个习俗,就可以追溯到殷代,就算后来到了晋代,这个步骤也是必不可少的。后来到了明朝的时...
新闻动态 | 2018-09-30 -
曼联2比1欧冠首胜,古代蹴鞠的比赛赛制是什么样的?
上一篇文章我们介绍了古代足球也就是蹴鞠的发展历程,今天给大家讲讲古代蹴鞠的多种玩法。魏晋时期——设球场,制定比赛规则魏代以来,蹴鞠比赛多是在专门的球场——“鞠城”或“鞠域”中进行。从东汉人李尤的《鞠城铭》中颇能窥见汉代足球运动的概貌:“圆鞠方墙,仿像阴阳。法月衡对,二六相当。建长立平,其例有常。不以亲疏,不有阿私。端心平意,莫怨是非。”意思是说,蹴鞠的场地长方形,四周有墙,两只半月球门遥遥相对,鞠域一半各有6个球员,全场共有12个球员,裁判公正严明,比赛规则固定不变;队员态度要端正、心平气和,服从裁判。内还有“鞠室”一类的室内球场。如“洛阳宫鞠室”、“含章宫鞠室”等。《资治通鉴·魏明帝青龙元年》载:“洛阳宫鞠室灾。”胡三有注:一'画地为域以蹴鞠,因以名室。”这种鞠室是宫殿一类规模较大的建筑物,平时举行蹴鞠竞赛,以供帝王欣赏,故其“灾”载入史书。此种“鞠室”,晋时仍修建过。《文献通考》卷29...
新闻动态 | 2018-09-30 -
杜甫有多崇拜李白?看他写过多少首诗是关于李白的就知道了!
唐代是一个出诗人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的诗人都是非常的有名的,就拿李白和杜甫来说,一个作为诗仙一个作为诗圣,我相信现在的我们没有一个不知道吧,并且这两个诗人在写诗方向完全不同的情况下,一个是浪漫主义的诗人,一个是现实主义的诗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两个人都像是不同道上的人,但是你知道吗?杜甫就是非常崇拜李白,甚至有写过非常多关于李白的诗。图源自网络杜甫和李白是有见过面的,不过那个时候的杜甫算是籍籍无名,而李白却已经是名遍天下,两个人相差了11岁,但是两个人会相约游玩,在这个游玩的过程中,李白的才情和气度就深深吸引了杜甫,并且让杜甫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回忆,因为对于杜甫来说,李白身上的气质和洒脱是他所缺少的,并且又向往的,也正是因为这样,在崇拜李白的这个过程中,杜甫就更能够体会到作诗的一种境界,就如处世般,在沉郁中可以有豪放,在悲怆中也可以有一种辽阔的胸襟。那么他到底有写过多少首诗是关于李白的呢?...
新闻动态 | 2018-09-29 -
大巴黎2-0击败曼城,古代足球发展史,蹴鞠是怎么衰落的?
众所周知,世界杯等足球赛事已经是历年来颇受人们喜欢的一项运动。近年来,足球运动在国外发展的较好,但它的起源却是来自于我们中国。中国古代的蹴鞠是当今足球运动的始祖,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蹴鞠在我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到明清时逐渐衰微并最后消亡。今天,我们进来讲讲古代足球的发展史,看看古代足球——蹴鞠,是怎么走向衰落的!一、蹴鞠的起源蹴鞠起源于我国战国时期,当时是我国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技术得到了普遍的应用,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剩余产品的大量出现,加速了脑力与体力劳动的分工与士族阶层的兴起。另外,周王族势徼,诸侯争霸,各大势力纷纷招贤纳士,最终引发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盛况。由于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及制作工艺有限,当时的蹴鞠多是利用动物毛发制作而成的,制作并不规范,且在当时人们也不称其为“蹴鞠”而是“踏鞠”,开始之初,并没有专门的蹴鞠场地和设施。蹴鞠是战国时期普...
新闻动态 | 2018-09-29 -
茅台镇20吨白酒泄漏满街飘香,那你可知古人是如何酿酒的?
9月26日,贵州省的茅台镇上飘满了白酒的味道,而且从视频中可以看出白酒就像是河流一下顺坡而下,可想而知这个白酒有多少了,不少网友还表示,隔着这个屏幕都可以闻到酒的香味,那么这次的泄漏大概导致了20吨左右的白酒白白浪费了,并且可能会损失120万左右,其实我国是有着比较悠久的酒历史的,从古至今,酿酒也是我们一直在追求的传统技艺,通过这种技艺酿出来的酒都是非常香醇的,那么古人是如何酿酒的呢?酿酒其实是一门技术活,而且在古代的时候,酿酒都是有专门的工人来进行操作的,不然普通人都去酿酒的话,酒的味道就不够香醇了。图源自网络在古代酿酒前,我们在原材料上是要非常谨慎的,古代酿酒的原材料一般是米和水,虽然这些材料听上去比较简单,每家每户都有,但是材料的品质就决定了酒的好坏,一般普通的米可能会有一些香味,但是这些香味对于酿酒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古人在酿酒的时候,就会去挑选农田里面那些比较好的品质的米,米的...
新闻动态 | 2018-09-28 -
第十三届中国航展开幕,古人对太空的探索经历了哪些阶段?
从我们众所周知的盘古开天辟地、夸父逐日、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古代神话故事来看,宇宙和太空是人们极为向往的所在。近日,第十三届中国航站开幕,航空航天对于现在来说早已不是梦。今人对太空的探索也在科技的推动下不断深入。那么,你知道,古人是如何探索太空的吗?他们对太空的探索又经历了哪些阶段呢?我们先来讲一个故事:万户的飞天梦明朝初年,有个叫万户的人出生在一个还算富裕的家庭。万户从小喜欢抬头看小鸟和大雁飞,他学会说话的第一个字就是“飞”。万户熟读诗书,但他从不考科举。唯一的爱好是钻研木工制造,梦想是研究出可以飞上天的飞龙。长大后,发生战争,万户一边打仗一边改造兵器。由于执着于飞天的梦想,万户找到他的顶头上司。恰好上司也是一个喜欢制作研究武器的人。两人便一起研究。上司还出了一本《火箭书》。后来,直性子的上司得罪人被贬,没等万户搭救就死在被贬的地方。只给万户留下一本《火箭书》万户为了完成他和上司共同的心...
新闻动态 | 2018-09-28 -
中国抑郁障碍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古代有抑郁症吗?他们是怎么治疗的?
据最近的调查显示,中国抑郁障碍患者女性高于男性。如今,抑郁症等精神疾病越来越普遍的出现在人群中,各个年龄阶段都有部分人群患有或轻或重的抑郁症。众所周知,抑郁症的治疗除了药物,还需要适宜的社交环境。那你知道古代有抑郁症吗?他们又是怎么治疗的?今天,我们来看看古代中医对于抑郁症的研究过程以及他们的治疗方案!一、古代中医对抑郁症的认识阶段——先秦至汉代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古人就已经注意到人的内心悲观﹑情绪低落等表现,并有相关记载。如《楚辞·九章·惜诵》中“心郁悒余佗僚兮”(佗僚:失意的样子),《左传·襄公三年》中记载了楚国子重讨伐吴国,因丧失了军队、土地和大夫,楚国人怪罪子重,使子重内心忧恚,患“心疾”而亡的事情。成书于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对抑郁情绪以及抑郁情绪的病因有了系统的认识。书中记载有大量的“悲”、“不乐”、“忧”等负性情绪,这些负性情绪与现代的心境低落是等义的。《黄帝内经》不仅详于说理...
新闻动态 | 2018-09-27 -
东北部分商铺点蜡烛营业,那么在古代又是用什么照明工具呢?
如今“东北限电”的话题在社交平台上引发了热议,最重要的是这次的限电主要是为市区,郊区的居民用电。最近几天,东北是在用电高峰时段拉闸限电的,因此部分的商铺只能点蜡烛营业了。现在我们的照明是靠电来支撑的,那么在古代的时候,人们在晚上是用什么工具进行照明的呢?在远古时代,原始人是没有照明的器具的,甚至在那个时候也缺少了火种,那么在这种比较恶劣的且黑暗的环境中生存是很难的,因为黑夜自古以来就不是人类的朋友,甚至会限制人们的各种活动,并且还为那些野兽活动和袭击人类提供了一定的良机,后来在不断地发展中,人类对自然界产生的货的功用有了一定的认识,火成为了人们在吃熟食的工具,也称为了人们在黑暗中照明的唯一工具。古代有什么照明工具呢?那就是灯具,因为古人在不断地生活实践中,有了很多不同的需求,所以他们就有意识地借用一些辅助的设备来固定火源,而这些固定的辅助设备在不断地改进和演变的时候,就成为了当时人们专用的...
新闻动态 | 2018-09-27 -
9城发布房价限跌令,古代是如何调控房价的呢?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这是唐朝大诗人杜甫的住所。在古代,诚如大诗人杜甫都住的破漏简舍,可见,古代买房也相当不容易。那么,古代是如何调控房价的呢?其实,古代买房和现代一样,也需要签订买房合同,古代称为“立契”。房契签订后还需相关部分盖章才能生效。但古代有一点和现代不同的是,古代在房契盖章前,还有一道流程,就是“遍问亲邻”。宋太祖时期有明文规定:凡典卖、倚当物业,先问房亲,房亲不买,次问四邻,四邻不买,他人才可交易。可见,卖方在卖房之前,要得到族亲和乡邻的首肯,这种首肯不是口头的,正规的做法是“依账取问”,具体的做法就是拿一个小本子“问账"(元代叫“问贴”),把族亲和四邻的名字依次列在上面。同时,还要把打算出售房子的大小以及价格标上,然后按所列名单依次征询意见,被问的人(包括想买或不想买)都要盖上章,这种“问账"名单密密麻麻要写好几张。如果大家不盖章,你就把房屋卖掉,那么,族亲和四...
新闻动态 | 2018-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