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爷爷的爷爷是谁?端午寻亲,从一本家谱开始!
又是一年端午。家人团圆聚首、吃果子拜树头,慎终追远、饮水思源,表达这些悠远和深厚的情感,最佳的日子,非端午节莫属。最近几天小朋友问我,端午节应该怎么过,难道就是吃几个粽子吗?我想了想正色道:今年端午,我想拿着一本家谱,去寻访祖先。小朋友不懂我的意思啊:我为什么要知道自己祖先的故事呢?我们为什么一定需要有一本家谱呢,这和现在每天吃饭上学打卡上班回家睡觉的这个我,有什么关系呢?这几天我也在想:我们真的会在某一天的深夜里,福至心灵之时,会去追问这样的问题,我的爷爷的爸爸的爷爷是谁?这样的问题吗?让一个人,燃起强烈的寻根动机的,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也许会在某一个时刻会变得如此重要吗?比如端午。也许你说这和我有什么关系,那是因为你的这一天还没有到来,而这一天终将到来。年轻的时候,我们总是想着自己的前程,总是看着前面,总是想明天的事情,过去的事情过去了就是过去了。到了一定的年纪之后,也是我自己有了孩子...
新闻动态 | 2018-06-15 -
商朝是由夷族建立的,那么上古的夷族创造了多少姓氏呢?
我国的姓氏大都是远古时代夏族和夷族创造的姓氏衍生和发展而来。春秋时期的华族或华夏,主体是由夷族同夏族长期融合形成的。三代的夏,周两朝都是夏族建立的,商朝是夷族建立的。商王朝虽说迟于夏后氏朝代,可是关于夷族原始历史的传说,比之夏朝的却少得惊人,根据史料总结出以下几个夷族发展而来的姓氏。第一个风姓风姓是夷族的著姓。关于黄帝故事中传说的风后、风伯、封钜、封胡,尧舜时期传说的彭祖。放勋、放齐等,都是人格化了的风姓氏族。在甲骨文中,风雨之风都假借凤字,字形作"凤"当是夷语,夏族译为”五彩之鸟”(见《山海经》)或”鸟”(见《诗经》)从字形的首、尾看来,它的实物就是孔雀。风姓的主要氏族叫大风,《淮南子》有-则后羿除七害的故事,故事之-是缴大风于青丘之泽”。郭沫若同志注释说:“案大风即大凤(鹏),卜辞风字均作凤,殆古代神话以凤为风神”。《庄子逍遥游》之大鹏传说,即其子遗也。大风即大凤。大鹏,故下云”缴”也...
新闻动态 | 2018-06-11 -
我国历代皇帝共有多少个姓氏?你知道吗?
从秦始皇开始算起,秦朝2位,汉朝31位,三国11位,晋朝16位,五胡十六国78位,南北朝59位,隋朝3位,唐朝22位,五代十国55位,宋朝18位,金辽西夏35位,元朝18位,明朝16位,清朝12位,还有南明、北元,其它诸如李自成、张献忠,以及太平天国洪秀全父子、甚至称洪宪帝仅两个月的袁世凯,加起来一共408位。一共历尽83个王朝!那么,这408位皇帝一共有多少个姓氏呢?小谱带大家统计统计!除了外族(拓跋后来也改姓元),总共24个姓。其中刘(汉、蜀汉、前赵、南朝宋、南汉、北汉)52位;李(成汉、唐、西凉、后唐、南唐、西夏)50位;朱(后梁、明)26位;赵(宋)18位;萧(梁、西梁)17位;司马(晋)16位;高(北燕、北齐、南平)12位;王(新、前蜀、闽)10位;石(后赵、后晋)9位;陈(陈)8位;杨(隋、五代十国”吴)7位;张(前凉)7位;马(五代楚)6位;曹(三国魏)5位;钱(吴越)5位;...
新闻动态 | 2018-06-10 -
家谱中的家风家训对后世以及当代社会有什么样的作用?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这些耳熟能详的句子大都是各家姓氏家谱中奉行了几世几代的家训内容之一。一个家族想要后世传承,必须要有能流传百世的优秀家族文化。而能警示后人鞭策后代的家训就是优秀家族文化之一。那么,家谱中的家风家训对后世以及当代社会有什么样的作用?中国文化非常重视家风的培育,强调制定和传承家规、家训、家约、家礼等伦理道德方面的劝谕和规范。几乎每个中国人生来就或多或少受到传统家风的影响与制约。正是这些看似平常简单、实则蕴含深刻道理的家风家训,给我们带来温馨、安全、抚慰和支撑,也带来保家进而卫国的责任和使命。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家风决定了民风,民风决定了国风,而今社会,家风的变化体现出的,正是世界...
新闻动态 | 2018-06-09 -
父姓+母姓的“伪复姓”是个姓还是从众?
《中国姓氏辞典》共收录中国古今姓氏1466条,其中单姓1035个,复姓431个。司马、上官、欧阳、夏侯、诸葛、闻人、南宫、西门、东门、左丘、梁丘、颛孙、子车、百里、谷梁、宰父、夹谷、拓跋、尉迟、公羊、壤驷、乐正、漆雕、公西、巫马、端木、皇甫等复姓确实起名很有气派。但除了复姓,还有一千多个单姓,有些单姓确实不好起名字,但姓氏是祖辈传承下来的,该继承还得继承。复姓一般都是有非常深厚历史渊源和家族史的,这些姓有的来自于官名,如太史;有的来自于封邑,如令狐;有的来自于居住地,如东郭;还有的来源于少数民族,如尉迟等。“伪复姓”一般不存在于百家姓中,往往是父母将自己姓氏简单拼凑自创而成,没有历史渊源和传承。不过,父母给孩子起名时虽说也秉承着美好的愿望,比如见证父母的爱情、不容易重名、彰显独特性等等,但是很多父母不顾名字美感强行拼凑,给孩子们带来了困扰。如果父母双方的姓连读后容易产生歧义,就会将孩子陷入...
新闻动态 | 2018-06-08 -
古代修谱是皇室专属的,民间百姓是什么时候开始修谱的?
先秦时代,我国就有谱牒之书诞生了。但这时的谱牒是为王室、诸侯服务,编写之事是政府的行为。私家族谱的修撰,始于汉代。两汉时期,世家大族兴起,宗族形式由贵族大宗法制向民间小宗法制过渡,与此相适应,私家谱书产生,而且族谱形式开始多样化。世家大族为了增强自身建设和巩固社会地位,开始编纂自己的族谱,以增加自己家族的底蕴。萌芽期:汉代的民间族谱汉代最早修纂私家家谱的,当是西汉时代的司马迁。其《太史公自序》曰:……其在周,程伯休甫其后也。当周宣王时,失其守而为司马氏。司马氏世典周史。惠襄之间,司马氏去周适晋。……在秦者名错,与张仪争论,于是惠王使错将伐蜀,遂拔,因而守之。错孙靳,事武安君白起。……昌生无泽,无泽为汉巿长。无泽生喜,喜为五大夫,卒,皆葬高门。喜生谈,谈为太史公。在司马迁的叙述中,自他而上,有八世的世系记载详细,即:迁父谈,谈父喜,喜父无泽,无洋父昌,昌祖靳,蕲祖错。而且,司马迁在记录时,不...
新闻动态 | 2018-06-07 -
族谱被虫蛀、发霉?如何正确存储纸质家谱?
族谱的编修,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一般要经过资料收集、发凡起例(拟定编写体例)、内容编辑、印刷出版等流程。短则三年,多则三去年,一本族谱才能编修完成。需要经历这么复杂的过程,一本族谱才能问世,但对于族人来说,族谱最难的不是编修而是存储。大多数族谱经历几代的风风雨雨,存储下来的不是有残缺的,就是纸张发黄、字迹看不清的。所以,族谱应该怎么存储才能更好的传承给后代呢?首先,用纸要讲究族谱用纸一般选用宣纸。宣纸在中国有上千年的历史,易于保存,经久不脆,不会褪色等特点,故有“纸寿千年”之誉。宣纸还有轻和薄的特点,也正因为其薄的特点,不能双面印刷字迹,在做装订的时候采用蝴蝶装订,看上去及有古韵。宣纸还有一个最大特点是遇水后,墨迹不褪不变。这也是宣纸深受人们最为难舍的优点,当然,这个遇水不褪色是指短时间遇水后立即干燥是没有问题,比如宣纸作品湿水后,可用电熨斗熨平,对纸质无影响。大家平时所看到的过去老谱,看上...
新闻动态 | 2018-06-04 -
家谱编修成功后,如何才能更好的传承呢?
要完成一部族谱的编修,一般要经过资料收集、发凡起例(拟定编写体例)、内容编辑、印刷出版等流程,具体来说:首先,成立编谱委员会(谱局)组建以家族中有文名或职务最高的退休官员或族长为首的修谱委员会。旧时编委会一般设主修(由族长担任)、倡修(编修)、监修、协修、校阅等,现在一般设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主编等。其次,筹集修谱经费编委会即所谓的谱局建成后,接下来就是筹集修谱经费的时候了。旧时的经费一般来自族田、祭田等其它组内的共同收入,除此之外,每个入谱的男都必须交纳一定数额的谱银。如今一般是通过捐资和族谱预售筹集,部分地方仍是以入谱的男女人丁分摊修谱的费用。第三,开局等经费筹集完毕了,编委会就开始着手编修了,也就是所谓的“开局”。谱中“凡例”定好后,一般要出榜通告族人,表明本次家族编修宗旨、基本体例、资料报送要求等。书稿编好后,就要请名人做序以弘扬先辈祖德,同时请人刻写和印刷,监修、校阅则负...
新闻动态 | 2018-06-03 -
姓氏取名:如何给宝宝起个好听又特别的小名?
很多国家都有起小名的习俗,如:美国总统里根的小名为“荷兰仔”。而在两千年前,中国就已盛行起小名,如汉武帝小名为“彘”;司马相如小名为“犬子”;魏武帝曹操的乳名“阿瞒”和“吉利”。为何自古以来我们爱给孩子起小名呢?在中国民间流传着:神明是通过勾画生死簿上的姓名来判人生死的,而生死簿上只记载人的大名,于是便给宝宝起一个小名来避免神明的监管,希望孩子健康长寿。小名也称乳名,主要是家庭、亲戚朋友们对宝宝婴幼儿时期的称呼,一般沿用至入学前。称呼小名可以拉近双方的关系,更显爱意。如今给孩子起小名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尤其是娱乐圈内,如:杨幂的女儿小名叫“小糯米”,章子怡的女儿小名叫“醒醒”,霍思燕的宝宝小名叫:“嗯哼”等等。叠字做小名这种方式很常见也很简单,通常用于单名者,男孩女孩都适宜。叠音读起来响亮,更显亲昵。如:欢欢、喜喜、安安、好好、圆圆、满满等。寓意美好的汉字基本上都可以直接拿来用,当然起的小名...
新闻动态 | 2018-06-02 -
38个族谱专有名词释义,请收藏!
前一篇文章中,我们给大家讲了,族谱中有很有族谱专有名词。这些词对刚刚接触族谱的人来说解读难度较大,对读懂族谱也是一个很大的阻碍,今天,小谱就给大家整理了这些专有名词,希望能更好的帮助大家读懂族谱!配:是男子结婚的专用词。继配:指前任妻子病故后,再娶的妻子。改配:指与前任妻子离异后,再娶的妻子。娶:娶妻。在家谱中表述为“配”未娶:未结婚。按:大多数族谱中男子结婚“配”和“娶”并用,但意思是有区别的。配、继配都指女子是初婚;娶、继娶都指女子为再婚(即再醮者),所以不能把族谱中“配”改为“娶”。少数族谱只写娶,不写配,这种情况另当别论。聘:族谱中指男子定亲,即男女双方夫妻关系已经确定,但未完婚。按:旧时风俗为先定亲,后结婚,一旦定亲,女方即为夫家人,故有“聘某氏,未婚卒,葬某地”的表述。现在修谱,一般不写聘,而以正式结婚为准。旧谱中的“聘”,即当时只是定亲,现在已经结婚生子,则应把“聘”改为“配...
新闻动态 | 2018-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