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族谱寻踪:没点文化你真看不懂这些堂号究竟有多美!
01:什么叫堂号?主要分为姓氏堂号和通用堂号堂,原是人们对所居房屋的一种称呼。据《礼记·礼器》记载:“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可见古代帝王、诸侯、大夫、士人所居房屋虽有大小之别,但通称为“堂”。唐代以后,始改称帝王之居为“殿”,其他曰“堂”。又《尚书·顾命》载:“立于西堂。”《疏》引汉郑玄注曰:“序内半以前曰堂。”据清孔广生《补注》称:“序,东西墙也。”从而将屋内东西隔墙之前的部分称为“堂”。《论语·先进》亦记载:“(仲)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梁皇侃《疏》谓:“窗户之外曰堂,窗户之内曰室。”进一步分清了堂与室之别。堂号由来已久,唐代已有堂号出现,如宗室李林甫的“却月堂”、元载的“芸晖堂”、张的“文瑞堂”、裴度的“绿野堂”、杜牧的“碧澜堂”等,其中“绿野堂”已成为裴氏家族的堂号。宋代,堂号已较普遍,仅陈乃乾《室名别号索引》所记载的宋人堂号就达225种,其中著名者,如黄...
新闻动态 | 2018-08-02 -
什么是宗亲会?为什么会有氏族文化?宗亲会又有何作用呢?
姓氏宗亲会是建立在氏族文化基础上的一种民间组织;没有氏族文化就没有宗亲会。氏族文化是对一个家族(宗族或族群)人口世系、生存状态、生活情景的反映,与整个中华文化不可分割,其核心是增强族群的凝聚力和团结力。氏族文化根于血缘,而后定姓氏,而后修家谱,而后建祠堂,而后建立宗亲会,而后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氏族的凝聚、团结是一个国家全民族凝聚、团结的基础。氏族文化源远流长,如果从伏羲给人们定姓算起,姓氏文化诞生近一万年了。仅是家谱著作,就成为了中国历史著作的三大支柱之一。由氏族文化产业形成的精神“气场”(如亲人凝聚,搞各类活动,畅叙亲情,修家谱,建祠堂,互相帮助,发展事业等),已经形成人们十分重要精神归属和精神家园。从氏族文化内容看,尽管庞杂,但是其基本精神属于中华文化主流——儒学的范畴,质地纯粹而优良。远鬼神,弃邪说,其哲学思想源追伏羲、下承黄帝、周文王和孔子尊崇的“自然”思想哲学观念,这点特别难能...
新闻动态 | 2018-07-30 -
古代神兽有哪些?对传统文化起了什么作用?
左青龙右白虎上玄武下朱雀,除了青龙、白虎、玄武、朱雀还有哪些具有代表性的神兽?今天,小谱给大家讲讲古代神兽的那些事!上古六神:白虎玄武朱雀青龙勾陈腾蛇。此六兽在中国的占卜术中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奇门遁甲及六爻两门术数。【白虎】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白虎是西方保护神、战神、杀伐之神。虎具有避邪、禳灾、祈丰及惩恶扬善、发财致富、喜结良缘等多种神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道教西方七宿星君四象之一,是由二十八星宿中的西方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所组成。根据五行学说,它是代表西方的灵兽,因西方属金,色白,故称白虎。代表的季节是秋季,根据中国古代传统观念,秋季为肃杀的季节,而且处决犯人多安排在秋季,即是常说的秋后问斩。所以白虎主杀,被认为是杀伐之神所以有多位的猛将被说成为白虎星充转世的,例如:唐代大将罗成、薛仁贵父子等人。很多与军事有关的地方和事物都以白虎命名,例如:象征军队指挥权的“虎符”,象征威势...
新闻动态 | 2018-07-29 -
这些郡望对应的姓氏有哪些?有你的姓氏吗?
郡望,一般指古代某一地域或者范围内的名门大族,也指某一地区代表性的姓氏宗族。今天,小谱给大家总结23个郡望以及所对应的姓氏!辽西郡:项,竹,斜,段。战国燕置郡,治所在阳乐(今辽宁省义县西)。三国魏与阳乐县同移治今河北卢龙县东南。十六国前燕移治令支城((今河北省迁安县西南),后燕移治肥如县(今迁安县东北)。北齐废。今河北省乐亭以东、辽宁省大凌河以西地区。弘农郡:杨,冯,牧,刁,刘,谈,谭。西汉汉武帝置郡,治所在弘农县(今河南省灵宝市东北)。东汉至北周一度改名恒农郡。十六国符秦移治陕县(今属河南)。隋废。今河南省灵宝县一带、陕西省柞水以东及华山以南地区。西平郡:池。后汉建安中分金城郡置西平郡,治所在西平县。南朝梁废。隋改州为郡,唐天宝初亦称西平郡。明改为西宁卫。今甘肃省西宁市一带。西河郡:林,卜,毛,池,折,谷,梁,宋,卓,相,相里,栾,宰,通,隗,靳,蔺。西汉武帝置郡,治所在平定县(今内蒙古...
新闻动态 | 2018-07-28 -
如何做出一本颜值逆天的家谱树,只需要这几个步骤(一)
追寻族谱,就是寻找到比你更好的人。我们的祖先其实并没有远去,他们的一部分一定仍然生活在我们的内心深处。研究祖先的遗迹,其实就是研究自己。家谱:拼凑出的是过去的谜团,这期的家谱极客阿族带着你领略一下来自美国的ancestry这个全世界最大的族谱网站上的"家谱书:一部立体的家庭史"是有多高的颜值。你会看到,一部基于族谱的基础,能够被称为家庭史书的出版物,必须包含哪些部分?阿族将在以下的文本里为你一一介绍,以及,如何帮助那些想把干巴巴的家谱变成故事书的人,寻找到自己的祖先,这些弥足珍贵的"生命轨迹",并且把它们拼合在一起,解开:我们的祖先从何处来,他们是什么样的人这样的谜团。01:家谱网站提供的产品,正让家谱故事书这样的家庭史作品变得触手可及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是,你面前的家谱就是面前的这本只有一些人名和数字的书。也许连书也算不上,怎么办,如何把它变成故事,让这些数字和人名站起来,会走路,活起来?...
新闻动态 | 2018-07-22 -
古人为何要“斗茶”,古代的斗茶习俗是什么样的?
古人的娱乐方式有很多,蹴鞠、斗蟋蟀、琴棋书画等,还有一个大家没怎么听过的“斗茶”。这个“斗茶”具体要这么“斗”,我们一起来看看!古代文人斗鸡、斗蟋蟀的癖好由来已久,在古书中有不少这样的描绘,对此许多人都很熟悉,但知道古代文人有“斗茶”习俗的人似乎就不多了。古时野生石崖茶就是通过斗茶的较量被选为贡茶的。斗茶,又叫“斗茗”、“茗战”,通常是指每逢清明节后,新茶初出时,各地茶乡所举行的茶品与茶技的比赛。它本是古时有钱、有闲文化的一种“雅玩”。宋代是极其讲究茶道的时代,上起皇帝,下至文人雅士,无不好此,并且有人著书立说,将其理论化。据宋、明人写的笔记记述,斗茶内容大致可包括:斗茶品、行茶令、茶百戏。到了元明清时,就已经完全化为民间的饮艺风俗了。“斗茶”始于唐代,盛行于宋代。北宋时期,四海升平,统治者实行了重文轻武、向文人倾斜的政策,大量的文人在朝廷担任了一定职务,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明显提高。在当时...
新闻动态 | 2018-07-21 -
被称为“瓷中帝王”的瓷器是什么?它的制作工艺有多复杂?
重工粉彩瓷为釉上彩之皇冠,享有“瓷中帝王”之称,在所有制瓷工艺中重工粉彩最为复杂。明宋应星《天工开物》载:“共计一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50年前,宫廷重工粉彩因工艺复杂、釉料配制烧造难度大、成品率低而逐年减少,以至工艺断代失传。“重工粉彩”在制作过程中各方面的要求很高,例如胎瓷要正品,一般均为拉坯高手手工拉坯的胎瓷,按照标准规格甚至重量都要一致的模式制作出胎瓷。边脚要讲究,将各种繁琐的边脚手绘或印在瓷胎上,一般为麻边及细洋莲边,十分精美,瓶口、圈足、印章、底款均要镶本金(即真黄金)。画工要考究,要由高超技艺人员按图绘制,山水、人物、花鸟一般均为通景满工,山水意境深远,人物栩栩如生,花鸟色彩丰富,要由经验丰富的填笔采用点染、洗染的细路工艺操作,根据不同画面运用不同的技法填色。还有书法,也是专职的陶瓷书法人员配诗写文,题款治印。各道工序严格把关,当所有的工序完成后,最关键的就是烧制。...
新闻动态 | 2018-07-20 -
古代织物名称合集,你知道“褐”是什么吗?
古代的服饰和织物和现代有很大的区别,现代的服饰分类比较简单,但古代的织物却有很多种称号。今天,我们来解释下古代不同织物的区别!褐1、兽毛、粗麻之类织成的短褂或织品,后泛指粗劣衣服。为古代贫贱人所穿,因称贫贱者为褐夫。释褐指脱掉粗料衣服去做官,后沿称料举及第授官。《诗.豳风.七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孟子.滕文公上》:“许子衣褐。”赵岐注:“以毳织之,若今马衣者也;或日,褐,臬衣也;一日,粗布衣也。2、一种长袍。斜领大袖,四周镶边,前系长带,类似后世道袍。汉代以来为士人家居常服,隋唐为盛。宋人称之直裰。《汉书.张良传》:“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颜师古注:“褐制若裘,今道士所服者是。”《后汉书.王望传》:“因以便宜出所在布粟,给其廪粮,为作褐衣。”李贤注引许慎注《淮南子》日:“楚人谓袍为短褐。”《太平御览》卷六七五引《仙公请问经》:“太极真人日:,夫学道当洁净衣服,备巾褐制度,名曰...
新闻动态 | 2018-07-19 -
唐朝有名的“昭陵六骏”是什么?现在保存在什么地方?
唐朝的整个发展,给我们后代留下了很多优秀的历史文化和历史古迹,今天,我们给大家讲讲“昭陵六骏”的故事。“昭陵六骏”是陕西礼泉唐太宗昭陵北阙前的六块骏马浮雕石刻,每件205X172X28厘米,重约2.5吨。这组石刻立于贞观十年(636年),分别表现了唐太宗在开创唐帝国重大战役中的鏖战雄姿。“昭陵六骏”采用高浮雕表现手法雕刻而成,是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珍品,也是中华文物的稀世珍宝,被鲁迅先生赞誉为“它是前无古人”的。“昭陵六骏”中的“飒露紫”和“拳毛虢”现藏在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1918年,剩余的四骏现收藏在西安碑林博物馆。这六骏分别是:特勒骠、青骓、什伐赤、飒露紫、拳毛虢和白蹄乌。其中,飒露紫是唯一旁边伴有人像的。据传说,李世民在一次作战中与随从失散了,敌方的骑兵一箭射中了飒露紫,丘行恭拼死护驾。李世民后来为了表彰他的功绩,就把这段情形刻在了石屏上。中箭后的飒露紫垂手侍立,丘行恭果断...
新闻动态 | 2018-07-16 -
族谱相册应该怎么制作?这几种国外的族谱树相册你见过吗?
作为一名族谱研究者,我相信一个个家族的灵魂将在一个个生硬的姓名、地点、和日期背后复活。不知道你们注意到了没有,看起来很老土的家谱中是有一些神秘感和阴谋的味道的。其实对于普通人而言,我们更愿意知道的是,我们的祖先是什么样的人。当通过艰难的追寻,当我们在尘土飞扬的旧书和档案中挖掘这些业已远去的故事时,突然找到了一点确凿的证据说明你的祖先是一个有趣的人。他们,不再难以捉摸而是活生生的站在你的面前,这时候你该有多么快乐!就像小时候玩捉迷藏胜利了一般。祖先,就从那些冷冰冰的家谱中站起来了。阿族设想的理想场景是,以后在每个家庭里,都能有一个族谱学家。可以把自己几个小时的锁在书桌旁,在一张张泛黄的出生证明、百年历史的情书和皱巴巴的棕褐色照片上,努力揭开这个家庭的谜团并回答这个古老的问题:我们是怎么来的?这一期的《基因测序&族谱寻踪》栏目就给大家分享一个堪称样本的“族谱相册书”,看完之后,你完全可以开动自...
新闻动态 | 2018-07-15